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个性原则|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张扬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一、有个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1.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有个性。这是个根本,起着决定性作用。语文教师要时刻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常常想着创新;要敢于否定,敢于挑战书本、挑战共识、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见解。
2.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个性。语文教师的语言应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要么自然亲切,启人思维;要么词藻丰富,富于感情;要么自然流畅,幽默生动;要么妙语连珠,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借助特有的个性语言去吸引、打动、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有个性。教学如同写作,方式、方法没有不变的,应该因时、因地、因文、因人而异,要别具一格,丰富多彩。一味跟潮流、随大流的作法是不足取的。只知道生搬硬套、亦步亦趋,只追求所谓“共性教育”的教学是没有活力,缺乏顽强生命力的。语文教师的教学应在灵活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长于诵读的,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内容,以情动人;善于表演的,可以形神兼备地演示课文内容,以情节感人;善于丹青的,可以绘制课文内容,以图形喻人;有一副好歌喉的,尽可以放歌一曲,让婉转悠扬或慷慨激昂的歌声打动学生的心。
4.教学的组织、实施要有个性。一堂课的思路、结构、过程等的设计和运作,只能根据活生生的文章、活生生的课堂来安排,对几“环节”几“步骤”等条条框框,如不假思索地“拿来”,其结果必然是钳制了自己的思想,套住了学生的手脚。那么,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也就不足为怪了。
教师的教学和演员的演戏有相似之处,每个演员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演绎剧中的人物。只要遵循教学规律,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教会学生运用语文的同时,使他们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至于其他方面能进入角色就行了。
二、教学中,教师在张扬个性的同时,要善于发现选文及选文作者的个性,并指导和帮助学生去品味和感悟
古往今来,有个性的作家,用有个性的语言记载了有个性的文化,记载了有个性的历史,记载了中华民族对世界的有个性的认识和创造,也记载了作家自己对时代、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兴衰荣辱,他们创造了璀璨夺目极具个性的作品。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屈原的个性;“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的个性;奇妙的构思,独到的观察是欧·亨利的个性。此外,还有: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苏轼的豪放,柳永的凄婉……一位位作家,一篇篇文章,一条条个性的走廊,一朵朵个性的浪花。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老师学生只管去听、去想、去看、去说,去走进个性的天地。
三、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和精髓所在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塑造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学生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能思维的活生生的人。语文教学要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地去求真、去扬善、去审美、去探索、去创造,并且能用理性的眼光去看他人、看社会、看人生,进而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他人,影响社会,发展这种美好的理性和感情,达到改造人、改造社会,也改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教师要激励、保护学生的个性,要诱导和启发学生表现个性。先设法让学生产生表现的欲望和勇气,敢想,才敢说,才敢做;然后再千方百计让学生想别人没想的,说别人没说的,做别人没做的;最后,只要学生表达的是自己的想法都应给以鼓励和肯定,哪怕有些想法看上去是离谱的。
语文课堂应是个性张扬的摇篮,是创新的基地。教师、教科书、学生要三位一体,多向交流,要主动、互动,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人地位。惟此,不远的将来才有可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相关教案
-
语文教学的个性原则|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张扬详细阅读
一、有个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1.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有个性。这是个根本,起着决定性作用。语文教师要时刻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常常想着创新;要敢于否定,敢于挑战书本、挑战共识、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见解。2.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个性。语文教师的语言应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要么自然亲切,启人思维...
-
在机关实用文体的写作过程中|写作的一般过程和文体写作的一般规律详细阅读
.审题.立 意 .构 思 .选 材 .组织材料.开头与结尾.记叙文写作 .说明文写作.应用文(1) 内容要有重点,感情要真挚。.读后感...
-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是】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学科特点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统一详细阅读
■陈钟梁□方有林□方:陈老师,2001年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改以前长期使用的语文教学大纲的名称,对这种变化的历史轨迹及其必然性如何认识?■陈: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可以追溯到1995年人教社在武夷山召开的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这次会议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思想,比如说对语文学科的定...
-
【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详细阅读
设置问题和进行提问,是语文教师公认的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 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但也正是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大量的“问”。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 平淡无味,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在课堂上、在教学中被提问肢解着,提问与答问代...
- 详细阅读
-
【初中文言文利用对举方法识记字词】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详细阅读
(一)《论语十则》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知识并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件愉快的事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领悟出新的知识,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
[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有]构建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评价体系详细阅读
要:唯物辩证法认为,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运动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在经济领域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促进了经济活动的顺利发展和不断地延续,可见在物质领域中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适合的;同样的道理,作为人类精神领域一员的语文评价体系,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可行的,它也必将促进教学活动的进展顺利。《基...
-
【语文阅读方法指导】语文“阅读指导与研究性学习”初探详细阅读
三明四中:陈珉随着课改实验的广泛开展和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百花园中,新教法的科研之花争奇斗艳,五彩缤纷。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教学内...
-
[文学研究一般研究什么]什么要研究,如何研究详细阅读
中国的饺子文化”“老鼠有决策能力吗?”“蓝鲸生态研究”……这一类的论文题目,请别误以为是一些专家学者们的研究专题,而只是美国小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或许,你会觉得让孩子们研究这些问题太离谱,但是,当孩子们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的方向……这其中的收获远比仅仅知道教科书上已经阐...
-
[如何引导学生诚信考试]考试,引导学生可持续发展语文素养详细阅读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命题思路福建省晋江市永和中学鲍国富 课程改革有一年多了,从一年前的课改试卷命题时的迷茫,到一年多来不断的学习、反思,我坚定了一年前参加“晋江市课改优秀试卷”命题时的思路。现在到了八年级,如何在七年级课改试卷的命题思路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呢?这是我参加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