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鸦片问题与禁烟运动|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 教案(二)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教材分析

第5课、第6课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本课以鸦片输入、禁烟运动为重点安排教材。输入鸦片的背景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英国为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原料,必然把矛头指向中国,清朝中期政局的动荡,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乘虚而入。与日俱增的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禁烟就成为势在必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虎门销烟,是近代史上的爱国壮举,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清朝嘉庆时国势衰落,政治腐败;白莲教起义;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其危害;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措施;虎门销烟。

2.思想教育:①19世纪上半期,清朝江河日下,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处在上升阶段,对中国输入鸦片和侵略活动,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向外扩张侵略的必然结果,以启发学生对资本主义掠夺本质的认识。②英国侵略者把鸦片当作打开中国大门的“敲门砖”,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③林则徐的禁烟活动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反侵略的爱国行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虎门销烟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意志。

3.能力培养:①在教师指导下分析“鸦片输入中国的历史背景”,认识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②分析林则徐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鸦片走私的危害和林则徐的禁烟活动。

难点:鸦片走私的历史背景及其危害。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的综合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中国近代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基本线索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利用课文提示导入  新课)

一、清朝中期政局的动荡(板书)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文治武功最盛的时期。在乾隆统治后期,政治就已腐败,贪污成风。从嘉庆开始,清朝国势江河日下,愈益明显,主要表现以下四方面:①政治腐败。历任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元老的曹振镛,他谈作官的决窍是“多磕头,少说话”。别看他们政治上无所作为,在搜刮民财上都不甘落后。嘉庆时,洪亮吉揭露,“从州县到督抚,无不通同作弊”。民间流传“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谚语。中央官僚贪污更为惊人,乾隆宠臣和珅被嘉庆抄家,资财竟达一、二千万两白银。②土地兼并严重。乾隆时,怀柔地主郝氏占地至“青腴万顷”;和珅拥有土地80万亩,连他的两个家丁也仗势掠夺土地6万多亩。到嘉庆、道光时,土地兼并现象更加严重,广东巡抚百龄上任不到一年,占田50万亩,督琦善占地256万多亩。农民纷纷破产。③军备废弛。连守卫京城的“劲旅”,其军官都是吞饷肥私,花天酒地。1835年,有人揭露八旗兵的情况说:“近见有三五成群,手提雀笼雀架,或相聚赌博……。”④白莲教起义。由于阶级矛盾尖锐,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嘉庆元年(1796年)爆发的川楚白莲教起,这次起义前后经历9年,活动地区遍及五省,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以上史实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清朝中期,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已经开始腐朽没落了。

二、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板书)

1.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概况(板书)

正当清朝封建统治走下坡路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却在上升发展,其中英国工业发展水平最高。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英国在世界各地掠夺殖民地,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1808年,英国兵船侵扰中国东南沿海闯入珠江口的虎门等地。后来英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发动了一系列掠夺殖民地的战争,落后的封建中国,自然成为他们眼中的一块肥肉。

2.无耻的鸦片走私(板书)

鸦片战争前,清帝国还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采取限制贸易的闭关政策,英国企图用“商品重炮”轰开中国大门。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他们不急需也无钱购买外国商品,英国的棉织品、毛织品销量极小。相反,中国的茶叶、生丝及其它土特产品,却受西方欢迎。1781~1790年,中国运往英国的茶叶,达9600多万银元,而1781~1793年英国输入中国的呢绒、布匹等全部工业品,仅1600多万银元。不如中国输入英国茶价的1/6。英国资产阶级为了获得中国的茶、丝,不得不运来大量银元。那时候,中英贸易,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而英国一直处于人超地位(对“出超”和“人超”教师应作解释人当英国资产阶级用正常的商品不能打开中国的大门时,他们竟然丧心病狂地向中国偷运鸦片,以牟取血腥的暴利。

鸦片俗名大烟,是罂粟中提炼出来的,是一种麻醉性的毒品,吸食鸦片会使人身体衰弱,精神萎靡,以致丧失生命。清政府先后多次下令查禁鸦片。但是,一箱鸦片(50~60公斤)纯利最高可达1000元,金钱驱使着鸦片贩子不惜冒绞首的危险疯狂走私。(指导学生看课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和《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提问:从表中显示出鸦片输入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有什么特点?(直线上升)为什么?那时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生产活增,要求尽快开辟新的商品市场,鸦片走私直线上升,正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要打开中国市场的急切心理。

