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计算机老师的教学评价_谈计算机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杂文收录 2025-09-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界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轻松愉快地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材,是党的教育方针在新时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我认为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把“教”与“学”融于一体,营造宽松的自主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计算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和打造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重要基础。

以下,是我在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意在起到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和提高。

一、精选教学软件,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 中,精选教学软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精力,独立思考,展示想象力,进而使计算机教学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认识键盘一课,“主键盘区”的教学,仅仅让学生进行键盘练习,就显得十分枯燥,学习很难产生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精心挑选了CAI指法练习和金山打字通等多种软件,用金山打字通中的“吃苹果”、“打地鼠”等游戏,让同学们进行单个字母的练习,接着在“青蛙过河”中练习单词的输入,最后在“警察抓小偷”中进行综合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进行评比,看谁最快最好。这样一来,不仅使同学们锻炼了指法、熟悉了键盘,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都能很快熟悉键盘并掌握指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写字板”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故事、谚语、散文、课文等进行录入、编辑,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打印出来,这种练习不仅克服了学而不用,而且使学生在编辑过程中掌握了所学知识,培养了自学能力。

二、让学生尝试自主,培养和调动学生勤于思考,主动学习的热情。

计算机课程是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其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并能快捷的将新的技术应用于社会。中小学计算机课程仅仅使学生学习了计算机应用的基本常识和简单操作。学生在学习接触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拦路虎”。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就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使学生能够达到独立思考、自主操作、难点提出、解一释三之目的。如讲解怎样打开Wps2000窗口时,我没有像平时那样滔滔不绝地进行讲解,而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已经学过的“写字板”窗口,经复习“写字板”窗口后,提问:“能不能用类似的方法打开Wps2000窗口?” 经学生充分讨论酝酿后,请他们进行演示操作,我只是略作讲解和点拨、归纳,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课程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也明显提高。为此我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老师不可能使学生掌握全部软件的使用,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开发学生的充分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所学的知识中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良好的学风才能形成。

三、抓住学生特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对新知识的追求,尤其是计算机课程,学生普遍存在新鲜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这一特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勇于发挥其创造能力。 

计算机绘画是展示学生想象力、发挥创造才能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我大胆创新,一改过去那种教师画什么,学生画什么的模仿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如在教小学五年级用“画笔”工具画图时,在学习“多边形”工具的使用后,我只是画了一个多边形的轮廓,然后让学生画出他想要画的任何图案,结果学生画出了“五角星”、“三角板”和各种图形等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再如,在“金山画王”软件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我首先用多媒体大屏幕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大森林,有各种可爱的动物——老虎、狗熊、狐狸、野兔、小鸟、松鼠等,同学们一下子被这美丽的图画吸引住了。然后我并没有强调让学生画什么,而是让他们通过想象和构思画幅图案,并用这幅图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意愿。结果同学们画的非常好,有的画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有的则画了一幅神秘的宇宙图,还有的画了未来的公园和花园式的矿区等等,这样不仅使同学们在轻松快乐中学会应学知识,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创新是一个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是各项工作进步、提高的助推器。在教学中也是同样,教育改革,学生减负、素质教育等一系列改革举措,都要求学校和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学校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打造者,把学生变成为素质高、能力强的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当前教育、尝试、探索、发展的大趋势。在计算机教学的实践中使我体会到:

首先,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策划是如何把学生所学知识变成学生乐意接受和主动学习的过程;组织是如何把教材整理的更紧凑,更精炼,更易学生掌握;引导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所学课程。

其次,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拓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激发学习热情,变灌输为启发,变被动为主动,以达到“教而不教”,学而能用的目的。

第三,展示计算机应用前景,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技术将伴随社会科技进步全面发展,信息化将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乃至家庭,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人才,只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将意味着被社会和工作所淘汰,这使同学们在无形中变压力为动力,增强了使命感。在WPS2000教学中,就如何编辑表格并进行修饰时,同学们在被深深吸引的同时,产生了浓烈的学习热情,然后让他们自己编辑课程表并进行比赛,看谁的速度快,板面美观新颖,最后通过多媒体网络功能,播放给全体同学观看、评比,这一过程须经同学们独立思考,设计,然后动手完成,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使同学们初尝了实践成功的喜悦,使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总之,我在计算机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尝试,还仅仅是初步的,仍有大量的、系统的工作要做,但我相信只有坚持不懈地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新颖,展示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自主学习空间,才是提高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途径。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2061.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