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_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历史课程标准: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学习要求: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阿里改革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重点:⒈理解19世纪初期埃及只有打开国门进行改革,才能摆脱外敌入侵,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⒉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与改革给埃及带来的积极变化;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价阿里改革。
难点:⒈通过对阿里改革的内容、改革的积极影响等有关史实的学习,理解改革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⒉通过对阿里改革局限性及其最终失败的史实学习,理解改革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国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比较工业革命后埃及与欧美列强发展的差距,认识到埃及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必须改革以求发展的紧迫性,并进一步训练比较与分析能力。
了解马木鲁克的腐朽统治和阿里领导埃及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的基本史实,充分认识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面临的内忧与外患。
识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基本内容,对比改革前后埃及发生的变化,感知其在埃及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通过搜集资料,分组讨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影响,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历史分析和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埃及历史地图,观察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分析列强入侵的原因,并体会埃及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艰巨性。
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特别是英国经济增长的数据,与埃及进行对比,讨论近代埃及面临的严峻形势。学会查阅资料的一般方法,运用比较法和阅读法学习和解决有关问题。
可以根据教科书中有关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材料,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对阿里改革的是非得失发表自己的看法,用阅读和讨论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埃及反侵略史实的学习,理解殖民侵略的残暴性、殖民主义的罪恶和埃及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正义性,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初步树立反对霸权主义与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世界观。
通过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给埃及带来的积极变化这一史实的学习,理解改革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形成评价历史现象主要看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符合当时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有益于国家富强的价值取向。
【教学过程】
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领土大部分在非洲,只有西奈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埃及东临红海,西接利比亚,南连苏丹,北滨地中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埃及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
  
