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遍天下的诗句|第2课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教案 2012-09-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2课 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

掌    握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识图解图概括表达

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所给的四幅插图,说明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态度,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和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对比鉴别

新中国和平独立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之别

讨论探索

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万隆会议的航向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爱党情感升华

新中国在国际上确立起独立自主形象,是中国共产党人与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进行了复杂斗争的结果,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

注意修养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具有高雅的风范,所以能够为国家赢得荣誉、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他的个人修养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万隆会议;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

教学难点  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国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条是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最后这两条线索合二为一,两者都为我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树立了崭新的国际形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学期的相关知识:中国是怎样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遭受外来侵略,腐朽的满清政府无力还击,被动外交,签定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地丧权辱国。)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国民党统治时期,所面临的“弱国无外交”局面仍然十分尴尬。新中国建立以后,如何在外交上确立独立自主的形象?请大家看书。(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材料分析]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材料二)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①从这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后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②在这个外交政策下,我国的外交取得了哪些成绩?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万隆会议123

1.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

a.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

b.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苏联)

c.当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对付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教师指出: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所以对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采取了坚决支持的政策。而美国却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处于敌对状态之下,所以要孤立和封锁新中国。为了打破这种封锁,新中国 的缔造者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终于打开了局面。

 补充资料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有里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1、周恩来与哪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缅甸、印度)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3、这些原则的意义怎么样?(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

的基本准则。)

4、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5、在这次会议上 遇到了什么困难?(这次会议的参加者是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都反对殖民主义的侵略,但因各国社会制度不同,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国家利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主张。)

6、在上述情况下,周恩来作出什么贡献?(他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7、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万隆会议的航向?(他坚决执行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有丰富的谈判经验,外交能力出类拔萃,处理重大事情时既能从容不迫、风度翩翩,又能急中生智、灵活应变,及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平息了会议中的许多争论,扭转了会议航向。)

8、谈谈“求同存异”方针的意义。(这个方针不但能在社会制度不同的亚非国家之间架设友好相处的桥梁,也能使得许多本来敌对的国家和平共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当然也为新中国国际威望的迅速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归纳周恩来在建国初期外交活动的主要贡献:

a.访问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参加万拢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出席日内瓦会议,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协议的签定。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你对这件大事有什么感想?(为祖国的迅速崛起和兴旺发达而自豪)

   3.这件大事引发什么热潮?(许多国家纷纷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中日两国就是在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123

中美中日建交

1.原先美国怎样敌视新中国?(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

教师强调:他们的国务卿杜勒斯甚至下命令,不许美国官员在外交场合同周恩来握手。可是后来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怎样改善关系?

a.美国总统尼克松承认了新中国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b.毛泽东批准用“小球影响大球”,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

c.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举行了会谈。

d.尼克松正式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会谈,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e.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1调整外交策略的原因是世界形势的急剧变化

2、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指向

(1)发展同任何国家的友好关系,建立不结盟的多边友好关系

(2)特别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建立不结盟的多边友好关系,增强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互助。

(3)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交流,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的共同发展。

练习:

以表格形式归纳新中国在三个时期的外交成就。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lishijiaoan/88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