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自测9_知识应用自测(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八年级物理教案 2012-11-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知识应用自测]答题向导1.如图6-2-9所示,电源电压为7 v恒定不变,当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 v,则l2两端的电压为多少?当s闭合时,电压表所显示的电压值应是多少?<!--[if !vml]--><!--[endif]-->图6-2-9答案:3 v 7 v解析:在这个电路中,当s断开时,l1和l2是串联的,而总电压u=7 v,电压表的示数u1=4 v,则l2两端的电压可按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的关系得到.即u2=u-u1=7 v-4 v=3 v.当s闭合时,l2被短路,即电流经l1后,不再经l2,直接回到电源的负极,因此l2两端的电压u2=0,电压表的示数u1′=u=7 v.←注意开关s闭合时l2被短路.2.如图6-2-10所示,电源电压为6 v,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2 v,l1两端电压是      v,l2两端电压是      v.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if !vml]--><!--[endif]-->图6-2-10答案:4  2  6解析:分析电路可知,当开关s闭合时,灯l1、l2串联,电压表与灯l2并联,测出l2两端的电压u2为2 v,根据u=u1+u2,得到l1两端的电压:u1=u-u2=6v-2v=4 v.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与电源、灯l1串联在一起,相当于把电压表直接并联在电源的两端,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6 v.←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而电灯是用电的装置.电压表并联在哪个用电器的两端,可以采用移动结点的方法.3.图6-2-11甲是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实验电路图,电压表所用量程不明,电压表v1、v2的指针位置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压表v1、v2的读数分别为      、      ,l2两端的电压为      .<!--[if !vml]--><!--[endif]-->   <!--[if !vml]--><!--[endif]-->图6-2-11答案:1.8 v  4 v  2.2 v解析:分析电路可知,电压表v1并联在l1的两端,测的是l1的电压.电压表v2并联在电源的两端,测的是电源电压,所以v2的示数大于v1的示数,乙图中的电压值高于丙图中的电压值,所以乙图选用的量程是0~3v的,电压值为1.8v;甲图选用的量程是0~15v的,电压值为4 v.因此电源电压u=4 v,l1的电压u1=1.8 v,l2的电压u2=u-u1=4v-1.8 v=2.2 v.←观察两个电压表测的分别是哪部分的电压,哪个电压高,再判断所选的量程.4.三个相同的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如图6-2-12所示),s闭合时,v1的示数为24 v,v2的示数也为24 v,那么电源电压为(    )a.24 v          b.48 vc.12 v          d.36 v<!--[if !vml]--><!--[endif]-->图6-2-12答案:d解析:三个灯泡相同,分得的电压是相同的,v1的示数为24 v,则判断出每个灯泡上面的电压为12 v,三个灯泡的总电压为36 v. 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先观察电压表测的是哪部分的电压,然后应用串联电路电压间的关系解决.5.把两个相同的灯泡串联接到由3节干电池串联成的电池组中.现要用学校实验室的电压表分别测量单个灯泡两端的电压和两个灯泡串联起来的总电压,电压表的量程应分别使用(    )a.3 v,3 vb.15 v,3 vc.15 v,15 vd.3 v,15 v答案:d解析:三节干电池串联总电压为4.5 v,两个相同的灯泡串联,每个灯泡分担的电压为2.25 v,所以测量单个灯泡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的量程选择3 v的即可,而两个灯泡两端的总电压为电源电压4.5 v,故测量两个灯泡串联起来的总电压时,电压表的量程应使用15 v的.←记住每节干电池的电压和干电池串联后的总电压与每节干电池电压间的关系,以及串联电路电压间的关系.6.将电灯l1、l2串联,用电压表测出电灯l1两端的电压是8 v,电灯l1、l2串联的总电压是12 v,那么电灯l2两端的电压和两灯中电流的关系是(    )a.12 v,i1>i2b.8 v,i1<i2c.4 v,i1=i2d.16 v,i1=i2答案:c解析:根据串联电路电流间的关系:电流处处相等,可以排除a、b选项,再根据串联电路电压间的关系得到u2=u-u1=12 v-8 v=4 v,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综合考虑串联电路电压、电流间的关系.7.如图6-2-13所示,开关s接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 v;开关s接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 v.则灯l1两端的电压是    v;l2两端的电压是    v;电源电压为    v.<!--[if !vml]--><!--[endif]-->图6-2-13答案:4  2  6解析:开关s接1时,电压表并联在l1的两端,示数为4 v,则灯l1两端的电压是4 v,开关s接2时,电压表并联在l2的两端,示数为2 v,则灯l2两端的电压是2 v.灯l1与l2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压间的关系,得到电源电压为u=u1+u2=4 v+2 v=6 v.←通过开关改变了电压表所测量的部分,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没有变注意:实际操作中并不是这么简单,如果这样操作,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方向会出现什么问题?为什么?8.在图6-2-14中(1)将电灯l1、l2串联起来,用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在图上画出连接方法.(2)若用电压表测出电灯l1两端的电压是2 v,电源电压是6 v,那么电灯l2两端的电压是多大?<!--[if !vml]--><!--[endif]-->图6-2-14答案:(1)见图6-2-17所示  (2)4 v<!--[if !vml]--><!--[endif]-->图6-2-17解析:(1)略(2)根据串联电路电压间的关系,得到:u2=u-u1=6 v-2 v=4 v.←连接电路时,先连其他电路,最后连接电压表.9.某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间关系时设计了如图6-2-15所示的电路图,并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取得了三组实验数据,其中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时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如图6-2-16所示.<!--[if !vml]--><!--[endif]-->图6-2-15<!--[if !vml]--><!--[endif]-->图6-2-16(1)把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中空格处.←注意三个电压表分别并联在哪部分电路的两端,测的就是哪部分的电压.实验次数电压表v1的示数电压表v2的示数电压表v3的示数11 v2 v3 v2 3 v4.5 v32 v 6 v(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串联电路中                        .答案:(1)1.5 v  4 v(2)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解析:(1)甲图选择了3 v的量程,指针指在1个大格、5个小格处,电压为1.5 v;乙图选择了15 v的量程,指针指在8个小格处,电压为4 v.(3)三组数据间的关系是:3 v=1 v+2 v,4.5 v=1.5 v+3 v,6 v=2 v+4 v,分析得到:v3的示数等于v1的示数加v2的示数,即l1、l2两端的总电压等于l1与l2两端的电压之和.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2408.html

  •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反思】3.2生活中的透镜

    3 2 生活中的透镜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填空|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知识提炼: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拓展: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知识提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拓展:能...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路与电流思维导图】《电路与电流》期末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 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简称库。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详细介绍:课题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执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二教学过程设计1.测量2 长度的单位3 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4 正确记录测结果5 误差三.思考与作业四板书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五简要说明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b类 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磁铁课堂实录]“电磁铁”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内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汽化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