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建设道路】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八年级历史教案 2012-09-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教师寄语】
发展生产力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及意义。
2、把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及危害,分析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   
3、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历经曲折,但主流是前进的。
【重点难点】
重点: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 “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其历史作用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

二、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中共八大          
时间:_____________年。指出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____,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______________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总路线           
时间:______________年。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反映了广大群众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__________。
3、严重失误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运动(在工农业上的表现:大幅度提高计划指标,大炼钢铁)    标志:高指标、瞎指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后果:1958年到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1961年,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4、建设成就的模范人物
建设成就:______________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和石油的全部自给。
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_、两弹元勋        、县委书记________、雷锋。
三、合作探究
根据第25页“动脑筋”回答:当时的报纸上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对不对?他们说得对吗?

四、课堂小结(构建知识网络)
 
五、达标训练:
1、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叙写着美丽的篇章。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成为当时全国人民的楷模的有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234
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   )
a.三大改造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大跃进时期     d.十年文革时期
3、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    )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4、四川地区曾流行这样一首歌谣:“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大跃进”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5、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初森里覆盖率仅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b.大规模的商业性采伐     
c.无计划的盲目垦荒             d.“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哪一事件后?(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7、(XX•广东东莞)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从中可以读出的历史信息有(      )
①创作的时间是1958年——1960年间
②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234
8、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探究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中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15日,20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的哪一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怎样的改造方式?

(2)材料一中反映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得如何?如何评价?

(3)材料二中图片反映的情况出现于什么时期?它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现现象?

 (4)当时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图片反映的这种现象?它导致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六、课外拓展:上网查找这一时期先进人物的相关资料,并和你的同学交流

七、中考链接
1、(XX•河北)右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实现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XX•湖南岳阳)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基本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XX•江苏徐州)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上海市东亚面粉厂的孙老板亲率员工敲锣打鼓地向上海市领导报喜:东亚面粉厂接受公私合营。据此推测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4、(XX•江苏泰州)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XX•浙江温州)有人根据右图编了一首顺口溜:“一棵玉米冲九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得月亮直弯腰。”这首顺口溜反映的现象出现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6、(XX•山东威海)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的原因是(      )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1234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八、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九、教后反思:

第6课答案
当堂达标答案:
1.d  2.c  3.a  4.a  5.d  6.a  7.d
8.(1)资本主义工商业  全行业公私合营
(2)1956年元旦北京工商业者提出申请,1月15日北京各行业就实现了公私合营,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完成了公私合营。  由此可见,这一工作进行得过粗、过快、过急。
(3)大跃进时期  瞎指挥、浮夸风、高指标
(4)由于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和对国情认识不清,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导致了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
链接中考答案:
1.d  2.d  3.a  4.c  5.c  6.b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lishijiaoan/100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