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示例

八年级物理教案 2012-11-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知道15℃的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与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体验目标
1  丰富多彩的声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物理学原理。
2  通过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设想
1  重点、难点、疑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传播实际是声波的传播,声音要靠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为介质传播出去。
2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课型:新授课。
基本教学思路:本节课实验较多,采用以直观为主的综合启发式教学,初步渗透探究式学习方法。
三、教具
真空罩实验仪、钢尺、吉他、鼓和槌、玻璃缸、音*、白色泡沫塑料球、蜡烛、火柴、录音机。
四、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在聆听歌声中让学生进入声音世界,今天我们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1.整体感知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气体、液体、固体都能振动发声,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均能作传声物质。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同种介质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声速也会改变。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2.教学互动
互动1:观察物体发声的特征。
明确  在同学讨论基础上动手做一些活动(如拨动钢尺,敲击桌面等),观察、总结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互动2:体验哪些物体能发声。
明确  通过拍打水面、吹口哨等活动,体会除了固体能振动发声,液体、气体也能振动发声。开头歌词中“空气、马的声带和黄河水”都是发声体。
互动3:声音是怎佯从发声体传播出去的。
明确  先让同学们大胆猜想,进而设计实验研究(如做土电话,把闹钟密封好放入水中)声音的传播条件是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互动4:声音是以什么方式传播的。
明确  用槌击鼓,观察旁边的烛焰在摆动,引导学生推论空气传声时形成了波动,也就是声波。
互动5:你知道声速吗?为什么打雷时先看到闪电而后听见雷声?
明确  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说明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声音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由其他知识过渡感知声速,了解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3.达标反馈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通常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空气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
(2)在生活中常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说明:①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②空气能传播声音。
(3)某人在一根装满水的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后,在另一端的人能听到  3  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钢管传来的。
(4)打雷时一人看到闪电后5 s 听到雷声,则此人到雷击处的距离为1700 m。12
4.课堂小结
(1)内容总结
这节课大家学习了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掌握了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
(2)方法归纳
本课初步运用了探究学习的方法,“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并能用一定的方法证明它。
(三)布置作业
1.有经验的工人师傅检查机器的运转情况,常把金属棒的一端抵在机器上,另一端靠近耳朵,从而判断各部分运转是否正常,他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2.利用一次性纸杯制作“土电话”。
(四)板书设计
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3.气体、液体、固体都能振动发声。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2.声音是以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
三、声速
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2.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3.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2398.html

  •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反思】3.2生活中的透镜

    3 2 生活中的透镜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填空|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知识提炼: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拓展: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知识提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拓展:能...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路与电流思维导图】《电路与电流》期末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 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简称库。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详细介绍:课题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执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二教学过程设计1.测量2 长度的单位3 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4 正确记录测结果5 误差三.思考与作业四板书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五简要说明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b类 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磁铁课堂实录]“电磁铁”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内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汽化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