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答案人教版_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一)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教案 2012-10-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生物教案】

第七单元  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导学1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学习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重点)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难点)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

2.嫁接的方式可以获得(    )

a.与砧木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b.与接穗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c.与砧木、接穗相近的植物体的性状      d.砧木和接穗相结合的性状

3.下列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是(    )。

a.向日葵      b.椒草       c.小麦      d.高粱

4.梨、桃等的栽培通常用(    )来繁育优良品种。

a.嫁接       b.种子      c.扦插      d.压条

5.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种花形的“塔花”,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杂交

二.合作探究

 6.春季,在用杨树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时,把枝条上所有的芽去掉,这样是否影响成活?为什么?

7.马铃薯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先把块茎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请想一下农民这样做的道理。

三.反馈检测

8.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

9.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10.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_________,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11.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等无性生殖的方式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12.下列几组植物的繁殖,哪组属于无性繁殖(    )

①鼠尾草靠丸花蜂传粉繁殖后代;  ②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玉米植株;

③小麦靠风力传播花粉进行繁殖;  ④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里会发出芽来;

⑤竹鞭节上的芽可以形成竹笋,进而长成新竹子;

⑥秋海棠的叶子发出芽和根,进而长出新的秋海棠植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3.看图填空

根据图一和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嫁接包括两种方式,图一所指的方式是_________ ,图二所指的方式是 ____________。

(2)两种嫁接方式的不同在于接穗不同,图一是用________ 做接穗,图二是用__________做接穗。123456

第七单元  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导学2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重点)

2.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难点)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下列生物不进行变态发育的是(    )

a.青蛙      b.家蚕       c.家燕       d.蝗虫

2.在家蚕个体的发育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

a.变态发育      b.不完全变态      c.完全变态      d. 个体发育

3.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个发育过程称为(   )。

a. 不完全变态      b.完全变态      c. 变态发育      d. 不变态发育

4.蜜蜂完全变态发育的正确过程是(    )。

a. 幼虫→卵→蛹→成虫           b.卵→蛹→成虫

c. 卵→幼虫→蛹→成虫           d.卵→蛹→幼虫→成虫

5.下列不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是 (     )。

a.菜粉蝶        b.螳螂          c.家蚕          d.蝇

6.目前,一些地方把“植桑养蚕”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下列关于家蚕生长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性生殖,完全变态                b.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

c.无性生殖,完全变态                d.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

7.蝗虫的发育要经历卵、幼虫、成虫3个时期,若虫与成虫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成熟        b.若虫身体较小,无翅,无外骨骼

c.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d.若虫身体较小,有翅,有外骨骼

8.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吃青菜叶的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    

b.捕杀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在蝗虫的成虫期

c.适当延长家蚕的幼虫期有助于提高蚕丝的产量          123456

d.蜜蜂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

9.生命世界真奇妙!美丽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变成的。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相似的是(    )

① 家蚕      ② 蝗虫     ③ 蜜蜂       ④蟋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二.合作探究

10.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家蚕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2)发育:家蚕的一生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称为______。除了家蚕以外,__      ___等昆虫也采用这种发育方式

11.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蝗虫的生殖方式是_____              _________

(2)发育:蝗虫的一生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称为_____。除了蝗虫以外,______等昆虫也采用这种发育方式。与成虫相比,蝗虫的若虫身体___,____没有发育成熟,仅有____,能够跳跃,称为_____,若虫经过__次蜕皮,不经过_____期,发育成成虫。

12.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1)相同点:都属于__________发育

(2)不同点:完全变态发育经历4个时期________                        ___

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3个时期_______                      ___,没有________期

三. 反馈检测

13.下列昆虫的发育不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

a菜粉蝶       b蝗虫         c家蚕         d蝇

14.稻螟、玉米螟都是农业害虫,它们危害农作物时,所处的变态时期是(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15.关于蝗虫的叙述,最为确切的是(   )

a、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b、体表有外骨骼,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c、受精作用在体外进行             d、幼体与成体在结构上的差异很大

16.蚕蛾是家蚕发育过程中的(       )

a幼虫期

 b 成虫期

c 蛹期

d 若虫期

17.下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a          b                  c

                     

甲图                             乙 图 123456

(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_,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___________。

(2)3和4的名称是_________ 和__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甲图昆虫发育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b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____________。这一时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18.你见过蝉蜕吗?它是蝉的____,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该结构限制蝉的生长,脱去该结构的现象叫____。该结构可以_____和_____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第七单元 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导学 3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学习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重点)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难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青蛙的发育是(   )

a.经过完全变态的发育          b.经过由蝌蚪到成蛙的变态发育

c.经过由卵到蝌蚪的变态发育    d.由卵到蝌蚪到成蛙的变态发育

2.下列是两栖动物的是(    )

a.龟      b.大鲵      c.鳄鱼      d.中华鲟

3.下列对青蛙生殖发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b. 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c.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d.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4.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  )

a.陆地        b.水中      c.空中     d.水中或陆地上

5.青蛙将卵块产在(    )

a、水中       b、青草上      c、泥土上      d、水底

6.在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先后出现的呼吸器官是(    )

a、鳃、肺    b、鳃、皮肤   c、肺、皮肤    d、鳃、肺和皮肤

7.蛙鸣的生物学意义是(     )

a、歌唱春天    b、招引昆虫    c、招引异性青蛙   d、吓退天敌

二.合作探究

8、两栖动物的含义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动物是两栖动物?

9、阅读教材第13页内容,讨论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雄蛙的鸣叫、雌雄蛙抱对各有什么意义?

