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的第二单元_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2012-09-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学案

【能级要求】

单元

知识内容目标要求

识 记

理 解

运 用

社会主义

道路的探索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954年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

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

“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理清时序、知识整合】过渡时期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文革”的十年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教学资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87">教学资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87">                       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完成  文革开始  文革结束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49年       1956年底         1966年           1976年   1978年 【教材框架、知识结构】一、工业化的起步

工业化的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时间

1953年开始执行,1957年底完成

成就

工业

(1)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运输业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新建鹰厦铁路和宝成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即建成“一桥二铁三路”。

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中华

人民

共和

国第

一部

宪法

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时间

1954年9月

制定机构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容

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利益

二、三大改造1、内容:(1)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目的: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方式:建立生产合作社。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主要方式:进行公私合营。

方法(手段):赎买。(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三大改造的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来的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1)时间: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 (2)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23451、成功的探索:中共八大时间: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主要内容: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八大的许多方针、设想富有创造性、科学性,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2、失误的探索: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左倾错误泛滥。 失误的原因: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失误的教训: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四:“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文革的原因: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分析。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2、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xx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内乱。 3、后果:政治上长期动乱;②经济上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③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④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考点梳理、随点巩固】一、填空填1、     年,一五计划开始执行,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        ,建立           和             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            、轻工业、       和商业,培养       。作用:为              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一五计划的成就:工业上建成了            、           等一批重工业;交通运输业:一桥            二铁           三公路          、          、          。 3、        年9月,                 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               ,它规定我国坚持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        。这是我国                   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        利益的宪法。 4、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农业手工业          运动)12345目的: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             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方式:建立                 。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主要方式:进行            。

方法(手段):        政策,实现了         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       。 6、三大改造的实质:把                                                  。7、三大改造的:       年底,               ,标志着              在我国     建立起来,从此,我国进入                       。 8、经济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        ,又急于求成,忽视 了           规律;表现:发动         运动和              运动,主要标志是         、瞎指挥、          和         ,使      倾错误严重泛滥。 9、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了        工人           、两弹元勋              、        书记            等先进人物。 10、文革的根本原因:党内           严重发展的结果。主要原因: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分析。文革的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      发动,被         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            。 11、文革的危害后:①政治上长期动乱,从        年到        年;②经济上          (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③               事业被严重摧残;④             遭到严重破坏。 二、选择题123451、右边的文献出自: a.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大庆油田建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颁布于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82年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结束  d.三大改造完成6、政策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a.拍卖   b.兼并   c.赎买   d.没收7、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从时间上看是指a.1949—1952年 b.1953—1956年 c.1949—1956年 d.1956—1966年8、下列资料,不会出现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的是a.克拉克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b.宝成铁路建成通车 c.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行    d.上海工商界代表荣毅仁等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9、“当时卫星田种出的能坐上一个小姑娘的水稻”。上述“情况”的出现与下列哪一运动有关?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10、“大跃进”运动时一幅壁画上写道: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是下列哪些“左”的错误的表现  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浮夸风④“共产”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   )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a.一五计划实施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12、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我国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右图人物便是其中之一,他是: a.邱少云  b.邓稼先  c.焦裕禄 d.王进喜 13、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在“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其表现有①由上海蔓延到全国的“一月风暴”  ②刘少奇同志被迫害致死  ③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逮捕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14、下列示意图哪一趋势最足以显示“文革”期间工业总产值的变化注: x:年代,y :工业生产总值      a             b            c            d 15、“企业的私有制相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三、判断: 1、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领土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新中国的成立说明:只有资产阶级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完成了土地改革。 4、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345【归纳延伸】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1)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大解放运动——(3)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4)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 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激愤地拍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你们这样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上述两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说的内容出自哪部文件?该文件是哪一年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你们”是些什么人?他们“想干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历史行为与材料一内容规定是否相符?我们应该从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身上继承什么精神? 3、以下是我国从1953~1978年25年间的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表格一:  时段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953~1957年14.6%1958~1962年0.6%1963~1965年15.7%1966~1976年7.1%表格二: 年份1966~19671967~19681972~19731974~1975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9.6-4.29.211.9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1)表格一中的数字变化反映了这25年间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什么过程?其中不正常的情况主要有哪几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表格二所示,为什么1973、1975年出现两次较大的增长?  

(3)这25年来经济建设既有成果也有教训,请你谈谈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lishijiaoan/83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