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_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十种意识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意识诱发行动。科学的意识诱发正确的行动。面对网络化的教学环境,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十种意识。
一、 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有优良的传统,也脱不开因袭的重负。在认真清理遗传的同时,创新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可以这么说:没有创新,就没有语文的立锥之地。
创新的领域极为广阔,从现实性讲,亟待通过创新解决的问题有:重读写能力轻口语交际能力,重课堂讲授轻课外自学,重应试训练轻素质培养。
二、 发展意识。
发展才是硬道理。一门学科,若不能有助于学生的发展,那就不该指望学生对它感兴趣。文学是人学,文学也是语文的核心。语文课应该对学生身心的发展与成熟、智慧的发展与成熟有较大的贡献。
而这一切的前提,合逻辑的推论只能是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对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最新进展,对本学科的杰出人物与著名学说,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均应有浓厚的兴趣与专业性的了解。
三、 合作意识。
语文教学要取得成功,首先需要的是学生与语文教师的合作。学生的合作态度,首先来源于他对语文教师人格与学识素养的认同,同时也需要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必要的宣示,需要一些必要的合作技巧,人际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语文教学要取得成功,还需要班主任、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需要领导、同行、家长以及教研人员的合作。
四、 哲学意识。
每一位成功者,必有其广义的哲学背景支撑。语文界的优秀分子如钱梦龙、魏书生、陈钟梁、李镇西,莫不如此。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也始终是哲学意义上的。读一点古典哲学原著,如老庄孔孟;读一点思想史著作,如李泽厚、冯友兰之作,对语文教师大有益处,何况这些著作原本具备极优美的文本。
有了这样的背景,看问题就会高屋建瓴,想问题就能析薪破理,搞教学就能大气磅礴。
五、 开放意识。
语文本是一个开放体系,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语文教师应养浩然之气,具开放意识。心灵要开放,不拘泥于一家一派,不执著于一文一课;课堂要开放,不津津于学识之卖弄,不孜孜于权威之说解;教材要开放,不局限于课本读本,不独霸于教师挑选;作文要开放,不徘徊于命题作文之小径,不逡巡于课堂写作之一途。
开放是“目”,能力养成才是“纲”。凡有利于那里养成之举措,均可施之于语文教学。学学王泽钊,又有何妨。
六、 对话意识。
对话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现代意识。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与文本对话,要珍惜自己接触文本的最初感觉,并使之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摆脱混乱与粗疏状态,上升为一种理性的东西。哪怕它与教参的说法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
以此精神熏陶影响学生,假以时日,学生自会养成与文本对话的意识。自然的推论将是,学生的看法与老师的看法不一致,学生与学生的看法不一致,着就导出了另一层面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诚如是,语文将渐臻佳境矣。
七、 训练意识。
对母语的理解与运用,无疑是技能能力而不仅是知识。能力欲提高,非扎实训练莫办。训练要讲求科学性,训练不等于时间加汗水的蛮干。训练要注重全面性,不能偏废某些方面的语文能力。训练要体现阶段性、层次性,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训练要具有语文性,不能把语文可变成了百科知识课。训练要尽量趣味化,以活动的方式、竞赛的方式、表演的方式出之。
训练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让学生参与训练设计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八、 民主意识。
语文教师要淡化权威意识,强化民主意识。学生信息来源渠道早已多样化,教师若固守权威意识,则极易成为笑料。因此,发扬教学民主,实施管理民主,就成为语文教师必然的选择。教学民主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目标 的确立,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检测的实施等多方面。管理民主体现在:学生干部的产生方式,班级规则的制定方式,班级经费的使用方式,班级纪律的维持方式等多方面。
让学生在民主中学习民主,是培养未来优秀公民的一件大事,信奉大语文理论的语文教师赶快行动起来。
九、 高考意识。
高考在不断进步,高考语文题也在不断进步。应付高考是语文教师最低层次的工作,而研究高考语文题,使其发挥对语文教学有益的导向功能,则是较高层次的工作。所谓高考意识之要义尤在后者。
综观近年高考题,重能力、重运用、重积累、重文学,已对语文教学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尤其是“语言运用”这一块,对改变语文教学空虚无力的状况,确实起到了纠偏作用。但烦琐无用的选择题仍然存在,实已成了试卷中的“鸡肋”,应坚决舍弃!
十、 科研意识。
满足于做一个熟练的教书匠,是十分危险的。语文教师的乐趣,正体现在不断探究上,而要做好这件事,树立科研意识就十分必要。语文教师搞教研,要从实践找课题,从学生处找课题。课题要小要实,切忌贪大求洋。不要急于出成果出论文,要有意识的在教学实践中试验、探索、求证,还要结合一定的理论准备,以求水到渠成之效。
养成研究习惯,树立科研意识,是语文教师常教常新、永葆青春的秘方,是语文教师超越平庸、实现自我的捷径。
- 详细阅读
-
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优势是什么|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详细阅读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邵晓东多媒体能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它用到语文教学过程 中,能改变传统教学单一的方式,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加深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
语文教改设想_语文教改:拒绝“伪新课程”详细阅读
江苏省常州市第十五中学 梁增红(邮编213001邮箱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地的语文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进,专家学者著书评说,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更是把新课标当成新世纪的语文教学的航标。新课程,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从专家所描述的情形看,前景是美好的。无庸置疑,在新...
-
[开学第一课让我来]开学第一课:让我轻轻地告诉你详细阅读
引言:我多次说过,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因为我的课是相当散漫的,而且目前还没有改变这种讲法的欲望,所以紧张的高三的第一节课,我仍然不准备上课,而是跟大家讲一些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都是我从网上听到的。并且我还可能要给你们一些忠告,这些忠告被许多人证明行之有效,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地想一想。如果你有心,请记...
-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案创新详细阅读
以应试为惟一目的的指令性课程范式,严重禁锢了师生双方的教学创造力及其应有的发挥,导致对欲被开发的中国智力资源的深度破坏。正在全国范围推开并深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解构这种全预制、全封闭和全垄断的指令性课程范式,而教案作为指令性课程实施的首道工序,更是以其强烈的预设性、规范性和指示性束缚了师生课堂...
-
[如何说课及说课要点]如何说课1详细阅读
一、说理性 备课,可以从教案看出“怎样教”;上课,可以从课堂教学看出“怎样教”。而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说课区别于备课、上课,形成独有特征的主要方面。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而且特别强调说出...
-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_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十种意识详细阅读
意识诱发行动。科学的意识诱发正确的行动。面对网络化的教学环境,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十种意识。一、 创新意识。语文教学有优良的传统,也脱不开因袭的重负。在认真清理遗传的同时,创新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可以这么说:没有创新,就没有语文的立锥之地。创新的领域极为广阔,从现实性讲,亟待通过创新解决的问题有...
-
【王财贵教授的经典诵读】王财贵教授儿童经典诵读专题讲座详细阅读
今天,我之所以来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一件事: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所谓的老师要有爱心、恒心、耐心,这些三心两意是不需要这么强调的,我们只要了解教育的本质。 本来,一个孩子他就是...
-
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高中生_“研究性学习”在法国详细阅读
法国基础教育和中国极为相似:重哲学、重历史、重基础文化,内容庞杂,学生负担较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育人方式提出了挑战,法国基础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深刻的转型阶段。1990年由现任总理若斯潘领导的教育改革主要在制度层面,1994年开始转向重视中小学学校...
-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和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的误区辨析详细阅读
安徽皖西学院 黄伟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编著的中学语文教科书,首次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单元”,在语文教材改革发展史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 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设置,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