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电子版】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4-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单元   春夏秋冬
春   晓
 
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和2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了解“矢”字的演变过程。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背诵古诗,初步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前准备的字理图,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11--5)
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和2个部首,了解“矢”字的演变过程。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你看见春天了吗 ?
生:小草发芽了,树绿了,花开了,燕子也飞回来了……
是啊!春天已经悄然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瞧你观察的多仔细呀!那么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去听一听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播放课件)
2、师述:一场春雨过后,桃花,杏花开的更艳了,花瓣是那么娇艳美丽,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小鸟们也飞出来,站在枝头欢快的叫着……好一派迷人的春色呀!!
师:孩子们,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早晨)
师:对了,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的美景的古诗——《春晓》。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写的(板书课题)
3、释题:
出示字卡“晓”这个字读什么?日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太阳,时间)认读“晓”指名扩词
那么“晓”是什么意思?师:在文中指“早晨”。
  齐读课题“春晓”,“春晓”的意思是什么?生:春天的早晨
  过渡:春天的早晨那一定很美吧!快让我们来读读这首诗吧!
二、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生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生自由读古诗,圈画生字
    3、指名朗读:注意纠正字音,注意停顿
4、过渡:孩子们你们把每个字都读得很正确,但是要把诗句读得更美就得想知道诗里都说了什么?那下面我们来理解诗句。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出示前两句诗:
  1、出示课文插图:指名读第一句诗
师:诗人本来在干什么?(睡觉)
  诗中哪个词表示睡觉的意思?出示字卡(眠):正音,指名读,开火车读,扩词,指名识记。
师:你怎么看出来它表示睡觉?
  “春眠”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睡起来会睡得怎样?(很香)那“春眠”的意思就是____?生:(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
  2、出示字卡 “觉”,这个字读什么?再读,齐读。我们平时常用到这个字,谁来组词?这儿是什么意思?生(觉得)
  3、“晓”呢?跟诗题中同一个字,是解释为“天亮”呢,还是“早晨”?(天亮)
  4、指说第一句的意思。(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
  5、指导读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师范读,指读,齐读)
你瞧,花开得多美呀,到处都是鸟儿飞来飞去。天气这么美,你们昨晚睡得舒服吗?你看,这位大诗人睡得也很香,连早晨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它叫醒的呀?(小鸟)对啦,你从哪句看出?“闻”什么意思?(听到)“啼”是一个生字,齐读。意思是什么?(叫) “鸟啼”,就是——?(鸟叫)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到处听到鸟的叫声)12345678910111213
到处都是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学生自由想象)大诗人一起床,就听到这么好听的叫声,精神真好呀!
师:想想这时候诗人的心情怎样?(喜悦,舒畅)练读,读出喜悦舒畅之情:处处/闻啼鸟。
  6.请大家把自己当作诗人,闭上眼,睡觉。师述:“睡着,睡着,朦胧中听到鸟的叫声,一声,两声(放鸟声)你睡意全消,睁开眼睛,一看,天都亮了,天也晴了。你触景生情,于是哼出了两句诗:——?(读1、2句`)齐读前两句诗,全班读,指名读。(相机出示生字,认读,扩词)
  出示后两句诗:指名朗读
  1、诗人坐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鸟叫声,想起了什么呢?
师:“夜”指哪一夜?昨天夜里,诗人听到什么声音?(刮风下雨的声音)
  2、“花落知多少。”出示字卡:“知” 认读,组词,这里就表示“知道”。诗人知道花落了有多少吗?(不知道)“可他突然记起昨晚上听到了刮风下雨的声音,就想: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这风吹了一晚上,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下来呢!、
  3、我们知道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想想春天里有哪些花?这些花受到风雨的吹打,像雪花似的片片飘落,落在地上,看这景象美不美?诗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春天花很多很美,想到美丽的花朵飘落地上,你的心里有什么想法?生(有点可惜)
诗人心中和我们一样也有点——?(惋惜),对了,诗人对落花有点惋惜,这是他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感情。现在我们一起来吟一吟这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师生共读(注意边读想象自己站在窗前,面对着满地落花,想象诗人的心情)读得轻一些,慢一些,指名读,
  4、把四句诗连起来读一读,注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全班读,指名读,自己练读,小组赛读
小结:刚才我们理解了全诗,体会了诗的感情。(卡片出示: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四、朗读成诵
  1、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
  2、听录音范读
     3、配乐指读—配乐齐读
  4、练背
  五、总结
  1.、我们今天又学了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希望同学们能体会诗情,读背全诗。下堂课我们接着学习。
板书设计:        春     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第二课时(11--6)
教学目标:
熟读并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眠”“晓”“知”“矢”
完成课后“做一做”内容
  教学重点:指导书写生字,背诵古诗,完成课后内容
教学过程:
复习,背诵《春晓》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学过的孟浩然的《春晓》12345678910111213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3.同桌互背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注意一下字的写法:
“眠”的右边“民”的最后一笔是斜钩,不能写成撇。
     “晓”与“尧”结合记忆,它们的右边不要多点,“尧”的第一笔是横。
      觉:“学”下面的的“子”换成“见”。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最后一笔是“丿”,不是“竖弯钩”,不能写成“巴”。
  知:左边是把“午”的“竖”改撇,再加一点。右边是“口”表示知道了要用口说出来。
  “矢”不要出头。“矢”做偏旁捺变点
  2、生书写生字,师巡视检查
三.课内积累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写下了不少咏春的诗句,你们想读吗?(出示《绝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四。课外拓展
推荐朗读的诗句:
  (1)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以上诗句都注上拼音,供同学自由朗读,不必讲解。
      五、作业:
可以选择的背一背,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好。
 