万岁,尼罗河!
你来到这片土地,
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
阿隐秘之神,你已将黑夜引导到白昼,
我们庆祝你,给我们指引。
你种植了拉神开垦的花园,
给一切行走者以生命;
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
沿着你从天国下降的旅程。
食品的珍爱者,赐予谷物的人,
普塔神啊,你给每个家带来了光明!
——《尼罗河颂》
就是这样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在近代却饱受欺凌。
 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他们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把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一些尚处于农业文明的国家,如埃及、中国、日本等都受到其武力侵略和思想冲击。如何摆脱落后的局面,富国强兵,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主要问题。12345
  (板书)进行改革,向西方学习,实现社会转型。
  (板书)本课提纲
一、改革背景
二、改革内容
三、改革结果
四、改革评价
  (板书)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
        ⒉经济落后
        ⒊外敌入侵
        ⒋阿里上台
  当时的埃及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
  :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
奥斯曼人是西突厥人的一支,原在伊朗高原东部从事游牧。13世纪初,蒙古帝国兴起并西侵,奥斯曼人被迫向两河流域上游迁徙,其中一支进入小亚细亚,占据了该地区西北部与拜占庭帝国接壤的索古德地区。1290年,奥斯曼继承首领职位后,开始以“圣战”的名义袭击拜占庭帝国边境,抢掠财物,扩张领土,经过数十年的战争,急剧扩大了版图。到穆拉德一世(1359—1389)时期,奥斯曼人开始大规模进军东南欧地区。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从而灭亡了拜占庭帝国,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作为帝国的首都。
新兴的奥斯曼帝国继续在亚非扩张,经过战争,将北部美索不达米亚归并入版图。1517年,谢里姆一世(1512—1520)率领大军攻入开罗,俘虏了埃及阿拔斯王朝的最后一个哈里发,从而使奥斯曼素丹可以成为哈里发,掌管所有正统伊斯兰教徒的大权。至此,奥斯曼帝国终于发展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但是,由于埃及毕竟远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中心,所以埃及的实际统治权落入埃及封建统治集团马木鲁克手中。
  马木鲁克
  马木鲁克原意“奴隶侍卫队”,他们原是埃及统治者从中亚和高加索等地买来的奴隶,编入军队充当侍卫。埃及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马木鲁克仍保留了相当的实力,他们生性强悍、习于骑射,为了各自帮派和家族利益,经常进行仇杀、凶斗活动,劫掠民财,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
  (板书)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
  包税制
  ⑴背景: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素丹在埃及主要是通过包税制的形式征税。
  ⑵实质:奥斯曼帝国对埃及进行掠夺的一种经济手段。
  ⑶基本内容:
  ①凡是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的,就可以获得包税权。
  ②包税人在包税区享有绝对的权利,包税人将土地分租给农民耕种,可以随意在包税区内向农民征收地租和各种捐税,税收余额归自己所有。
  ③包税权可以世袭,也能转让或出卖。
  投影:
  包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早起来干活。谁稍晚一点,哪怕家里有紧要事情,也不行,乡丁们会来揪着他的胡须又打又骂”。
——埃及历史学家迦白鲁谛
  问: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
  ⑷影响:
  ①包税人在控制了土地的同时也控制了土地上的农民。
  ②严重破坏埃及农业,并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
  在奥斯曼帝国和马木鲁克的双重剥削下,埃及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恰在此时,西方侵略者盯上了埃及这个“软柿子”。
  (板书)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
        ⒊外敌入侵:英、法
 【课本第67页“材料阅读与思考”】
  请思考:法国进攻埃及的原因有哪些?它占领埃及的最终目的何在?12345
答:主要原因是埃及地理位置重要;占领埃及可以与英国争霸,打击英国对外扩张势头。最终目的:建立法国对外扩张的东方基地,称霸世界。
  法国对埃及的侵略自然引起了老对手英国的警觉,于是英法在埃及的领土上大打出手。
  (板书)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
        ⒊外敌入侵:英、法
         ⑴背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对外侵略
         ⑵概况
         ⑶影响:双重性
投影:狮身人面像(据说狮身人面像的鼻子是被拿破仑轰击掉的)
  它也是西方对阿拉伯世界中心地区的一次文化入侵。拿破仑除了将解释古代象形文字的科学家和制定把地中海和红海连接起来的计划的工程师带到埃及外,还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由上述材料,同学们能否分析出法国对埃及的侵略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
  我们不否认拿破仑对埃及的侵略给埃及人民带来灾难。但同时也要看到,拿破仑侵略埃及,客观上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起到了诱导作用。
  投影:
  拿破仑侵略埃及,客观上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起到了诱导作用。
  在反抗英法侵略和马木鲁克封建统治的过程中,穆罕默德•阿里脱颖而出。
(板书)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    必要性
        ⒊外敌入侵:英、法
        ⒋阿里上台——可能性
  在反抗侵略的过程中,阿里经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洗礼。
  投影: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穆罕默德•阿里推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板书)二、改革内容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从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归纳阿里改革的内容,分析其作用。
  投影:
领域 具体内容 作用
经济
(农业)   
   
  
  
经济
(工业)   
    领域 具体内容 作用
经济
(农业) 改革土地制度 废除包税制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恢复发展农业;
为工业提供原料和资金
  统一土地税 
 兴修水利 
 鼓励种植经济作物 
经济
(工业) 发展机器工业,
创办近代工厂 军事工业 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
  民用工业 
  投影:
  1834年,法国元帅马尔蒙参观了亚历山大造船厂,他在访问记中写道:“这个厂建立不到六年,就造了十艘主力舰。每艘备有百门大炮,其中七艘已在海上游弋,另外三搜即将下水……埃及是一个没有木材、铁矿和铜矿的国家,是一个缺乏训练有素的工人和水手的国家。正是在这个国家里,建成了造船厂,并在短期内把海军扩展到如此惊人的地步。”12345
  投影:
领域 具体内容 作用
政治   
   
