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抗战读后感_神圣抗战的开始 教学建议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地位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的重点课文,是前面学习的“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西安事变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发展的结果。从这节课开始至第12课,学生将学习中国抗日战争史。因此,本课在整册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抗日战争历时八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神圣抗战开始,以卢沟桥事变为标志,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二是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改变侵华方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三是到1944年初,敌后抗日根据地局部反攻,抗日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直到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结束。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抗战初期,中国战场上,形成了以国民党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上,国民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抵抗,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战役,但由于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的路线,导致丢城失地,大面积国土沦丧。

教学思路

通过图片或影视资料,介绍并引导学生认识卢沟桥事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卢沟桥事变激化了中日民族矛盾,同时也触犯了英美及蒋介石集团的利益,在中国共产党的的努力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结合影视资料《台儿庄战役》,通过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四次战役情况的描述,认识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积极抗战的一面;引导学生分析正面战场抗战结果,正确评价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功与过。

重点分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是初步形成,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二是正式建立,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愿意抗战。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九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三是作用,它的建立,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全国人民抗日怒潮推动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英美及蒋介石集团利益受到威胁的结果。它的建立,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提供了根本保证。

卢沟桥事变。为什么确定它为重点?这是由它在抗日战争过程中的重要性决定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难点分析

难点是对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初期功与过的评价。因为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考虑,学生很难一分为二地看得国民政府抗战初期两个方面的表现。

重点突破方案

引用史料,说明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结合影视资料理解卢沟桥事变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引导学生回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作的努力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引导学生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原因,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作用。

难点突破方案

出示《抗战初期形势图》,了解抗战初期日军全面侵华的意图。讲述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四次大规模的战役,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取得了很大成就,放映影片《台儿庄战役》片断(展示爱国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杀敌的壮烈场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正面战场的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在进一步分析它为什么推行一条片面抗战路线?评价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功与过?教师归纳:一方面,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了四次大会战,粉碎了日军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特别是取得了台儿庄大捷这样的重大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由于国民党政府害怕人民觉醒后,不但会赶跑日本帝国主义,而且还会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因此他推行了一条片面抗战路线,即不发动人民,只依靠政府和军队作战,所以导致丧师失地,丢掉了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

课堂导入  
一:出示图片《中国守军在卢沟桥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学生读图,教师提问:图中的桥指的是哪座桥?桥上的人正在做什么?通过学生回答,介绍1937年在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引入本课。

二:以电影《七七事变》的片断导入  本课: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371.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