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一般研究什么]什么要研究,如何研究

杂文收录 2025-09-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中国的饺子文化”

“老鼠有决策能力吗?”

“蓝鲸生态研究”

……

这一类的论文题目,请别误以为是一些专家学者们的研究专题,而只是美国小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或许,你会觉得让孩子们研究这些问题太离谱,但是,当孩子们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的方向……这其中的收获远比仅仅知道教科书上已经阐明了的现存知识要有价值的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久前给人类的教育活动重新下了定义。教育的意义正在由原来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传授知识的工种改变为能够导致创新学习的交流活动。现代教育的内涵正从“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

或许也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第三次浪潮》的作者,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断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去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

新颁布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在论述到今天的中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时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完整的学习过程应是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 中,要使学生学会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主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为我们高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真正地实现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包括我省在内的全国许多省市从今年秋季率先在高一年级正式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另外,据教育部的长远规划,在未来几年中“综合实践”将推广至我国大中小学各个年级,从而成为每一个在校接受教育的学生的必修课程。新一轮高中课程计划中,这一课程占有了很大的比重,而且是区别于旧的课程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质性标志。这一课程下的主要学习模式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以科学研究为基本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一种课程。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的确,敢于怀疑和大胆想像是很重要的。从观念上讲,今天的高中生不能仍然停留在接受式学习的层次,满足于教师的经验、教材的结论和大量的习题,应当发挥自身充分的想像力和培养自己敢于怀疑的精神。对课程的学习和掌握不再局限于教师和教材的高度,而是重过程甚于结论,更重要的是尝试着自己得出结论,学会评价。

从科学研究的意义上讲,通常,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地圆学说的提出是哥伦布航行美洲的认识依据,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是电力广泛运用的理论基础。因此,认真选题并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初步论证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起始。科学家们都认为,提出问题是学得真知的关键一步,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假如提不出问题,那么就很难想像他真正地学到了什么。通常,我们通过校内外的学习经历都会学得许许多多的知识,但这么多的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首先有一个内化即系统化的过程,更为关键的是,储存于头脑中的知识应当实现向能力转化。我们拥有知识的量的多少只是衡量一个人能力水平的一个次要方面,况且,今天的社会已经是一个信息时代,知识不在多少,而在于能否在学习者内化的过程中产生能力,因此,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但对于现代人,可以进而说,能够培养能力的知识才是真正伟大的力量。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知识结论或评价的形成过程比掌握结论本身更有意义。如果在对结论或评价形成过程中的研究掌握过程中有自己的创新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即是研究小型的课题,课题是对问题的解决的策划。选题以同学的自主性为基本原则。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来说,选题是至关重要的,同学应当在老师的指导下,参阅国内外中学生课题研究成功的范例,并在同学间进行广泛的讨论,选题的过程是开放式的,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如《玩具枪械行业安全标准制定的研究》、《李白饮酒习惯对诗歌创作和人生道路的影响的研究》等。选题时,不必受学科分类的限制,可以是需要综合运用几个学科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如《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的成因及影响的研究》,研究者须涉及天文、物理、化学、地理、环保等学科领域;可以是理论的逻辑性很强,需要严密的推断才能阐明的问题,也可以是通过调查、统计、实验、理论分析综合研究得出结论的课题,可以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也可以是通过科学实验才能解决的问题,如《××湖水污染的形成、对城市的影响程度及治理对策的研究》。关键是自己选定的课题一定要有新意,包括新的研究角度、观点和研究方法等等。

初步确立了选题后,还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以证明所选课题是否有成功研究的可能。这包括对主客观条件的审查和判定,人员的组成和基本素质爱好、实验和调查的条件及可操作性、资料收集和程度、指导教师的选聘等等。

课题研究正式开始前,还有下面一些具体的工作要做。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组织课题组,课题组人数一般以3至6人为宜,自由组合时应当考虑到同学间彼此特长和爱好的互补性,如同学中有善于写作的,有善于捣鼓小实验的,有知识较广博的,有对事物特别好奇的等等,应将多种爱好和特长的同学组织在一起。小组中选定组织能力相对较强的一名同学为组长,负责课题工作的分工和协调,写作能力较强的一名同学做课题的记录和各类报告。二是要针对课题的学科知识与经验需求选聘相关的指导教师,可以选聘相关科任老师,可以选聘校外的某领域专家学者,或某领域经验人士,也可以选聘恰好在课题的某个环节可提供指导的家长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以选多名。要注意,指导教师只是在课题研究中提供一些指导、帮助和支持,千万不能将课题的任何一个环节请指导教师代劳,具体的研究工作应当是课题组同学来进行和完成。三是在全组成员广泛讨论和征求指导教师的建议基础上,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包括课题的正式名称、课题组成员及分工、当前本课题的动态、可行性分析与假设、具体的实施步骤、必要经费的预算、参考资料与文献的来源、实验与调查等的筹划。然后是由一人执笔形成开题报告,对全班或学校的专门机构报告,小组其它成员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对指导教师的提问,并听取教师和同学的建议,如果发现报告中有重大或致命的缺陷,小组就必须重新讨论,修改报告。

研究方案通过后,小组成员就可以分头行动了,并根据需要相互配合和协作,同时接受指导教师的监控指导。这一工作的全程应当是完全和充分地体现同学的自主性和科学性。

最后,在课题研究完成后,课题组应当写出课题研究报告作为成果的主要形式,报告中应当完整描述课题研究的思路、信息与论据的来源及可信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最后成果的内容。同时,应当积极准备由指导教师和专门机构组织进行的答辩。答辩内容由陈述、展示、提问、回答和自我评价等方面组成。一次课题的答辩会应当就是一个小型的学术讨论会。大家畅所欲言,共同讨论课题研究成果的价值、方法的可取性及科学性、尚待改进的问题,最后在今后的努力方向上达成共识。对于较优秀的课题成果,可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参加评奖、提供有关方面参考,或提供公开发表。

研究性学习,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革命”。研究之中,同学们会分享到探索的艰难和成功的喜悦。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2156.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