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课】第24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八年级历史教案 2012-10-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24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学习目标:
了解和掌握: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请同学们通过社会调查(可回家后询问父母长辈)、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社会生活的诸多变化,深入思考变化的根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家要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后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实行就业制度的改革,能者上岗,打破“铁饭碗”,并不是就业制度的倒退,而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才竞争的需要。
重点: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难点:对改革开放后的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理解
学习要求:(1)按要求完成有关的社会调查,高质量的完成预习作业。(2)认真阅读课文、插图,总体 把握课本知识框架。课前预习:请同学们围绕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并做出相应读书标记。
预习检测:(重要知识点,请在课本上  做出标注,小组内进行默写训练)
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_  ___社会。
2、改革开放以前,由于____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____,且数量有限,色彩单调。
3、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____,而且还要____。
4、由于人们____的好转以及____的延长,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5、富裕农村的住宅小区出现于:  a、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   c、人们公社化运  动以后    d、改革开放以后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的原因是:   ①经济条件好转    ②假期的延长  ③交通条件的改善   ④人们普遍拥有  私家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a、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b、与大多数城镇居民密切相关的医疗制度改革   c、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问题   d、“铁饭碗”逐渐被打破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5分钟)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结合《同步训练》、《历史地图册》内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可与其他同学商讨:(重要知识点请做好读书标注)
1、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有哪些不同?(就你调查的有关情况与同组同学交流)。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表现有哪些?
3、你认为过去的“公费医疗”有哪些弊端?我国目前建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怎样的?
(二)合作交流:(5分钟)请同学  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并请列出本节课的知识  结构:
(三)思维展示与比拼:(15分钟)比一比:看谁掌握的知识最  多?赛一赛:哪个小组集体智慧最高?
(四)问题探究:讨论:“铁饭碗”要不要被打破?123
(五)训练达标:(10分钟)
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的生活方式变革,观念进步   b、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c、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d、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
2、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是?
a、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b、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c、国有企业的“  铁饭碗”             d、医疗保险制度
3、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具体表现在: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是生活保障得到加强    ②再就业工作普遍得到加强   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   ④医疗保险制度  改革也迈出了步伐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的衣柜中不会出现的是: 
a、蓝布褂    b、黄军装     c、牛仔裤    d、连衣裙
5、对改革开放前人们在服装方面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而且数量有限      b、发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c、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兰色解放装  d、时装表演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6、1972年,有一位外国人来到中国,那么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a、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b、人们用来招待他的主食是玉米饭  
c、大街上人们的服装只有灰色和兰色两种  d、人们大多住在简陋狭窄的房子里
7、我国正在实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后,职工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者是:
 a、社会统筹  b、职工单位  c、个人  d、以上三方各承担一部分
8、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其中对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d、联产承包责任制
9、绿色食品这一概念,其内涵主  要是:
a、营养均衡  b、粗细搭配  c、科学卫生   d、吃饱吃好
10、你认为改革开放前,粮票的流通是由于:
a、  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产物    b、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  
c、商品经济的产物             d、经济发展水平敌,商品供应匮乏
11、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60年代,城镇居民定量每人21斤,有人饿车了浮肿病。今天的人感到奇怪:“我们今天每月吃了21斤呀,为什么你们会饿出浮肿病呢?”因为今天中国人的物质水平发生了变化,“吃饭”这个词汇,包含着越来越多的“吃菜”的意思,而60年代,每月仅有3两左右的油和肉。在当时,一些机关工作者,常成群接队到山区和郊外挖野生植物的块茎,把它们磨成粉末,来弥补粮食定量的不足。123
材料二:近几年,吃野菜成了一种时髦。过去许多不登大雅之堂的野菜,渐为人们青睐,上了菜桌。很多天然草地上的野菜,都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高维生素含量的野生植物,这些植物不仅风味独特,  而  且常有药用功效,食疗兼宜,这几年不断被开发利用,而且具有很广阔的前景。
(1)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吃野菜”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60年代,城镇居民定量每人21斤,有人饿出  了浮肿病。”这是真的吗?
(3)为什么“我们今天每月还吃不了21斤,而当时还会饿出浮肿病来呢?”
12、问答题:改革开放后,“铁饭碗”逐渐被打破,人们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这反映了社会发展怎样的趋势?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做?
13、问答题:结合课本前言材料,请问从“旧四大件”到“新四大件”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对于“四大件”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概括迅速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生活了,你有何感受?
(六)知识回顾与反馈。(5分钟)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lishijiaoan/113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