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洋务运动PPT】第6课洋务运动

八年级历史教案 2012-09-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6课 洋务运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步伐,又具有明显的保守性;
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综合理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内容等
情感目标 从历史发展趋势观察,洋务运动包含一些成功的因素,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但它作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明显地失败了
[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习方法]
1、学生阅读课文、插图、资料等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解决自主学习中的导学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没有解决的问题。
3、整理导学案,记忆重点问题。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快速浏览课本并解答下列问题,解答的同时要划在课本上,并尽量记住。)
1、         战争后,清政府中一些握有实权的官僚主张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与科学技术,兴办___________,这些人被称为___________。
2、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在地方有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等
3、从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属于军事工业的是______________
4、 洋务派筹办海军的时间是____________--洋务派筹建的海军是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5、洋务派兴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是          年
6、 标志了洋务运动彻底破产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培养的人才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 、洋务运动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共同提高)
1、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想一想,这种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

2、结合现实,谈谈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吸取?

达标检测
1、洋务派进行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b.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c. 抵抗外国侵略  d.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中国近代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定屈辱条约,有创办洋务,这个人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 张之洞
3、某同学想了解洋务运动的有关史实,你认为他应收集下列哪些人物的资料比较妥当
①曾国藩  ②林则徐 ③李鸿章 ④ 左宗棠 ⑤ 洪秀全 ⑥ 张之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③④⑥
4、下列活动中,由洋务派筹划进行的是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创办新式学堂 ④开办民用工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如果你是清末的一位读书人,希望从事外交工作来救国,你应进入何处培养你的外语能力123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京师同文馆
6、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a、是一次失败的自救运动   b、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培养了中国的第一批技术人才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文馆制度比西方好,只是军事武器不如他们。……
西方人的大炮能攻能守,天下无敌。”
                                            ——李鸿章
材料二 西方国家国土面积均不过千里或数百里,可是每年国家收入都以百万计,主要是收取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人口等税收。中国如果不早点变法,向西方学习,一贫对富,以弱对强‘没有不失败的。
                                            ——李鸿章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观点是什么?导致了什么行动?
(2) 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什么变化?又导致了什么行动?
(3) 你认为这些行动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吗?为什么?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奕訢
材料二  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
材料三  丁日昌拟设厂造耕织机器,曾国藩与臣(李鸿章)叠奏请开煤铁各矿,试办招商轮船,皆为内地开拓生计起见,盖既不能禁洋货之不来,又不能禁华民之不用。……但使货物精华与彼相埒,彼物来自重洋,势不能与内地自产者比较,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不独有益厘饷也。──李鸿章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清政府中哪一派的主张?其代表人物是哪些?
 
 
(2)上述材料体现了这一派别的哪些主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对洋务运动作一评价。

知识链接
(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张之洞与汉阳铁厂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为抵制洋铁入口,拟在广州筹建炼铁厂。不久,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遂将铁厂移建湖北,并于1890年在汉阳开工兴建。1893年,汉阳铁厂基本完工,计有炼钢厂、炼铁厂、铸铁厂等10个分厂,雇有外国技师约40人,工人约3 000人。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的钢铁企业,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123
在对冶炼工业毫无经验、也缺乏知识的情况下,张之洞办铁厂不免有许多失误之处。他还不知道什么地方有煤矿、什么地方有铁矿,就贸然决定在广东建立钢铁厂。幸而他调到湖北,将铁厂设在了汉阳,在不远的大冶找到了铁矿。在向英国订购炼钢炉时,驻英公使薛福成告诉他,必须先将煤铁寄厂化验,然后才能根据煤铁的质地决定选用什么样的炼钢炉。张之洞自己对这些科学道理全然不知,也未派人考察,便答复说:“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份可耳。”结果,从英国买回的三座炼钢炉中有两座酸性机炉,不适合汉阳铁厂所用的含磷较多的大冶铁矿,产品质量低下。这时,张之洞才知道他所购的是酸性机炉,不能去掉铁矿中的磷,钢含磷太多,便易脆裂。直到张之洞花巨款将原来的机炉改为碱性配置的机炉后,汉阳铁厂才炼出了合格的马丁钢。
如果张之洞在购买炼钢炉时听取一下别人的建议,或者派人去国外钢铁厂实地考察一下,这些决策的失误都是可以避免的。汉阳铁厂开办后,经费开支一直很大,而其产量却很低,产品质量又差,销路不广。这种状况使铁厂很难维持下去。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财政更为困难,已无力为铁厂筹拨经费。1896年,汉阳铁厂被迫改为官督商办。
通过资料分析,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为何会失败了呢?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lishijiaoan/97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