 
 
教学反思:认识9个生字和2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了解“矢”字的演变过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春晓》测试题(11--7)
一、连一连,读一读
知识        冬眠         落日          人民
 
   dōng mián     luò rì      rén  mín      zhī  shi
二、一字组多词
声(    )(    )(    )
民(    )(    )(    )
三、加一加,组新字
(    )+(    )=眠        (    )+(    )=知
(    )+(    )=晓        (    )+(    )=爸
四、填一填
口(    )心非        有的放(    )          (    )涯海(    )
五、多音字组词
   jué (    )                 shǎo(    )12345678910111213
觉                          少
   jiào(    )                 shào(    )
六、填空
                      春晓
              春(    )不觉(    ),
              处处(    )啼鸟,
              夜来风雨(    ),
              花落(    )多少。
 
 
 
夏日

教学目标
1、认识“黄、蝶”等12个生字,会写“梅、杏、肥”等7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爪字头”;了解“采”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和要求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和背诵古诗。
3、感悟诗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情感,体会诗人对夏日农村的热爱。教学重点
1、注意指导“采”、“菜”的发音。
2、指导“菜”、“采”、“麦”、“梅”这四个字的书写,注意前一组字在字形及读音上的联系和变化。
 
 
第一课时(11--8)
一、复习导入
一年有四季,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谁还记得它的名字?《春晓》,春晓是描写哪个季节的古诗?春季!今天这们要学习的古诗是关于另外一个季节的,夏季!这首诗的名字就是《夏日》。
二、学习古诗,认识要求会认的字。
1、你印象中的夏日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来说一说。
2、看图片,说说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3、出示〈〈夏日〉〉这首诗。
(1)自己借助拼音试着读一读,并结合图试着体会诗的情境。
(2)师配乐范读,生闭目想象。〈〈夏日〉〉这首诗写了夏日的景象,梅子已经成金黄色的了,杏子也长得很丰硕了,麦子花雪白雪白的,菜花稀稀落落。白天很长,篱笆前却没有人经过,只有那蜻蜓和蝴蝶在丛间飞舞着。
(3)小组学生自由地读,互相说一说在这首诗中你看到的和想到的。
4、用笔圈画出古诗中的生字。
三、学习生字并指导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三个要示公写的字“梅”、“杏”、“肥”。
2、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1)梅: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象征人的一种高洁无畏的品质,《梅花》一诗即写出了这一点。但是本课中的梅是一种果实,梅子,形声字。
(2)杏:也是一种植物的种子,属于水果类。“梅”和“杏”都可以查“木字旁”,但在书写上有不同,注意区分。
(3)肥:胖之意,这里指果实丰硕。“肥”是形声字,“月字旁”表示与身体有关。“月”字旁的字还有哪些?
反义词:肥——瘦 近义词:胖——肥12345678910111213
3、课堂练习。
(1)做字卡游戏。
(2)组词
梅、杏、肥、黄、蝶、夏
(3)“梅”字的部首是(),请你再写几个带有这个部首的字()。
四、课后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并试着背诵《夏日》。
3、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
 
 
第二课时(12--1)
一、复习背诵两首古诗
二、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三、在诗中画出没有学习的生字,即“麦”、“无”、“采”、“菜”等,并读一读。
四、学习并指导书写四个要求会写的字。
1、小组讨论学习这四个生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说一说,你是如何识记这四个生字的?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3、课堂练习。
(1)连线游戏。用上面的偏旁部首和下面的独体字相连,看能组成什么新的字。
(2)读一读。
(3)写一写
(4)说一说
(5)课外积累。
四、课后作业
1、书写生字。
2、课后“写一写”。
3、积累更多关于描写大自然的古诗,举行一个以“我爱大自然”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

