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春笋》]《春笋》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7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障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感受春天之美。
3、激发学生对春笋的热爱,对春天和大自然的赞美。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春天之美以及春笋冲破重重障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书写两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图象激趣,温故知新。
看,可爱的词语宝宝来了。出示词语:唤醒、冲破、掀翻、浅褐色、嫩生生、冒出来。
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可爱的生字娃娃复习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设境激趣,多边互动,质疑探索。
1.学习第一段
(1)学习第一句
a、首先播放雷声,让小朋友们仔细听, 接着告诉小朋友春天的第一记雷声能够唤醒整个大地,小草儿挺出了地面,花儿使劲地绽放,还有,你瞧,谁也探出了小脑袋呀?出示春笋图片,春笋娃娃是怎么醒来的,
b、点示 “唤醒”,创设生活情景:早上,爸爸妈妈是怎么唤醒你的?
c、练习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反思:
(2)学习第二句
a、那“春笋娃娃是怎么长得呢?”接着出示第二句话,点示: “冲破,掀翻,一个一个、冒出来”
b、如果你是一只春笋,你是怎么从泥土里出来的?
谁来做第一只冒出来的春笋呢?指名表演:理解冲破、掀翻
现在我们都来做春笋,快,蹲在地上,哎,我们头顶有好多重重的泥土,使劲使劲都把它冲破,还有一块大石头,把它掀翻,一个个春笋都长出来了。真多呀!师生共同表演。
c、谁能把第一段来读一读,让我们看到春笋使劲长出来了!练习有感情朗读。
反思:这样变换角色,获得一种真切地体验,然后再指导朗读,学生便会很容易地进入情境,读出语感。从中体会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突破重难点。
2、学习第二段
a、 “你知道春笋娃娃是什么样子的吗?瞧,它来了。”出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春笋的外形特点,通过摸一摸、看一看、剥一剥、掐一掐,促使学生快速准确的理解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和长得“像嫩生生的娃娃”,认识春笋的外形特征。
b、接着出示这些春笋娃娃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引导学生想象这些春笋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体会春笋长得怎么样,让学生谈一谈,
c、指导有感情朗读。
反思:在学生有所体会、感悟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诵读第二自然段,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一声比一声读得高昂,读得有节奏感。在充分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前提下,采取自评、互评方式,以激发读书热情。通过感情朗读理解春笋向上生长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春笋的热爱,从而实现能力和情感目标。
3、背诵积累,升华感情。
反思:在学生对课文有了较深的体味后,让他们朗读全文,教师再作适当指点。接着,引导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再把它们摘录到自己的好词佳句本里,这样,从背诵、选摘两方面进行积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12
三、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破、块
a、学生正确朗读
b、引导学生观察笔顺表,书空
c、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写。
四、板书设计。

春笋

教后反思:
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低年级更应该加强读写,采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再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理解是为朗读服务的,读好课文内容是我们的目标。我在教学是关注了学生的理解而忽略了有感情朗读,朗读被理解挤掉了,这是不应该的。同时,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课文离孩子生活有些距离,孩子的理解有些不到位,我们可以适当放低要求,根据孩子实际情况理解。现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实实在在求发展”,语文需要减压,需要简化,放弃许多的烦琐分析理解,重视课堂的实效,学生的学习效果。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106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