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抗战读后感|神圣抗战的开始 教学建议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地位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的重点课文,是前面学习的“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西安事变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发展的结果。从这节课开始至第12课,学生将学习中国抗日战争史。因此,本课在整册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抗日战争历时八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神圣抗战开始,以卢沟桥事变为标志,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二是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改变侵华方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三是到1944年初,敌后抗日根据地局部反攻,抗日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直到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结束。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抗战初期,中国战场上,形成了以国民党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上,国民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抵抗,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战役,但由于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的路线,导致丢城失地,大面积国土沦丧。
教学思路
通过图片或影视资料,介绍并引导学生认识卢沟桥事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卢沟桥事变激化了中日民族矛盾,同时也触犯了英美及蒋介石集团的利益,在中国共产党的的努力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结合影视资料《台儿庄战役》,通过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四次战役情况的描述,认识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积极抗战的一面;引导学生分析正面战场抗战结果,正确评价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功与过。
重点分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是初步形成,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二是正式建立,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愿意抗战。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九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三是作用,它的建立,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全国人民抗日怒潮推动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英美及蒋介石集团利益受到威胁的结果。它的建立,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提供了根本保证。
卢沟桥事变。为什么确定它为重点?这是由它在抗日战争过程中的重要性决定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难点分析
难点是对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初期功与过的评价。因为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考虑,学生很难一分为二地看得国民政府抗战初期两个方面的表现。
重点突破方案
引用史料,说明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结合影视资料理解卢沟桥事变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引导学生回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作的努力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引导学生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原因,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作用。
难点突破方案
出示《抗战初期形势图》,了解抗战初期日军全面侵华的意图。讲述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四次大规模的战役,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取得了很大成就,放映影片《台儿庄战役》片断(展示爱国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杀敌的壮烈场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正面战场的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在进一步分析它为什么推行一条片面抗战路线?评价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功与过?教师归纳:一方面,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了四次大会战,粉碎了日军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特别是取得了台儿庄大捷这样的重大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由于国民党政府害怕人民觉醒后,不但会赶跑日本帝国主义,而且还会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因此他推行了一条片面抗战路线,即不发动人民,只依靠政府和军队作战,所以导致丧师失地,丢掉了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
课堂导入
一:出示图片《中国守军在卢沟桥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学生读图,教师提问:图中的桥指的是哪座桥?桥上的人正在做什么?通过学生回答,介绍1937年在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引入本课。
二:以电影《七七事变》的片断导入 本课: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相关教案
-
【第一单元列方程简单解决实际问题三】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 .掌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 2.认识到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认识到...
-
[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详细阅读
第2课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抗美援朝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2 了解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二、能力目标1 通过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 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的讲述,培养学生口头...
-
波斯语课 苏联|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详细阅读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1、背景: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其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2、内容:1)经济方面:工业,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农业:p612)政治方面:a、批判个人崇拜b、平反冤假错案c、允许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黑面的文学作品公开3 结果:改革失败,19...
-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教案详细阅读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要求:依据课标准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看清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揭露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案详细阅读
一、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a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 实行改革开放 d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 新中国的建立 b 三大...
-
【初二上册历史绩优学案】初二历史上册复习学案(第五单元)详细阅读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十八、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一)、重庆谈判:1。背景:(1)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2)美国扶蒋反共(3)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2.经过:(1)时间:1945年8月; 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等。 (2)目的:蒋:欺骗舆论,赢取准备内战的时间。...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_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详细阅读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学习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2、 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重难点】英法联...
-
内战烽火剧本_第18课内战烽火详细阅读
第17课 内战烽火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和内战初期战局的演变掌 握美蒋勾结、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识别插图处理信息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有关资料,认识美蒋勾结的实质、中共的正确对策,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两手准备...
-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把我们的血肉筑我们新的长城详细阅读
第19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说出驻卢沟桥守军英勇抗战的故事,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过程与方法 搜集有关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侵华日军暴行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学习收集历史...
-
[第12课星星之火]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详细阅读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掌 握“反抗→受挫→开辟新路→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中体会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特点,理解以退为进策略的正确性,认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精神的宝贵价值论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