教学反思:认识“黄、蝶”等12个生字,会写“梅、杏、肥”等7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爪字头”;了解“采”字的演变过程,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和背诵古诗
 
 
《夏日》测试题(12--2)
一、读拼音写词语
méi huā        huà féi        xiǎo mài       cài huā
(      )      (      )        (      )       (      )
二、写出下列字的偏旁部首
肥(      )菜(      )采(      )杏(      )
惟(      )篱(      )蝶(      )稀(      )
三、连一连
肥         有
密         瘦
无         稀
四、填一填
(      )中生(      )        有(      )无(      )          (      )头大耳
五、填空并回答问题
                            夏日
                    (      )(      )金黄杏子(      ),12345678910111213
                    (      )(      )雪白(      ) (      )稀。
                    (      ) (      )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      )。
 1、把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用     画出来。
 2、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植物?(     )、(     )、(     )、(     )。
 3、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昆虫?(     )、(     )。
 
 
山行(12--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4、学习写诗,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此环节检查上节课所学古诗背诵情况。
2、忆学习古诗的方法“读 、悟、想、品 、诵”
读----诗文  思—诗意  想---画面       诵-- --全诗
表扬大家学习古诗的热情,今天在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山行》
二、出示《山行》
1、交流作者杜牧。
资料准备:(杜牧是唐朝诗人,擅长写景,人称“小李杜”。) (杜牧:(803~约852年)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溶前贤阔大仆茂的精神,创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新风格。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解题 :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诗。
    三、学习诗文
1、初读古诗,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初步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杜不准的地方。
(2)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通过学法自学古诗。(通过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1)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字典、查找资料理解。
(2)逐句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提出来小组共同解决。
3、总结学习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交流讨论。
师重点准备指导:坐是“因为”的意思。晚是“傍晚“的意思12345678910111213
学生根据词义大致说说诗的意思。
  大意:深秋季节,高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伸展。
  在山上飘浮白云的地方,隐隐约约地看得见有住人的房子。
  我所以停下车子不走了,是因为我喜爱这夕辉晚照下的枫树林,要好好欣赏一番。)
4、想像画面,品味美句。
《山行》描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诗中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写的是枫叶红的季节,枫叶红的季节是秋季,所以《山行》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
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还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怎样?
 诗人笔下除了写枫林外,还写了寒山、石径、白云,这四样构成了一幅秋色图,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想像画面。
如果此时此刻,你也与诗人一起来到了山脚下,看到这秋天傍晚的美景,看到这火红的枫叶,你会想什么?说什么呢?让咱们一起走近诗人共同欣赏。(也许我们也会与诗人一起情不自禁地赞道:霜叶红与二月花。)
四、赏意境 
1、观看录像《山行》
2、启发学生说出感觉最美的景色。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你想做什么?
自由抒发心中的情感。
(1)唱赞歌来表达。可以鼓励用熟悉的曲调吟唱,再请全班同学跟唱
(2)诵读诗文表演。
(3)照一张相。
(4)画一幅画。
(5)当导游介绍此处美景
五诵读(或吟唱)
1、指导诵读(看谁度的最美、最陶醉、最有滋味)
要读出节奏美、看图中景物感悟读,配以古筝乐最好,分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范读、指名读。先请学生范读,读出“远上”强音,“石径”次强,“白云”强音,“有”次强,“枫林晚”强音,“二月花”弱音。
2、、试背。
六、延伸
1、创意写诗。古人写秋,大多写秋的悲凉,凄美,而在这首诗中我们感受的是作者对秋的深深爱恋之情。想做小杜牧吗?学习作者写景的方法写一下深秋的校园报答一下你对校园的热爱。
2、背出描写四季景色的其他诗人写的诗句。
《泊船瓜洲》、《望庐山瀑布》、《绝句》、《春晓》等。
3、课下读杜牧诗集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大量的古诗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多积累,多背诵。大胆尝试写作,早日出杰作。成为小小诗人。
板书:                   山   行
杜牧
      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近景:枫林,霜叶

