环境污染的危害|环境污染的危害

高二生物教案 2014-05-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生物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我国的环境质量现状。   
2.能力: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自由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德育渗透:通过学习与实践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加学生的忧患感、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   
1.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环保参与意识。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录像、三支试管、清水、水蚤、hg(no3)2(质量浓度为0.01mg/l)kno3(质量浓度为0.01mg/l)。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述法,群体调查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提问:环境危机除了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以外,还包括什么?   
(答:环境污染。)   
对,唐朝诗人杜甫曾经这样赞美大自然:“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是,现在一些地方由于环境污染的危害,已见不到这样的美景了。环境污染不仅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我们这节课的研究主题是环境污染的危害。  
前几天,我们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分头走访环保部门,调查我国的环境质量状况并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录像资料,请问从大家的调查情况来看,环境污染主要有哪几方面?  
(答:5方面。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与噪声污染。)  
我们先来研究大气污染的危害。  
问:通过调查,大家知道我国大气污染类型和主要污染物有哪些吗?  
(答:我国属于煤炭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  
讲述:那么衡量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的好坏以什么作为标准?我们天津市的空气质量又是如何呢?我们请调查大气污染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学生介绍:环保部门把普遍存在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简称tsp)作为城区污染评价的主要指标。我们在河西区环保局监测站对这三项指标亲自进行了监测,下面请大家看我们在环保局监测站的监测过程录像。  
学生放录像显示他们的监测过程并进行同步讲解,监测过程略。  
大气小组的同学带大家分析监测结果,实物投影显示监测结果如下: 
1999年1月
标准 so2(mg/m3) 氮氧化物(mg/m3) 总悬浮颗粒物(mg/m3)
天津ii级标准 0.15 0.10 0.30
监测结果 0.202 0.067 0.538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     0.060.09
学生介绍:国家规定天津市应达到ii级标准,如so2应在0.15mg/m3以下,从监测结果看,so2与tsp都没达到ii级标准,而是iii级,再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tsp标准相比差别更大。说明天津市大气污染较严重。这三项指标每天都发布在《今晚报》和《天津日报》上。12345
老师讲述:大气小组同学们的走访很成功,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天津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我们再来看看资本主义国家高速发展的初期状况又是如何呢?  
放录像显示世界闻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四目市哮喘事件。
  提问:这段录像反映了什么?  
(答:大气污染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支气管瘤等。)  
继续引导提问,我们从深层次考虑一下,还反映了一个较深刻的问题是什么?  
(答:日本当年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老师讲述:对。我们一定要记取这个教训,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了。  如果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很高,又遇上无风多雾的天气,污染物不易散开,则会引起很多人发病,这就是急性中毒。大气中污染物一般浓度很低,这些低浓度的污染物长期持续地进入入体,就会使人很长时间以后表现出疾病症状,这就是慢性中毒。  
问:急性中毒与慢性中毒哪个危害更严重?  
(答:慢性中毒。)  
老师讲述:对,慢性中毒由于潜伏期长不易被人所发现,因此危害更严重。  
问:通过调查,大家还知道有什么危害?  
(答:致癌。)  
对,致癌。致癌物主要有3,4—苯并芘和含pb的化合物。尤其是3,4—苯并芘引起肺癌的作用最强烈。在燃烧的煤碳、行驶的汽车和香烟的烟雾中都含有很多的3,4—苯并芘。
  问:为何大气污染危害这么严重?请大家从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考虑一下。
  (答:略)  
讲述: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不但要排出废气还会排出废水,我们来研究一下水污染的危害。  
水体被污染后,会对生物造成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演示试验:被hg污染了的水对水蚤生命活动的影响。  
(演示过程略)  
提问:hg对水蚤的生命活动有什么影响?  
(答:毒害作用。)  
讲述:对。水体中的hg经微生物的作用,能够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会使藻类植物改变颜色、海鱼大量死亡。不仅仅是hg,其他大部分重金属如pb、cr等也和即一样会危害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水利部门对全国10万公里河流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90%以上的城市水污染严重。由于水污染过去只在发达国家出现的水俣病,现在已出现在我国松花江地区……人若食用了被hg污染的水中生物会有哪些危害呢?我们来看一段调查水体污染的同学们收集来的录像资料:世界闻名的公害事件——水俣病事件。  
(录像内容:略)  
问:录像反映的危害有哪些?  
(答:汞在水中转化成甲基汞后,富集在鱼、虾体内,人若长期食用了这些食物就会危害中枢神经系统,有运动失调,痉挛、麻痹、语言和听力发生障碍等症状,甚至死亡。)  
对,生物的富集作用是指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这些污染物一般的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不易排出。因此生物的富集作用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  
老师进一步用书上图9—13为例来说明生物的富集作用。
(略)  
讲述:大家从电视画面上可能见过赤潮现象,赤潮的形成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我们来研究一下富营养化的危害。  
老师先放从环保局收集来的录像(发生在近海海域的赤潮现象),然后提出如下问题。12345
1.什么是富营养化?  
2.水体中过量的n、p来源?  
3.什么是“水华”、“赤潮”?  
4.富营养化的危害?  
