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思维导图|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内容标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科技振兴的历程。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重大科技成就,知道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过程与方法】事先布置学生搜集与本节有关的素材,包括图片、文字、表格或音像资料,设计展板。引导学生在罗列和认识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振兴中国科技事业等问题展开讨论,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多种想法,及时给予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目重点、难点】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知识梳理一、起起步  :1.历史背景:科技基础薄弱;社会环境动荡。2.政府措施:(1)建立发展方针:                            。(2)成立科研机构:            ;              。(3)壮大科研队伍:            (列举五人)和         。(4)编制远景规划:56年编制《                      》,重点发展            。3.重大成就:(1)国防科技:①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          建成。②1964年第一颗            爆炸成功。③1967年第一颗       爆炸成功。     ④1970年第一颗        进入预定轨道。(2)医    学:196年5首次                        。(3)农    业:1973年        培育出被誉为“              ”的          水稻。4.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二、发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背景:(1)文革使科技受挫,邓小平提出“            、            ”的口号。123

(2)78年        大会和             全会的召开,迎来科学发展春天。

(3)  年中央发出《                           》,进行科技体制改革。2.提出:    年,邓小平明确提出“                   ”。3.意义:反映了时代特点,概括了科技作用,成为“        ”理论基础,是            重要组成部分。三、走走向世界  :1.原因:(1)“               ”战略的实施,(2)科研工作者的努力,(3)科技规划的实施(即          计划,        计划)。2.成就:(1)核技术 方面:             不断发展并和平利用。①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         卫星。随后,第一颗             卫星升空。(2)空间技术领域  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         技术和“         ”技术的国家之一。③从        年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①80年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               。(3)运载火箭方面:  ②99年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5次“    ”号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③xx年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          ”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         )(4)信息技术领域:①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          计算机系统。②xx年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          计算机。(5)生物工程领域:相继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         任务和     工作框架序列图。★☆探究一: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探究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及意义★☆探究三: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教师参考一、起步:1.历史背景:科技基础薄弱;社会环境动荡。2.政府措施:⑴建立发展方针:自力更生。⑵成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委。⑶壮大科研队伍:归国“游子”(列举五人);政府培养。⑷编制远景规划:56年编制《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重点发展尖端科技。3.重大成就:⑴国防科技:①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②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③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预定轨道。⑵医    学:196年5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⑶农    业: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4.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背景:⑴文革使科技受挫,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123

⑵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迎来科学发展春天。

⑶85年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进行科技体制改革。2.提出: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意义:反映了时代特点,概括了科技作用,成为“科教兴国”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三、走向世界:1.原因:⑴“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⑵科研工作者的努力,⑶科技规划的实施(即863计划,火炬计划)。2.成就:⑴核 技术 方面: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并和平利用。⑵空间技术领域   ①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随后,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③从90年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①80年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⑶运载火箭方面: ②99年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5次“神舟”号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     ③xx年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杨利伟)⑷信息技术领域:①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②xx年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⑸生物工程领域:相继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探究一: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⑴新中国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⑵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⑶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支持。⑷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探究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及意义⑴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⑵意义:①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鲜明特点。②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③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探究三: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⑵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⑶中国必须发展高科技,实现高科技的产业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⑷中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从科技和教育入手。⑸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⑹要促进科技教育的发展,必须进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627.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