教学反思:认识了生字,多数学生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山行》测试题(12--4)
一、比一比,组成词
亭(     )        相(     )           远(     )
停(     )        霜(     )           元(     )
二、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车                                   共(     )笔。12345678910111213
亭                                   共(     )笔
霜                                   共(     )笔
远                                   共(     )笔
三、填空
风(     )雨雪          (     )走高飞
(     ) (     )之行,始于(     ) (     )。
四、背一背,写一写
                      山行
              (     ) (     )寒山石径斜,
              白云(     ) (     )有人家。
              (     ) (     )坐爱枫林晚,
              (     ) (     )红于二月花。
五、加加,减减,组新字
雨+相=(     )                    元+辶=(     )
停-亻=(     )                    菜-艹=(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注意“如”在虚宫格中呈现的形状为左梯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背诵古诗,帮助学生积累两首描写冬天的诗。
4、结合图画烽诗句来感受诗人为朋友送行时的独特情感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感受诗中所表达的乐观的思想感情。
2、注意“送、如、官”的写法。注意“梨、树”的字音。
教学难点
正确地理解本文,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12345678910111213
 
第一课时(12--5)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悟
1、出示几张冬景的图片,白雪皑皑,北风呼啸,冻僵的白草被风折断,阴霾的天空大片的雪花飞舞,茫茫雪雾深处没有人烟。
2、乘势导入:同学们,看到这幅图景你心里是何感受?假如你在这样的情景中却要与自己的好友分别,你将会是什么心情?那么诗人岑参在塞外送好友回就城就是在茫茫的雪地里,他不希望朋友远去,可他却乐观地写下送别的诗,充满了对明天生活的乐观态度。我们这节课就一起去看看岑参的这首千古佳句写了什么。
二、幻灯片展示出古诗,教学生读古诗
三、在学习诗句时,学习生字
1、学习题目和前两句诗。
(1)读诗句:范读、个别自读。
(2)画出生字,小组研究学字的方法。
(3)汇报并学习生字。
(4)解释这两句诗的大意,并指导朗读。
2、学习后两句古诗。
四、再读古诗
1、想象北方的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齐读此诗。
2、体会岑参送别友人的心情,齐读此诗。
3、想象明年春天来了满树的梨花仿佛是冬天的雪花,齐读此诗。
4、哪句诗是说诗人当时的心情的?反复诵读一下,再齐读此诗。
五、课堂练习。
六、课后作业
收集一些关于友情的诗句。
 
 
第二课时(12--6)
一、指导书写:
二、指导背诵
老师描述诗人和朋友送别的场景,学生背诵。
三、做课后练习
1、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2、读读句子再涂色。
四、扩展练习。

教学反思: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测试题(12--7)
一、读拼音写词语
èr hú          lí shù          rú guǒ             guī lái
(     )        (     )          (     )            (     )
二、写出下列字的偏旁部首
送(     )官(     )折(     )胡(     )梨(     )
三、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扌:
木:
四、填空
百川(     )海             江山(     )画
千里(     )鹅毛,礼轻(     )意重。
五、把课文补充完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     ) (     ) (     ),
                         (     ) (     )八月即飞雪。12345678910111213
                         忽(     )一夜春风来,
                         千(     )万树(     ) (     )开。
 
 
 
听声

教学目标
1、认识“蝉”等8个生字,会写“听”等8个生字。认识“禾木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跟随作者一起感受听声的乐趣。
3、感受古诗的情境之美,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奇妙声音的兴趣。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感受诗人笔下的美妙。
2、写好“夏、琴、雪”几个字。
 
第一课时(12--8)
一、创设情境,听声导入
1、回忆你的生活,你听到过哪些声音?
2、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美妙的声音,请大家把眼睛闭上。
二、学习古诗
出示古诗和生字的幻灯片。
1、领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说一说古诗中写出了作者听到的哪些声音,再让学生说一说对作者所介绍的这些声音有多少了解,用自己的话把这些声音描述一下或模仿一下。
3、逐行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再读古诗,学习生字
1、读前四句。
(1)圈画并学习生字。
(2)练习1:在四季里你还听到哪些声音,在哪儿听到的,说一说。
2、读中间四句。
(1)学习生字
(2)练习2:这四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你能仿照说几句吗?
3、读最后一句。
四、练习
游戏巩固生字。
五、课后作业
观察你周围的生活,把你所听到的声音记录下来,明天交流。
                      
 
第二课时(13--1)
一、指导书写。强调写字的姿势。要求学会“读帖”。
二、做课后练习
1、读一读,让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再让学生描述一下这些声音。2、读,想,说,画。
3、背一背,有能力的同学试着把这首诗熟读成诵。
三、扩展练习:介绍作者及著作。

教学反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古诗的情境之美,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奇妙声音的兴趣。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
 
