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知识导购图]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前夕欧洲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中国的科技发明对欧洲的社会和生产力的影响;欧洲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2.通过学生自学本课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有关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和理论原理;加深学生对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理论的认识。

3.通过学生自学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的产生具有重大影响这一史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生自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过程中的雇佣劳动关系的形成、农村中农民破产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的本质和不人道的方面;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一贯残酷地剥削劳动者的过程。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课虽然属于阅读课,不列入考试范围,但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预示着世界近代曙光的初现,揭示了人类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本节课的内容与后面许多章节的内容密切相关,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有关章节知识的学习效果。

教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分析
(1)通过学生自学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过程,加深学生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的认识;并且培养学生运用上述原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2)本节内容理论性强,逻辑关系严谨,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重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是构成本节教学内容的核心,本节教学内容都是围绕此问题展开的。而且,掌握此问题对理解本章后三节课的内容有着重要作用。

重点的突破方案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回答以下四个问题:①欧洲技术进步的表现及影响、②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发展的作用、③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条件及过程、④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使学生掌握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

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难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及影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能由资本主义萌芽最终发展成为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的关键。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最终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关于难点的分析:本节课的难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及影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能由资本主义萌芽最终发展成为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的关键。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最终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难点的突破方案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回答以下两个问题:①农村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怎样出现的?有何作用?②比较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分析两者在产生、发展以及影响上的异同。使学生理解“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及影响”这个问题。

课内的探究活动的设计
教师利用设计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学。对于较难理解的内容,教师应采取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引导、点拨、详细讲解等方式,使学生理解该内容。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节

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
本课难点:资本主义在农村的发展及影响。
教学手段: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新课
作为高中世界历史的第一节课,教师应简介世界历史的梗概。
二、 引言分析
让学生阅读引言,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及其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到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引发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发生,包括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等。这些重大事件是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背景下发生的,又反过来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三、 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先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阅读第一节内容,然后分组讨论较难解决的问题,最后教师让学生一一解答,不全的地方教师补充。
1.完成第一目标
①欧洲技术进步的表现及影响。
②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发展的作用。
③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条件及过程。
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比较复杂,要帮助学生理清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
教师还要强调,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仅是生产关系的萌芽,即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生产的方式仍是手工劳动。然后让学生简要比较手工作坊与手工工场的异同。
④农村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出现的?有何作用?
这一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关于怎样出现,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用投影仪打出事先设计好的图示:

在解决这一问题后,教师可进一步设问:标志中国的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过渡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事件?比较中国与西欧的货币地租有何不同?
第二问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西欧的货币地租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推动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中国货币地租的出现是封建政府所为,是便于农民向国家交纳封建赋税,没有促使中国农村产生资本主义。
⑤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教师应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是开辟新航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源,而这些事件的发生反过来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得出第一节与第二、三、四节内容的关系是互为因果关系。
2.完成第二目标
①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没有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推进了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为帮助学生分析这一问题,可用投影仪打出下面一则史料: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有理,都要予以肯定。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供学生参考:
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多年,根深蒂固。政治上是专制统治,到明清时期进一步强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再加上政府采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思想上,儒家思想、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日益变得愚昧落后。如此恶劣的社会环境,使中国的四大发明未能在中国的国土上发挥其应有的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欧洲的封建社会相对短暂,封建势力较弱。并且在地中海沿岸有许多城市国家,商品经济极为发达。资本主义在欧洲席卷的范围广,发展的程度高。制别是在农村的发展,严重冲击了欧洲的自然经济。思想上,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一切都使得四大发明在欧洲的应用有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并成为推动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强大动力。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相对独立的自由城市里,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封建统治阶级极其严密控制的城市中产生,所以,西欧城市里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迅速波及到广大的农村,封建经济的最顽固的堡垒很快被攻破,迅速走向资本主义。
②比较欧洲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分析两者在产生、发展、以及影响上的异同。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做以下总结:
从产生来看,都是生产技术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从发展来看,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在城市发展迅速,并且深入农村;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因为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发展缓慢,仅出现在个别地方和少数的几个部门,没有深入农村。
从影响看,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瓦解了封建社会,并且使欧洲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在鸦片战争后即被阻断,没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阅读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并在各自阅读的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或分组讨论,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通过教师设计学习目标,在处理较难解决的问题时适当给予启发、引导、点拨,必要的时候进行详细讲解,并提供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的资料,以此实现教师主导作用。

本课小结
利用知识结构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一节

一、欧洲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
1.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2.社会分工的扩大
3.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二、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
1.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资本主义产生的两条途径
3.资本主义手工生产的形式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
5.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444.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