10、通过图示,青蛙的卵块什么样子?里面有什么?受精过程发生在什么地方?青蛙的一生要经历几个过程?

11、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在      受精,在     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为        发育。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       、      、      。123456

三. 反馈检测

1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     在进行,幼体要经过    才能上陆地生活。

13.辛弃疾的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蛙声是指   性青蛙的鸣声。

14.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最先消失的器官是(  )

a.外腮   b.尾    c.心脏    d.侧线

15.两栖动物不能成为完全适于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

a.体温不恒定       b.心室中有混合血

c.肺不发达        d.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16.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   )

a.卵——胚胎——幼蛙——成蛙

b.卵——胚胎——蝌蚪——成蛙

c.受精卵——蝌蚪——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17.有蝌蚪发育成青蛙不难看出(    )

a、变态发育过程   b、鱼类进化到两栖类的过程 

c、两栖类进化到爬行类的过程    d、鱼类和两栖类有亲缘关系

第七单元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导学4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学习目标】

1.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通过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秋天林区和公园的树干上,悬挂一些人工巢箱,是为了(    )

a.保护一些不会营巢的鸟类不会被冻死    b.招引食虫鸟类在巢箱中繁殖

c.保护鸟类免受敌害                    d.捕捉鸟类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是说所有的鸟都有孵卵和育雏的行为 b. 鸟类产的卵就是一个卵细胞

c.母鸡产的卵都可以孵化出小鸡   d.家鸽的幼鸟在孵出后就会行走、觅食

3.鸟的受精卵结构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     )

a.卵黄       b.卵白         c.胚盘         d.卵黄膜

4.鸡受精卵的发育开始于(  )

a.母鸡体内   b.鸡卵产出之后   c.孵化时   d.孵化一段时期之后

二.合作探究

5.识图回答问题:

(1)写出名称[2]____   [3]_____                       [4] _______[5]________ [7]_______

(2)鸟类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________ ,里面含有________。

(3)在鸟卵的结构中,卵白和卵黄都是胚胎发育的________。

(4)_____ 、_______、________构成卵细胞。

(5)为了较长时间存放鸡蛋,最好的放置方法是________。

6.生活中,鸡蛋被作为人类必要的食品,是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营养。你认为卵白、卵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7.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________ 、交配、________、产卵、________和育雏等阶段。123456

8.营造鸟巢对鸟的生殖有什么作用?

三.反馈检测

9.观察鸡卵结构时,若该卵已受精,则其结构特点为 (     )

a.胚盘色浅而小              b.胚盘色浓而略大

c.胎盘色浅而小             d.胎盘色浓而略大

10. 家鸽的卵产出后,胚胎发育暂时停止,要使胚胎继续发育,必须有(     )

a. 适宜的温度    b. 充足的养料    c. 一定的水分   d. 充足的空气

11.关于鸡卵的说法,正确的(  )

a.胚盘里含有细胞核              b.卵黄就是细胞核  

c.卵白就是细胞质                d.卵壳膜就是细胞膜

12.下列不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的是(  )

a.燕子筑巢       b.母鸡抱窝    c.麻雀争斗     d.家鸽育雏

13.“孔雀开屏”属于 (     )

a. 繁殖行为       b. 攻击行为     c. 防御行为     d. 节律行为

14.下列对鸟巢的作用说法不对的是(  )

a.贮食作用    b.防止鸟卵滚散    c.躲避敌害    d.给雏鸟保温

15.鸟 类的孵卵行为说明鸟类的体温特点是(  )

a.孵卵与体温无关   b.高而恒定的   c.高而不恒定的   d.变温的

16.在鸡的卵中,真正的卵细胞所包括的结构是        、        、        。

17.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要把带壳的熟鸡蛋剥壳时,一般先从更钝的一端下手,因为这端有              。

18.观察鸡卵结构时,将卵壳膜剪破,流出的透明胶状物质是        ,黄色球状的胶状物质是        ,上面的小白点是        ,里面有        。

19.鸡卵结构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有              。

20.鸡卵结构中,具有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的结构有              。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engwujiaoan/1458.html

  • [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材分析: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教学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学情分析: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形式是游泳|水中生活的动物

    第一节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和理解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呼吸的,从而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观察思考活动和创设问题情境在本节课中是非常重要的,观察思考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可以四人一组,将...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行为课件】《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导学案

    一、设计思路:褪去浮华,彰显本色,(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当前在《生物学》新课标,提出了探究式教学的形势下!有多少教师地教学,正在偏离“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这一教学最重要的原则!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b、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书】八年级生物上册练习题(北师大版)

    姓名: 班级: 级( ) 一、 骨的结构及其功能①在青春期,人体发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身高突增,身高突增主要是 骨的增长,与其长长最相关的是骺端的 细胞。②如果某人的长骨需要进行手术,作为医生,你认为应该尽量...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案】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八下生物教案)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学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科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教学重、难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 导入人类的性染色体是怎么样的?有无...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教案_生命起源教案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 一 ) 认知目标 1 .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思维导图】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3节 一.教学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二.教学重难点: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内容

    梳 理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 样的运 动。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关于动物的运动,主要应该了解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的结构和运动的 原理。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 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运动的实质是肌肉的收缩牵拉着骨 围绕关节活 动。运动的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他系统的配合...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 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三、课前准备 大屏幕投影、电脑、去毛...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用肺呼吸吗_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二节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物学第六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陆地生物中的一节内容。本节课以蚯蚓为例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介绍了蚯蚓形态结构特征,特别是在运动和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也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