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_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

高二生物教案 2014-05-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生物教案】

 课题:化(课时1) 【学习任务】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解释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4、举例说明自然选择作用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课前预习】

基础知识

观察与思考

归纳与结论种 群是 生物 进化 的基 本单 位知道什么是种群,种群的特点是什么?种群基因库以及基因频率的的概念1、概念:生活在一定           内的            生物的              2、特点:种群的个体之间具有       和性别的差别,并不是              结合在一起;种群也是           的基本单位。个体之间彼此可以        ,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3、种群基因库                                                4、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的计算1例:从某种生物的种群随机抽100个个体中,测知其基因型分别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20、60和20个,问其中a、a基因频率各为多少?a基因频率=             ;a基因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产生新的等位基因a2,种群的各个基因频率会变化吗?          解释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 因1回忆变异类型2、突变和基因重组对于种群遗传组成的改变一样吗?为什么?3、在自然情况下,突变的频率很低,且多数有害,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吗?4、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有方向吗?1、可遗传变异包括                     、                 和                ,其中后两个又统称突变。  2、________。因为只有           才能出现新基因,才能丰富基因库,改变基因频率。                  可以增加基因型的种类。3、例如:每个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请同学们计算出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多少? 基因突变数是                                      这说明种群中每代产生的基因突变的数量是很大的,并通过繁殖得到积累,成为基因频率改变的基础。而且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__                                 _。4、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                         ,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自然选择是如何起作用的?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           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                 ;相反,具有不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就是下降。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                       ,导致生物朝                             不断进化。【合作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自我检测】1、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         a.一个蜂箱中的所有蜜蜂                        b.一个水库中所有的鱼  c.一片草地上所有开花的车前草             d.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2、基因库是指                                                         (    )         a.一个生物个体中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b.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的某种基因         c.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d.一个种群中所有配子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                                           (    )a.表现型                                 b.基因型         c.不利基因                               d.有利基因4、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    )a.遗传和变异                             b.自然选择         c.生存斗争                                d.过度繁殖5、现从一种群中随机抽取100只羊,测知基因型为bb、bb和bb的个体分别是85、10和5个。则在该种群中,b基因频率为                                       (    )a.1%                  b.10%                c.80%                d.90%   6、对一个种群随机抽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结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型的个体占7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为  (    )a.59%和41%       b.47%和53%        c.82%和18%      d.62%和38%7、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或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这种突变类型因为不能飞行,从而避免被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个事例说明                                                                     (    )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            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  d.突变的有害和有利是绝对的 8、突变对绝大多数生物个体是不利的,但它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你认为这一说法是                                                                      (    )       a.正确的,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奠定了基础       b.正确的,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不正确的,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的绝灭       d.不正确的,突变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 9、祖国宝岛台湾蝴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变异是岛上蝶类新种形成和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下列变异中不能成为蝶类的进化内因是                              (    )        a.基因结构改变引起的变异 b.染色体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 c.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 d.生物间杂交引起的变异 【学后反思】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shengwujiaoan/18975.html

  • 第五章_第五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3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二课时,侧重以信息为主线,讨论生物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把生物学范畴同自然科学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探究,辨证的认识生命。本节的关键问题:内分泌系统是如何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教...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种群和群落的区别|种群和群落

    在“”一章教学中,本人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其在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和教育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教学构思。1 单元知识内容及其学习目标本章知识内容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四个部分。本章教学上的重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群落的演替,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结构这两节内容分别是为这两个重点打...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化]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学生运用高二已学到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叶绿体的知识,并通过观察分析示意图和相关资料,知道光能在叶绿体中如何转换成电能,进而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进一步了解nadph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转换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的过程。 2.态度观念...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第1节 地面上的植物】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二)能力目标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三)情感目标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二课时教案_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染色体、 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5.理解结构与功能相...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内环境稳态。稳态概念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搞好这一概念的教学,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稳态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5.4什么节】5.4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知识结构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说出信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第一课时】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教学目标1 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 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 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人脑的高级功能。2.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实验十一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实验报告|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实验原理  1、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1 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是《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课标要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活动建议: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收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同时还承担着对本模块知识的最后总结这一任...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