(答1、3、4略)(答2:水体中过量的n、p主要来自含有化肥的农田用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作业:调查分析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可行的防治对策。第二课时
引言: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大气污染的危害和水污染的危害,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其他方面的危害,先来研究土壤污染的危害。   
老师先介绍土壤污染的概念(略)。   
讲述:土壤遭到污染后,会对生物产生哪些危害?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世界闻名的公害事件——“镉米”事件。   
问:这段录像反映了土壤污染会给生物带来什么危害? 
(答:土壤被镉污染后,会经过生物的富集作用进入人、畜体内,引起骨痛,自然骨折,骨缺损,导致全身性神经剧痛等症,最终死亡。)   
讲述:对。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也在增加。我们来研究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   
问:哪些东西属于固体废弃物?举例来说明。 
(答:工业废石、废渣、旧衣物、烟卷头、废弃的家电……)  
 讲述:大家刚才列举的都是固体废弃物。我们把生活中产生的固废又叫作“垃圾”,我们每天扔掉的这些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大家来看一段录像。   
录像主要内容是:用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   
问:垃圾这样处理好不好?   
(答:不好。会污染水。)   
老师讲述:长期堆放不仅污染水,还会污染土壤、大气,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问:垃圾还有其他处理方法吗?   
(答:焚烧、热解、投海、再利用。)   
老师讲述: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循环再利用。有了这么多办法处理垃圾,我国固废污染还严重吗?请固废小组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据我们收集的资料显示,我国由于人口多、排放量大,很多垃圾在郊外长期堆放,已使200多个城市陷入了垃圾包围之中。说明我国固废污染也很严重。)  
在我们生活中,总有一些声音的产生不但没有任何价值而且妨碍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这就是噪声。我们来研究一下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问:噪声曾给你带来什么感受?大家谈谈。  
(回答:略)  
在学生谈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时,老师归纳出板书上的四点危害。  
下面请噪声小组同学们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对噪声的监测情况。  
学生边放录像边讲解监测噪声的过程。(录像显示学生在河西区前进道等地的监测过程。)  
学生介绍: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在四个功能区的监测结果:(实物投影打出监测结果。)
1999年第一季度河西区噪声功能区监测结果(单位:db(a)
区域类别 测定名称 昼间声级 夜间声级 昼夜声级
  ld 标准 ln 标准 ldn
1类标准适用区 体北环湖医院 58.0 55.0 52.1 45.0 59.8
2类标准适用区 大营门东苹果 59.7 60.0 47.0 50.0 59.012345
3类标准适用区 太湖路大桥集团 61.1 65.0 55.0 55.0 62.8
4类标准适用区 绍兴道117号楼 66.2 70.0 61.4 55.0 68.7
1类标准适用区指居民、文教为主的区域;2类标准适用区指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3类标准适用区指工业区;4类标准适用区指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左侧为监测结果,右侧为对应的标准值。先看昼间:噪声无明显超标。1999年一季度天津市的噪声比1998年同期有所下降,大家知道原因吗?   
(答:天津市禁鸣。)  
学生继续带大家分析结果,再看大桥集团昼间噪声较偏低,主要原因是大桥集团现处于半停产状态。再看夜间有两处明显超标,污染源主要来自建筑工业。目前已进入施工旺季,施工噪声不容忽视。另外,据我们收集的资料显示,我国1类地区(居民文教区)超标的城市高达97.6%。   
老师讲:通过噪声小组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很多有关噪声的知识,也了解了我国目前的状况。刚才我们是从五个方面分别来分析我国的环境状况,如果综合来看,我国城市的环境状况又是如何呢?我这有1份资料给大家念一下:“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表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根据10~xx年的监测结果,列出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其中有中国的沈阳、西安、北京。在十大污染城市中我国就占了三个。当时许多污染严重的城市还不属于监测对象。大家考虑一下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如此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答:人口多、科技水平落后、环保意识淡薄、法律的约束力差。)   
老师接着说:大家就针对着我国国情来谈谈如何防治我国的环境污染。
(先让学生讨论再回答)   
防治对策应主要有下面几点:   
1.从源头抓起,注意清洁生产。如一个工厂在产品的选料和设计时就要注意污染问题。不选用有污染的原料,产品设计要合理,减少下脚料的产生,而且生产的每一环节都要注意清洁生产。同时注意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减少废品的产出。如果工厂是一个用煤大户还应提高煤的利用率,而且要用低硫煤和脱硫煤,防止大气污染。   
2.要加强汽车尾气的治理。广州和北京等机动车较多的大城市,大气污染正由煤炭型向汽车型转化,所以我们还要加强对汽车尾气的治理,如安装尾气净化装宣。禁用含什汽油。
    3.多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   
4.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们要注意节约。我国人口多、我们每人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盆水都减少了废物的产出量,也就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节约也是一条根本出路。   
5.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法律约束力。新闻媒体要及时报道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广泛动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另外要加强法律的约束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加大环保投资,同时要保证这些资金不被截流, 100%到位,用来推动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   
7.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能否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子孙万代的大事,甚至可以说关系到我们这个民族的生死存亡。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要牢固树立人口意识和环境意识;第二,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第三,要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靠制度,靠法律、靠科学的决策和严格的管理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板书设计12345
第二节环境污染的危害
 
