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_八年级上册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生物教案】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3)
课型:新授 时间:xx/9
执笔:缪xx 审核:生物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区别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2)描述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3)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4)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能力目标
(1)通过描述血管、心脏、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2)能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鱼尾鳍血液循环。
(3)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脉搏、心率、血压的测定,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体验生命,关爱生命。
(2)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脉搏、心率、血压的测定,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3)通过学习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每个健康公民都有献血义务”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心脏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肺循环、体循环的途径。
教学难点:心脏的结构、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和血压。
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一条红色的长河,它比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还要长,这就是潜藏在你的、我的、他的身体中血管,血管中流动着红色的血液,我们叫它生命河,它能运输我们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又是医生为我们检查身体的一面镜子。
二、自学自测
1.血量 ⑴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
⑵一个体重为60kg的健康人,体内的血液量为 。假如你是成年人,估算一下你体内的血量大约是多少?
2. ⑴正常的血液为 色黏稠的液体,它由 (占 % )和 (占 % )组成。血细胞包括 、 和 。
⑵将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______现象,分成_______层。上层是_______,呈 色;下层是_______,呈 色;中间还有一层薄层是 和 ,呈 色。
⑶血浆的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___________,运输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3.贫血与发炎
⑴贫血和炎症时血细胞的数量变化: 贫血 减少;炎症 增多。
⑵贫血使血液运输 的能力降低,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 和铁丰富的食物。123
⑶发炎时, 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
三、互学互助
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图片
⑴血细胞的组成和功能(根据实验,参考课件和课本, 完成表格)
名称
英 文缩 写
形 态 结 构
功 能
正 常 数 值
rbc
两面凹的圆饼型,无_____________。
含____________ 。
运输____和部分____________。
男(4.0—5.5)×1012个/l
女(3.5—5.0)×1012个/l
hgb
是一种含_____的蛋白质,呈____色
运输____和部分____________。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wbc
比红细胞____ ,有____________。
吞噬____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5—10)×109个/l
plt
个体最____ ,不规则,无__________ 。
有____和加速____的作用。
(100——300)×109个/l
⑵血液呈现红色,是因为红细胞里含有 。它是一种含 的蛋白质,呈 色。它在 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其结合,在 低的地方容易与其分离。
⑶在你观察的细胞中,哪种细胞数目最多?
2.分析血常规化验单
看课本上的血常规化验单,讨论分析化验单:
由该报告单你的初步诊断此人患有________(填病症名);判断的依据是____ __。
运输 和一部分
3.完成概念图
四、导学导练
1.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对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2.在下列血液的成份中,具有防御、保护功能的是:( )
a.白细胞和血小板 b.红细胞和血小板
c.红细胞和白细胞 d.红细胞和血浆
3.人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稀薄,头几天体内血液中的__________数量增多,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__________来输送氧。
4.某同学患急性肠炎,血液中 的含量会增多;某同学受外伤后不易止血,血液中 的 含量可能较少。
5.右图是李刚同学进行血液实验时出现的情况,请根据下图 回答问题。
⑴填写图中各部分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⑵a试管内显示的是___________,b试管内显示的是___________。123
⑶试管a和试管b内均加入的是新鲜血液,而实验结果不同,其原因是:a试管内________________,而b试管内___________。
6.下图是观察血涂片时视野的一部分,据图回答:
(1)有促进止血,加速凝血作用的是[ ]________ ________。
(2)患急性炎症时数目增多的是[ ]______ __________。
(3)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的起初几天里,人体内数量急剧增加的血细 胞是[ ]________________ 。
(4)图中[3] ___________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1]和[2]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要看清[1]和[2]在结构上的区别,应将显微镜光圈 ______ 。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engwujiaoan/1787.html
-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的基本观点,并通过对比对生命起源认识的不同观点,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生命观的教育,自觉抵制非科学的观点。 2.在了解动物、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基础上,归纳总结、初步认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3.了解人类进化的历程,认识人类...
-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详细阅读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体系要点:1、常见的两栖动物除青蛙外,还有 , , 等。2、雄蛙的口角有一对 ,这是青蛙的发声器官,雌雄蛙在生殖期间有 现象,青蛙的发育过程,雄蛙产在水中的 ,雌蛙产在水中的...
-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人教版]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详细阅读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举例说...
-
[第二节从种到界ppt]第二节从种到界详细阅读
第二节 从种到界 一、 教学目标 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二、 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单位。 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动物类群分类的挂图或投影片。学生:四人一...
-
发酵食品的制作教学反思_发酵食品的制作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第一节 发酵食品的制作 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酸奶为纯绿色食品,营养丰富,可促进人体消化吸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儿童、老年人尤佳,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青睐。因此,课本选择了以酸奶为代表学习发酵食品的制作方法,可以安排学生课下完成。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二、教学目标...
-
植物的生殖|植物的生殖详细阅读
课时1 (一)目标与方法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3.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4.体会到不同的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5.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课前准备向日葵的种子、马铃薯块茎、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及马铃薯块茎发芽生根的投影片...
-
八下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_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1(八下生物教案)详细阅读
免疫与计划免疫学案 一、设计人: 二、课题: 免疫与计划免疫 三、教学目标: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人体免疫的功能 4、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四、教学重点:1、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2(八下生物教案)详细阅读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2 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3 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教学重点1 掌握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动物主要类群详细阅读
动物的主要类群 1 识别和区别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一类是无脊椎动物。 2 原生动物特征:身体微小,是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寄生在动物体内。 应用: 1 可以净化污水;2 过量繁殖可...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思维导图]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详细阅读
第一节第一课时(总第一课时)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课题: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血管教学目标:1、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2.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的方法,从感性上认识血液流动的知识。教学重点:理解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