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争宠手段|第一章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试题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人靠耳朵听声音,那么耳朵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呢?
a、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b、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听到声音
1、下列行为中,不会引起人听力下降的是()
a、大声播放收音机
b、建筑工地上的机器轰鸣声
c、轻声朗读课文
d、身旁汽车的鸣笛声
答案:c
2、有关人的耳廓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没有耳廓很难看,所以耳廓主要作用是美观
b、耳廓是为人遮风挡雨
c、耳廓主要作用是防止杂物进入耳道中
d、耳廓主要作用是收集外界声波,使人听声音更加清楚
答案:d
3、当人用手指将双耳堵住后,出现的情况是()
a、完全失去听觉
b、对听觉没有影响
c、可以听见外界极微弱的声音
d、可以听见外界较强烈的声音
答案:c
骨传导练习
1、下列是通过骨传导感知声音的是()
a、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手轻轻敲打桌子的声音
b、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听音*的声音
c、将振动的音*放在耳朵附近,听音*的声音
d、把振动的音*尾部抵在牙齿上听声音
答案:d
2、蛇经常将头贴在地面上,对外界的声音刺激非常灵敏,但蛇没有耳朵,你猜想蛇是通过()来感知声音的。
答:骨传导
理论联系实际:
1、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信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创作的。(骨传导)
2、录音机里录下自己的声音后,再放出来感觉不像自己的声音,这是为什么?
答: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一条途径是通过空气;另一条途径是通过骨传导。对我们自己来说,听自己讲话是通过骨传导方式听到的。因此感觉通过不同途径传来的声音的音色有差别,于是就觉得录音机里放出来的声音不像自己的声音。
【分层训练】
一.基础训练:
1.人靠________感知声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振动,再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_,再把声音的__________传给__________,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传给听觉神经,引起__________,科学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__________.
3.关于立体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用一个话筒将舞台上的声音播放出来可能是立体声
b.只用两个话筒放在舞台上不同的地方将声音播放出来才是立体声,其他都不是
c.声源处不同位置放的话筒越多,观众四周对应的扬声器越多,通过扬声器听到的立体声效果越好
d.通过剧院的扬声器听到的立体声效果与话筒多少无关,而是与演员的位置有关
4.骨导式助听器的主要作用是( )
a.为了美观 b.把声音传给耳膜
c.保护人的内耳 d.把声音给头骨和颌骨123
5.一般人不用坚硬物掏耳朵,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有时巨大的声音会使耳膜穿孔,这时会造成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方式感知声音或借助于助听器.
6.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
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
c.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二.能力训练:
7.把机械手表用牙齿咬起来,两只手掩紧耳朵,你会听到滴答声加强了许多倍,这说明了__________.
8.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下列部分出现故障会使人失去听觉的是(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听觉神经
9.有人需要戴助听器才能听见声音,请你分析他可能的病因( )
a.他的听觉神经损坏了 b.他的鼓膜破裂
c.他的听小骨损坏 d.他的大脑听觉区损坏
10.下列属于骨传导引起听觉的是( )
a.堵住耳朵,把振动音*的尾部抵在牙齿上听到的声音
b.医生用听诊器听取病人的心音
c.用手指堵住耳朵听取音*的声音
d.听耳边同学的悄悄话
11.人能听见双声道立体声广播中的立体声,主要原因是( )
a.声音是立体的 b.人耳具有双耳效应
c.有两个扬声器 d.一只耳也可听见立体声
12.有关人的耳廓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没有耳廓很难看,所以耳廓主要作用是美观
b.耳廓是为人遮风挡雨 c.耳廓是为了防止杂物入耳
d.耳廓主要是收集外界声波,使人听声音更加清楚
13.许多武打片中出现过双目失明而武功高强的人行走自如,跟别人格斗时能知有何种兵器袭来,请问他是凭什么感觉到的?如他在树林中与人格斗,此时刮起了大风,树叶哗哗作响,则对他有影响吗?123
1.耳朵 鼓膜 听觉神经 信号 大脑;2.头骨 颌骨 听觉 骨传导;3.c;4.d 5.损坏鼓膜 听觉障碍 骨传导;6.a;7.骨能传声,且传声效果好;8.d;9.b.c;10.a;11.b;12.d;13.凭着双耳效应感觉到的 有 因树叶哗哗响声影响对其他声音的分辨
-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反思】3.2生活中的透镜详细阅读
3 2 生活中的透镜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
-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填空|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详细阅读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知识提炼: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拓展: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知识提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拓展:能...
-
【电路与电流思维导图】《电路与电流》期末复习资料详细阅读
第三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 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
-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详细阅读
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简称库。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详细阅读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
-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详细阅读
详细介绍:课题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执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二教学过程设计1.测量2 长度的单位3 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4 正确记录测结果5 误差三.思考与作业四板书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五简要说明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详细阅读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b类 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
-
[电磁铁课堂实录]“电磁铁”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
-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详细阅读
【内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
-
汽化|汽化详细阅读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