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案]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八年级历史教案 2012-09-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
2.掌握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条件。  3.掌握昭君出塞的背景和意义。
4.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匈奴族在中间起到的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西汉汉武帝前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其原因,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古诗词的运用,培养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寻找历史、感知历史的能力。
德育目标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然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并不平衡,但中华文明具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但统一、和睦、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西汉封建经济繁荣,国家统一强盛,与各族人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教学重点   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3.昭君出塞。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民族关系。
教学方法
1.诗词导入法。关于描写王昭君出塞的古诗词很多,可以用诗词导入,增强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讲解法。对于匈奴生活的习性,匈奴族的演变这些学生不太熟悉的内容,要以教师讲述为主。
3.分析法。对于匈奴与汉的和战,如何给予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怎么样正确看待,都可用此法。
4.比较分析法。对于汉初和汉中期对待匈奴的不同政策,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
5.讲述法。对于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过程,教师可用讲述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时间: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________________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1.条件:______________
2.时间:_____________   战役: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
三、昭君出塞
1、呼韩邪单于归汉:时间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
2、昭君出塞: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1、与当时匈奴强盛相比,西汉初年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什么是和亲政策?西汉对匈奴为什么要采取和亲政策?
2、为什么汉武帝时期开始大规模反击匈奴?主要战役?结果如何?
3、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
4、回顾前两课内容,结合本课,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精讲点拨:1、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匈奴南下掠夺,是掠夺战争。虽然没有侵略与被侵略的性质,但是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因为它给汉匈人民带来了灾难。在和平时期,各族人民之间的杂居相处,友好往来,还有和亲、边境贸易等。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是历史的主流。
2、匈奴是我国北方蒙古草原的古老少数民族,战国时建立奴隶制政权,活跃于秦汉时期的历史舞台。匈奴的兴起对我国北方草原的统一和经济开发作出了贡献。祖国的历史是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都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12
3、汉武帝时经济的繁荣和国力强盛为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准备了条件。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中原农业文明的发展。
4、卫青、霍去病为击败匈奴,建立了赫赫功勋,他们这种以民族利益为重,而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5、汉初的和亲政策是被动的,是屈辱的,是用所谓“和亲”来换取边境一时的安定,其原因是汉初国力太弱。而昭君出塞是西汉国家强盛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再是被动的屈辱的求和,而是平等的结合,它带来的不再是短暂的边境安宁,而是民族融合的长久的和平。
达标检测:
一、选一选
1.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 )
  a.可汗  b.单于  c.赞普  d.大王
2.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 )
 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制瓷业发达 d.逐渐有了农耕
3.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之所以具有正义性,是因为(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  d.打击了外族入侵
4.使匈奴不再能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 )
  a.白登之国    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蒙恬出击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5.下列是两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属于西汉时期的有( )
  ①卫青②霍去病③窦宪④窦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的匈奴关系( )
  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b.汉朝宫女王昭君出塞
  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a  6.b
拓展提升:
1、  “昭君出塞”为什么得到人民肯定和赞扬?假如你是当时的昭君,你能自愿远嫁他乡吗?
2、对于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有人说是失败之举,因为它耗尽了西汉的财富,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也有人认为是英明之举,因为它巩固了西汉的疆域。你的看法是什麽?
3、秦汉时期为发展民族关系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有哪些?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本课,重要让学生理解少数民族在开发边疆做出的贡献。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lishijiaoan/100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