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思维导图|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八年级历史教案 2012-09-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课标要求】
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问题。内容以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的提出、港澳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等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表明了在处理民族问题和祖国统一问题的基本立场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强决心。
【知识结构】
【真题解析】
1、【XX湖北宜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
【解析】本题以《乡愁》诗中“母子分离”的语句,描述海峡两岸的离别之痛,主要考查的是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方案—“一国两制”。本题答案为a。
2、【XX年益阳市 】
材料一:1982年9月,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态度强硬:中英谈判只有在承认“三项条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下去。邓小平在会见这位以强硬著称的“铁娘子”时,针锋相对地提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到时英国必须下旗归去。
材料二:香港地区示意图
请回答:
(1)代表香港岛的是图中字母____,代表新界的是图中字母___ 。
(2)与香港问题相关的“三个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3)到今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已有_____周年。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与读图、识图能力。在香港被英国侵占的
过程中,最先侵占的是香港岛、然后是九龙司地方一区,最后是“新界”。香港岛、九龙、“新界”的地理位置是读图识图的重点。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新界”分别是在1840年《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1898年被割占(强租)的,通过再现历史史实,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正式收回香港主权,到XX年,已经8周年了。
参考答案:(1)代表香港岛的是图中字母b,代表新界的是图中字母a。(2)与香港问题相关的“三个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的是《南京条约》。(3)到今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已有8周年。
【知识运用】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靠、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1234
④在1954年制定宪法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a.区域内的人口和面积     b.当地民族当家作主
c.走社会主义道路      d.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
3. 下图是二幅反映我国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学习的画面(图片说明:XX年6月17日,湖北工业大学为8名来自西藏山南地区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颁发了学士学位),它主要表现了
                 
a.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关注       b.各地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援助
c.全国各地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       d.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援助
4.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主要说明
a.英国的霸权地位已经丧失
b.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
c.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不妥协立场
d.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后,我国分别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这个“特别”的意思是
a.政治上不直属中央政府管辖     
b.与原宗主国(即英国、葡萄牙)还有政治经济联系
c.原有的经济地位不变
d.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6. 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b.中国成功的外交努力
c.改革开放带来综合国力的提高            d.殖民主义衰落下去了
7.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党和政府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一中一台,两岸分治”
c.“不统不独,维护现状”                d.“一国两府,对等竞争”
8.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之所以迅速发展,最根本的一点是
a.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1234
c.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                    d.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共同促进
9. 台湾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回归祖国,与香港最大的不同是
a.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                    b.台湾有独立的立法、司法和终审权
c.台湾以地区的名义在国际上从事外交活动  d.台湾有自己的军队,大陆不派军驻台
10.过去,海峡两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如今是“轻轻一拨号,频频传佳音”。这说明两岸
a.已实现了通邮       b.已实现了直航
c.已开通了电话等通信业务    d.相互探亲访友,热闹异常
二、材料解析
11.阅读下列材料
孔繁森是山东援藏干部,1979年、1988年两次援藏。在他第二次进藏工作时,他上有九旬老母,下有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妻子体弱多病,为了西藏的发展,他义无反顾。他在任阿里地委书记期间,踏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访贫问苦,调查研究。正当他根据阿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设计阿里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美好蓝图时,却于1994年不幸因公殉职,时年50岁。当地群众为他撰写的挽联称: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请回答:
通过孔繁森的事迹,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怎样的民族政策? 我们应该学习孔繁森哪些优秀品质? 

1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再次郑重呼吁:作为第一步,海峡两岸可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     
                                              ——xxxx大报告
材料二:行政院长萧万长今天在立法院表示,以第二次汪辜会谈为起点,只要有助于两岸和平发展及国家民主统一的议题,都可以开展沟通对话,期能双方合力耕耘,使两岸关系拨云见日,迎接春暖花开时节。      
——中央台北(1998年)2月10日电
请回答:
(1)举出一个“‘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的例子。

(2)“两岸关系拨云见日,迎接春暖花开时节。”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三、历史探究
    13. 藏族著名歌手才旦卓玛首唱的《翻身农奴把歌唱》(纪录片《今日西藏》主题歌)里有这样的歌词:“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这首歌反映了什么重要历史事件? 其主题是什么?  

14.读下图,回答问题。
 1234
             图1                                         图2
(1)图1、2反映的是哪一地区的百年沧桑巨变? 

(2)导致图1、2这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3)对该地区的百年沧桑巨变,你有何感想?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5:cdcdd                 6—10:caadc
二、材料解析
11.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我们应该学习孔繁森为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献身精神以及他忘我工作的公仆品质。(相近的表达亦可)
12. (1)“汪辜会谈”。
(2)两岸加强交流、勾通,摈弃前嫌,消除隔阂,可以相信,在统一的道路上越走越近。)
三、历史探究
13.事件: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主题:歌颂了西藏的民主改革,表达了西藏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喜悦之情。(近似的表达亦可)
(1)香港地区。
(2)图1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落后;
图2根本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3)感想正确、恰当、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lishijiaoan/101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