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东方明珠》]《东方明珠》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2-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东方明珠》选自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
本课介绍了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名字以及它的雄伟高大,赞扬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学生分析:
1、六、七岁的一年级儿童刚进入小学,由于其心理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所以对和他们生活经验关系密切且能直接感知的东西比较感兴趣。
2、学生年龄较小,游戏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3、见过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学生比例非常小,大部分孩子对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完全不知道,所以本课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
4、学生有合作的意识,有初步使用电脑的能力,能操作鼠标,会在教师提供的模拟网络中学习,有初步的选择、整理学习材料的能力,并能用语文对材料进行表述。
设计理念:
1、课改以后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教师和学生不应再是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不再作为学生学习的控制者、知识的仲裁者,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在课堂中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开发者……。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学生的舞台,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成为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的朋友、伙伴。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主导。
2、对于一些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的课文,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果我们死搬教材,逼着学生理解,收效一定不好。这节课我安排学生通过课前预习,通过各种渠道先了解一些和课文相关的知识,拉近课文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在学课文之前激起他们对课文的兴趣,对学习课文充满期待。
3、课堂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我们的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超越时空,拉近距离,变抽象为形象的优越性,科学性,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创设情景把学生没有实践经验的东西展示出来。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4、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把主动权交给他们,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他们和别人交流时需要知识,在已有知识不够时就希望各种渠道获取知识,构成一个自主的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互相帮助,从别人身上汲取知识,又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别人,使集体的智慧在共同的研究探索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5、最后,在课堂收获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补充,让学生自主的更深入去研究,去拓展,给学生一个灵活运用课本所学知识的机会。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4个二类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复习生字
2、生字摘花游戏(展示课件:出现很多小花,学生操作电脑点击小花,花上显示生字,谁读出来就可以摘走小花。)
[在生字的复习巩固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生动有趣的小取代以往枯燥无味的生字学习过程,这也比较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使他们积极主动投入学习。]123
二、新授
1、下面我们就出发去东方明珠电视塔吧!(点击电脑屏幕,不出现任何东西)咦?怎么还不到呀?原来我们还不知道东方明珠电视塔的位置在哪里呢,请你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东方明珠塔的位置。(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2、自读课文,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哪里?(指名)从哪里知道的?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吗?(指名朗读、齐读)可是这里只说“有一座广播电视塔”,你怎么知道他说的就是东方明珠电视塔呢?(指名)把这句话读一读。
3、下面我们就出发去东方明珠电视塔吧!(课件出示:中国地图)那你再找找东方明珠塔在哪里,回忆一下我们刚刚读过的课文。(找到后点击东方明珠,出现东方明珠在哪里,回忆一下我们刚刚读过的课文。(找到后点击东方明珠,出现东方明珠的照片)
[在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进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旅游的情景,使他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过程。并通过在中国地图上找出上海、在上海地图上找出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位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变抽象为直观设计更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
4、哇!我们终于来到了东方明珠电视塔下,你现在心情怎样?(指名)能不能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各种形式读)
5、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东方明珠的美丽景色吧!(课件出示:东方明珠照片――白天的<俯视的、仰视的、近景、远景>夜晚的。教师朗读介绍东方明珠的话。﹚
[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东方明珠电视塔白天和夜晚不同的美景,理解“五光十色”一词,将东方明珠白天和夜晚的美景图片和音乐、解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欣赏感受到东方明珠的美,为学生把千里之外的美景带进教室,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东方明珠的高大、美丽有了最直观的感受。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起到了关健的作用。]
6、看了这些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感想?(指名说一说)能不能带着这些感情读读第二自然段。a、自读 b、读完这段话以后你发现了什么?指名――高(突出“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美(突出“都亮了”和“五光十色”。根据学生情况可以让学生再看一遍夜景图)c、各种形式读
7、你喜欢东方明珠电视塔吗?带着这种感情读读第三自然段。(点击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并配以美丽的东方明珠图片)
8、(点击电脑屏幕,出现一个舞台上面写有――小导游招聘会)东方明珠电视塔要招小导游,你愿意当吗?那就来比赛一下。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你的解说词,自己读读练习一下。
9、争当小导游比赛。
[这一环节,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枯燥单一的读书过程,变成了趣味竞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扩展活动:
你还想了解哪些善于东方明珠的知识?(指名)网上有你们想了解的知识,自己去查查吧!分小组上网查资料。(指导学生找到做好的东方明珠网页,里面包含有各个方面善于东方明珠的知识、各种相关图片和视频)
[扩展活动为了加深学生对东方明珠的了解,同时也为了拓宽知识面,补充教材。特别设计请学生谈一谈自己还想了解哪些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知识,然后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去上网搜集资料,并整理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体会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经建设的巨大成就。并且也拓宽了知识面,所学的知识通过整合和灵活运用,被学生更牢固地掌握。]123
课后反思:
本来东方明珠电视塔对于我们的学生是很陌生的,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是很不利的,所以我安排学生通过课前预习通过各种渠道先了解一些善于东方明珠的知识,激起他们对课文的兴趣。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创设情景把远在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带”进教室,使学生有屯直观的感受,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这堂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信息技术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它是拓宽了我们的教学资源的有利支撑,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当学生能够选择信息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及时的获取信息、分析这些信息并能精彩地将他们呈现时,就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真正意义。我正在进行这样的探索,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提升自己,我们的课程改革将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成长、逐渐完善。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158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