 
《听声》测试题(13--2)
一、连一连
pù bù        shān jiàn     gǔ qín      qiū fēng       chán shēng
 
山涧         古琴         秋风          蝉声            瀑布
二、一字组多词
秋(     ) (     ) (     )
琴(     ) (     ) (     )12345678910111213
同(     ) (     ) (     )
布(     ) (     ) (     )
三、填空
1、“听”字共(     )笔,第六笔是(     )。它是(     )结构的字。
2、“雪”字的部首是(     ),去掉部首是(     )笔。读音(     )。
3、“松”字读音是(     ),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     )。
4、“夏”字共(     )笔,第九笔是(     )。它是(     )结构的字。
四、按原文填空
                听声
      春(     )鸟声,(     )听蝉声。
      (     )听虫声,冬听(     )声。
      (     )下听(     ),月下听萧。
涧边听瀑(     ),山中听(     )风。
觉耳中别有不(     )。
 
 
花名歌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了解“初”的演变过程,认识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大致了解喜欢的花卉。
3、在欣赏美、感受美的氛围中,了解有关花儿的知识,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
1、识记并掌握文中所有要求会写的字,了解相关的多方面知识;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有关花儿的知识,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第一课时(13--3)
一、贴近生活,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听这是什么歌曲?“美丽的、神奇的花朵把我们的家园装扮行更加美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甜蜜和芬芳。”大自然有十二个非常美丽的花女儿,个个长得美丽娇艳,大家想不想认识她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歌来认识她们。
二、学习课文,积累知识
1、打开课件:认识十二种花朵。并简单让同学介绍一下相关的知识。
2、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请同学们大声地自读课文,从文中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圈出来,标要自己的“小字典”中。分类处理,标明要求会认的字。
3、范读课文,领读课文。
4、结合每一句来定位识字,并指导朗读。
三、分别学习要求会认的字
四、练习
五、提出自己没想通的问题,或者讲一讲自己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
1、练习朗读背诵这首诗;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花儿的资料。
2、布置诗歌朗诵会的准备。
 
 
第二课时(13--4)
一、复习旧知
1、生字复习。
(1)猜谜找字
(2)边线组字。
2、课文复习:谁喜欢读这篇课文?到前面朗诵,形式不限,可以合作。
二、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说一说自己了解的有关花儿的知识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四、完成课后练习12345678910111213
五、诗歌朗诵会
六、课后作业
1、以花为题,作一幅画,并配上文字。
2、诗歌朗诵会

教学反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大致了解喜欢的花卉。在欣赏美、感受美的氛围中,了解有关花儿的知识,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花名歌》测试题(13--5)
一、拼一拼,写一写
mǔ dān     mò lì       bā yuè        chū zhōng
(     )   (     )      (     )       (       )
二、写出下列字的偏旁
初(     )牡(     )茉(     )吐(     )
态(     )似(     )腊(     )满(     )
三、多音字组词
   zhēng(     )                  tǔ(     )
正                            吐
   zhèng(     )                  tù(     )
四、连一连
二月               石榴                     一树黄
五月               迎春                     正上妆
八月               芙蓉                     吐芬芳
十月               腊梅                     初开放
十二月             桂花                     红似火
 12345678910111213
 
表达  我给照片起个名(13--6)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借助图片内容,概括图片大意。
2、练习用流利的语言把图中的内容表达清楚。
3、培养观察、概括能力,并喜欢用语言交流。
教学重点
1、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2、根据图意,概括大意。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概括大意。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大家喜欢照相吗?相信大家都有许多有意思的照片。今天我们要举办一个图片展览。首先,我们要给带来的相片起个名字。老师这里有几幅很有趣的照片给大家看一看。同学们,起“名字”看似小,可是藏着大学问。大家愿不愿意试着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起名字呢?好,我们今天试着给照片起个名。
二、情境渲染,初读图画
放音乐,出示课本中的图片。
三、选定图画,看图析义
1、认真地观察这幅图画的哪里最吸引你?
2、看到这幅画,有没有让你想到什么?也许是一个词语,也许是一条成语,也许是一句歌词……
3、让我们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4、把学生写出的内容放在大屏幕下展示,引导学生们评价每一项,从其表达得是否贴切、是否巧妙、是否让人产生相应的联想等,评比。
5、其他三幅画请小组内自由选择一幅大家最喜欢的,由小组长组织一起讨论,商定其名字。把小组讨论的名字一一展示,评价,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记下来。
四、作业
给自己带来的照片起名字,小组商讨后把照片展出。

1234567891011121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401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