一、环境污染的危害
1.大气污染的危害
  ①我国大气污染类型及主要污染物
  ②大气污染的危 害
  ③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2.水污染的危害
  ①重金属的危害
  ②富营养化的危害
3.土壤污染的危害
  ①土壤污染的概念
  ②土壤污染的危害
4.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
  ①什么是固体废弃物
  ②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
5.噪声污染的危害
①损伤听力
②干扰睡眠
③诱发多种疾病
④影响心理健康
   
二、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治对策
   1.原因
2.防治对策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shengwujiaoan/18978.html

  • 第五章_第五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3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二课时,侧重以信息为主线,讨论生物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把生物学范畴同自然科学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探究,辨证的认识生命。本节的关键问题:内分泌系统是如何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教...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种群和群落的区别|种群和群落

    在“”一章教学中,本人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其在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和教育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教学构思。1 单元知识内容及其学习目标本章知识内容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四个部分。本章教学上的重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群落的演替,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结构这两节内容分别是为这两个重点打...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化]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学生运用高二已学到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叶绿体的知识,并通过观察分析示意图和相关资料,知道光能在叶绿体中如何转换成电能,进而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进一步了解nadph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转换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的过程。 2.态度观念...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第1节 地面上的植物】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二)能力目标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三)情感目标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二课时教案_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染色体、 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5.理解结构与功能相...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内环境稳态。稳态概念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搞好这一概念的教学,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稳态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5.4什么节】5.4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知识结构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说出信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第一课时】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教学目标1 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 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 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人脑的高级功能。2.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实验十一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实验报告|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实验原理  1、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1 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是《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课标要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活动建议: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收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同时还承担着对本模块知识的最后总结这一任...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