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课标八年级下册英语答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八年级历史教案 2012-10-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和澳门回归。

2.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香港、澳门的回归,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香港、澳门的回归,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筑就的爱国情感;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香港和澳门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也必将开创祖国内地和香港及澳门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未来。

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纵向联系法、讨论探究法、情境再现法。

学法指导

1.通过多种途径查询相关资料、图片。

2.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演示香港被殖民者侵占的过程,并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地图,形成形象的历史概念,识记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讨论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养成自己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的能力。

4.通过再现中英谈判、香港澳门回归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多媒体片断:“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教师:这首歌曲与什么事件有关?

学生:澳门回归。

教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二、合作探究

历史

教师出示:香港、澳门区域图

教师 :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学生:由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和“新界”三个部分组成。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想一想香港问题的由来?

学生: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教师出示右图)

学生: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学生:1856年-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学生:1898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地区99年,从而实现了对整个香港地区的占领。

教师:下面哪位学生能够演示一下香港的组成部分及不同时期强占的地方?

学生:利用多媒体演示。

教师:澳门历来是中国领土。1535年,葡萄牙人贿赂广东地方官吏,取得在澳门码头停靠船舶和进行贸易的权利。1553年,葡人以曝晒水浸货物为由上岸居住,并于1557年起在澳门定居。鸦片战争后,葡于1851年和1864年先后侵占凼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葡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北京条约》,其中塞进了葡“永驻管理澳门”的条款。

教师:19xx年,中国发生辛亥革命后的历届中国政府都没有承认过这些不平等条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和平解决。

构想

教师: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谁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23

学生: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教师: “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教师:它的提出有何伟大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它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随后有关双方进行了多轮艰辛谈判。

谈判

时间:1982年9月24日

地点:人民大会堂福建厅

中心:中英双方关于香港问题

代表:邓小平、撒切尔夫人

内容:

学生(邓小平):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学生(撒切尔夫人):根据国际公例,1997年中国收回的是“新界”。

学生(邓小平):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是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学生(撒切尔夫人):如果这样,将会导致香港的崩溃。

学生(邓小平):所以,现在,当然不是今天,但也不迟于一、二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中国希望和平收回香港,谈判收回。如果谈不成,中国也要收回。

学生(撒切尔夫人):我们可以让出主权,但未来香港应为“完全自治”和“最大限度的自治”,英国人员可以在未来特区政府中“担任文职中最高职位”等等。

学生(邓小平):你们所谓的“完全自治”,实质上就是把香港变成“第二个新加坡”,或搞“国际共管”。 我们理解港人希望生活方式不变,而且,这种不变,还要有保证。我们多次讲过,我国政府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基本法律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除了派军队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部,这也是不会改变的。

学生(撒切尔夫人):香港自治后,中国军队不应进驻香港,此时谈论中国在港驻军问题为时尚早。

学生(邓小平):为什么英国可以在香港驻军,香港回归后中国反而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驻军?驻军是主权的象征!如果这点权力都没有,还讲什么恢复行使主权?我们完全可以跟你们谈判,前提是香港1997年一定回归。

教师小结:小平同志的这番话高屋建瓴,掷地有声,句句有千钧之重,充分体现了站立起来的十亿中国人民涤雪国耻收复失地的志气与决心。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1983年,撒切尔夫人致函我国领导人,表示:只要英国政府和中国政府之间能够就香港的行政管理安排达成协议……我就准备向议会建议,使整个香港的主权回归中国。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靠政策的正确,二靠祖国实力的强大。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23

回归

教师出示:中英香港、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图

(旁白一):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xx在这里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旁白二):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乐曲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庄严升起。从此,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报,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又迈出重要的一步。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xx宣告: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从这一刻起,澳门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从这一刻起,中葡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的友好合作也将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

23时42分,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开始。23时55分,降旗、升旗仪式开始,中葡双方护旗手入场。23时58分,在葡萄牙国歌声中,葡萄牙国旗和澳门市政厅旗开始缓缓降下。

零时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奏响雄壮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46秒后,两面旗帜同时升到旗杆顶端,猎猎飘扬。至此,中葡两国政府完成了澳门政权的交接仪式。

三、实践创新

感想

教师:下面是关于喜庆香港、澳门回归的组图,请你根据图中的内容,结合学过的知识,写一篇关于香港或澳门回归祖国的感想。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lishijiaoan/107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