   领域 具体内容 作用
政治 改革行政制度 中央设最高国务委员会 加强中央集权;
出现同一局面
  简化地方行政区划 
 大力压制马木鲁克势力(萨拉丁城堡大屠杀) 
  投影:
阿里的“鸿门宴”
  18xx年,阿里邀请开罗附近的马木鲁克大小头领及其随从470人前往萨拉丁城堡出席宴会。平素骄横惯了的马木鲁克头领根本不会想到阿里敢把他们怎么样,因此他们只带了少数随从,肆无忌惮地前来赴宴。宴会结束后,早有准备的阿里立即对疏于防范的马木鲁克首领发动突然袭击。通向大门有一段石头垒成的高墙,前面是狭窄的下坡石阶小道,当马木鲁克们经过此处时,阿里军队突然从高墙上推下无数块大石头,把他们砸得抱头鼠窜,与此同时,密集的子弹又毫不留情地雨点般飞过来,结果只有一人漏网,其余的全部被歼。紧接着,阿里在全国展开大搜捕,一共消灭了1000多人,残余分子或仓皇逃窜各地,或就地宣誓效忠阿里。至此,统治埃及达5xx年之久的马木鲁克作为一股政治势力不复存在。
  投影:
领域 具体内容 作用
军事  
  
  
   领域 具体内容 作用
军事 实行征兵制 军事实力增强;
获得民族独立
 建立新军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按照西法练兵 
  投影:
领域 具体内容 作用
文化教育  
  
   领域 具体内容 作用
文化教育 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学校 引进西方科技;
促进文化繁荣;
培养改革人才
 派留学生 
 建印刷厂,办报纸 
  经过改革,埃及一扫过去积贫积弱、任人蹂躏的屈辱历史,进入到一个空前强盛的时期。但是改革的最终结果,却是以失败告终。
  (板书)三、改革结果:失败
  改革后,阿里很快走上了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道路。
  
 
  材料一 在我第二次(1833—1835)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可以不被征召入伍。
——英国旅行家兰恩
  材料二 为了保证国家工厂获得充足的廉价劳动力,阿里经常发布命令,要求各地官员征召各类工匠,送到官办工厂去做工。这些工人丧失了挑选工种、工作地点的自由。由于国家缺乏近代工业所需的机器,因此工厂依靠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产量,工人每天都要从日出一直做到日落,但是获得的工资报酬却很微薄,还经常被借故克扣,或者是发给一些不值钱的票据,或者是以一些早已霉烂变质的食物和滞销的工业品作为替代品。
  问:根据上述材料,请同学们分析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
  答:……
  (板书)三、改革结果:失败
        ⒈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外患:欧洲列强干预
         内忧: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阶级矛盾
  阿里改革的性质
观点一: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12345
观点二:认为是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
  问:同学们赞同哪一种观点?
  答:……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其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但改革未能涉及对政治体制的根本性改造,所以改革的性质可认定为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板书)三、改革结果:失败
        ⒈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外患:欧洲列强干预
         内忧: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阶级矛盾
        ⒉性质: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四、改革评价
        ⒈进步性
         ⑴政治
         ⑵经济
         ⑶军事
         ⑷文化
        ⒉局限性
  答:……
  (板书)四、改革评价
        ⒈进步性
         ⑴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埃及民族国家基础
        ⑵经济:建立近代工业,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⑶军事: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推迟列强侵占埃及进程
         ⑷文化:促进埃及技术、思想近代化
  所以,阿里又被人们称为“埃及的彼得”。
  (板书)四、改革评价
        ⒈进步性
       ⑴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埃及民族国家基础
       ⑵经济:建立近代工业,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⑶军事: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推迟列强侵占埃及进程
         ⑷文化:促进埃及技术、思想近代化
        ⒉局限性
         ⑴没有触动封建政治体制
         ⑵给人民带来灾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
背景:
目的:
性质:内容:
结果:
作用:
  答:……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
背景:内忧外患
目的: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
性质:地主阶级改革(封建性质)内容:创办近代企业(先军后民)、兴办新式学校、派留学生和创建新军等
结果:失败
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历史的进步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
【课后反思】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以前的教材中没有,是新增加的内容,但是本专题线索比较清晰。
阿里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后,确立的土地制度究竟是国有制还是私有制,这个问题还有待探究。
岳麓版教材中没有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而人民版教材中没有整顿社会秩序的内容。
  最后在比较阿里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时,由于高中人民版教材缺少洋务运动的内容,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初中课本中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767.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