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坚持_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 教学设计示例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1.导入 过程:复习提问,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采取了什么态度?具体表现如何?(抗战进土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攻,具体表现为:把主要兵力放在大西南、大西北,消极避战;不断掀起反共浪潮。)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照这样下去,会给中国抗日战争的前途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态度怎样?(国民党这么做,导致丢城失地,给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到来极大的困难,特别是1941年—1942年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了极为困难时期,但中国共产党仍以极大的毅力坚持敌后抗战) 。这一节我们来学习第11课《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
2.新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①百团大战: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威胁着敌人的后方。1938年底开始,日本侵略军集中大部分兵力,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什么是囚笼政策?日军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把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割包围起来,形成囚笼,并不断向根据地延伸,企图一举消灭根据地。 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如何打破敌人的囚笼政策。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看来大家的主要观点集中在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拔掉敌人深入根据地的据点。为此,敌后抗日根据的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敌后开展百团大战。
教师指导学生从原因、时间、战役目标、战役规模、战绩和意义等方面分析百团大战。
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图片进行归纳:百团大战的胜利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对遏制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②艰苦的反“扫荡”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把中国变成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对抗日根据地展开反复的“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企图彻底消灭抗日根据地。举例:潘家峪惨案。在日伪军大举进攻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国民党顽固派也加紧封锁保卫抗日根据地。在这种形势下,我敌后抗日根据地遇到那些困难?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引导:从根据地的面积、人口、物资、士气等方面归纳。问:该如何应对?请同学们从学生从军事、经济、思想讨论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分析,发言)
教师归纳、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归纳:针对日军的“扫荡”,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英勇的反“扫荡”斗争。同学们思考:在敌强我弱情况下,根据地军民都采取了哪些作战方针和战略战术?(启发学生回忆平时观看的电影《地道战》和《地雷战》和电视节目有关内容),在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中,民兵采用地道战、地雷战的独特的战斗办法,人民群众部分男女老少,一起上阵杀敌。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学生阅读教材、相互讨论、发表意见)
教师提问:共产党为克服根据地困难,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引导学生回忆群众喜爱的歌曲《南泥湾》、秧歌剧《兄妹开荒》
(学生结合教材归纳概括)
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思想方面,共产党在1942开展整风运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小字内容,了解整风运动的原因、目的、方法、性质和意义。复习1931年后王明“左”倾对党的危害)
(学生按教师要求学习、思考分析)
教师归纳:遵义会议以来,党内虽然批判了历次“左”的和右的错误,但是对这些错误,特别是对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还没有从思想上加以彻底清算。党内在指导思想上仍然存在一些分歧。整风运动的目的是在党内彻底肃清“左”右倾错误,实现党内在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方针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性质是一次全党范围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通过整风运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通过共产党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和军事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抗日根据地度过难关,得到巩固,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为争取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
3.归纳总结的过程
通过学生回答教材上的两个问题进行总结:请你试一试:从战役规模、战役目标和战绩三方面来综合评价百团大战?想一想:为了克服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困难,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各起了什么作用?
4.课后学生活动提示
比较日本侵略者侵华方针改变后国共两党抗战态度,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写一篇心得体会。
-
【第一单元列方程简单解决实际问题三】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 .掌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 2.认识到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认识到...
-
[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详细阅读
第2课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抗美援朝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2 了解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二、能力目标1 通过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 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的讲述,培养学生口头...
-
波斯语课 苏联|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详细阅读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1、背景: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其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2、内容:1)经济方面:工业,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农业:p612)政治方面:a、批判个人崇拜b、平反冤假错案c、允许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黑面的文学作品公开3 结果:改革失败,19...
-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教案详细阅读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要求:依据课标准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看清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揭露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案详细阅读
一、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a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 实行改革开放 d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 新中国的建立 b 三大...
-
【初二上册历史绩优学案】初二历史上册复习学案(第五单元)详细阅读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十八、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一)、重庆谈判:1。背景:(1)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2)美国扶蒋反共(3)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2.经过:(1)时间:1945年8月; 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等。 (2)目的:蒋:欺骗舆论,赢取准备内战的时间。...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_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详细阅读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学习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2、 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重难点】英法联...
-
内战烽火剧本_第18课内战烽火详细阅读
第17课 内战烽火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和内战初期战局的演变掌 握美蒋勾结、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识别插图处理信息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有关资料,认识美蒋勾结的实质、中共的正确对策,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两手准备...
-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把我们的血肉筑我们新的长城详细阅读
第19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说出驻卢沟桥守军英勇抗战的故事,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过程与方法 搜集有关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侵华日军暴行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学习收集历史...
-
[第12课星星之火]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详细阅读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掌 握“反抗→受挫→开辟新路→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中体会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特点,理解以退为进策略的正确性,认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精神的宝贵价值论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