3.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板书)

(指导学生看课文《抽大烟上了瘾》和课文小字部分)引导学生讨论;“西资本主义国家的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归纳)①影响清政府的收人。1835年,中国吸食鸦片的人数大约有200万以上。鸦片战争前20年里白银外流达1亿两,平均每年流出500万两,相当于清政府总收入的1/10,这引起清政府的财政危机。②腐蚀清政府的统治机构。那时处处烟馆林立,吞云喷雾的大烟鬼成千上万,文武官吏和清政府内部许多人吸食鸦片,他们接受贿赂,包庇走私,于是吏治更加腐败,他们用加租增税等种种办法把购买鸦片的花费转嫁到人民身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③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军队将领士兵吸食鸦片者大有人在,如广东水师中,官兵不但吸鸦片,而且大量受贿,大批“缉私船”甚至变成了鸦片走私船。④严重地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总之,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中国人民强烈要求禁烟(板书)

中国人民深受鸦片之害,呼罂粟为“妖花”,视鸦片为“毒蛇”,称鸦片船为“鬼船”。1838年12月,广州地方政府处决鸦片贩子,英美殖民者无视中国主权,暴力阻止。一万多群众自动赶来,包围洋馆,用石块瓦片砸碎洋馆的玻璃,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

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板书)

1.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板书)

(用投影仪打出自制投影片《林则徐画像》和《林则徐纪念馆》,并按课文小字部分对林则徐作简要介绍。在清政府里,以林则徐为首的少数官员,坚决反对鸦片输入。林则徐上书道光帝:“……是使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提问:“林则徐为什么主张严禁鸦片?”然后教师指出,从1838年底到1839年初,道光帝先后8次召见林则徐,听取他对禁烟的主张,道光帝感到“银荒兵弱”对清统治不利,皇帝的宝座也将被鸦片冲垮,于是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在广东查禁鸦片。

2.林则徐的禁烟措施和虎门销烟(板书)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他先对鸦片贩卖的情况做了凋查,他日夜传询行商、散商,又召集当地知识分子向他们了解贩毒的地点和鸦片贩子的姓名。林则徐在掌握了情况之后,3月18日,他采取了严厉的禁烟措施:第一、勒令烟贩,必须在三天内把鸦片全部缴出;第二、要求外国商人,写下永远不再贩卖鸦片的书面保证,如有违反,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林则徐还向中外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了坚决的禁烟态度。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指使英国商人拒绝交出鸦片和写保证书。林则徐采取断然措施,下令断绝贸易,截回企图潜逃的英国最大的鸦片贩子颠地,封锁商馆,切断商馆与海上的交通,撤退商馆中的中国雇员,断水断电,还派水师在海面上巡逻,严密监视外国船只的行动。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中国军民的共同斗争,义律被迫答应交出鸦片,英美等国商人陆续交出鸦片共约110多万公斤。

义律被迫交出鸦片后,不断向中国发动武装挑畔。林则徐早有准备,禁烟同时,他视察了珠江口,在最窄处安置木排铁链,并添建炮台380门。(指导学生看课本《鸦片战争时期广州附近形势示意图》,指明珠江口、虎门、广州的位置)林则徐相信“民心可用”,从渔民中挑选水军,天天训练。他号召人民,“如英夷兵船一进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禁烟运动的开展。

(用投影仪打出自制投影片《虎门销烟图》)

6月3日,林则徐在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人的陪同下,来到虎门海滩,端坐在礼台上,亲自指挥震惊中外的销烟壮举。这天,雨后天晴,骄阳高挂,从四面八方来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午后两点左右,风度庄严、神情刚毅的林则徐下令销烟。顿时,隆隆的礼炮声威震海空,站在两个销烟池旁的兵丁们忙碌起来,先是把水放入池内,加入食盐,再将鸦片切开捣碎,投入池中,浸泡后撒下石灰,盐卤沸腾起来,围观人群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到6月25日,110多万公斤鸦片全部销毁。(播放电影《林则徐》中虎门销烟片段)

(组织讨论:一读了课文中一位美国教士所写的文字,你有什么想法?”)

(小结)虎门销烟的壮举,洗去了英国侵略者加给中国人民的耻辱,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决心禁烟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谱写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页光辉篇章,镶嵌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东侧的“虎门销烟”浮雕将世代为中华民族敬仰、凭吊。领导禁烟运动取得胜利的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布置作业 :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

2.为什么说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360.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