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闹钟》音乐教案|《小闹钟》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思路:
《小闹钟》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的内容,这是一篇童话,文中的小闹钟富有爱心,热心助人。猫头鹰早晨睡觉是为了上夜班;小兔子不用别人叫,自觉抓紧时间早起锻炼;小熊虽然有睡懒觉的坏习惯,但他有改正的决心,小闹钟一叫立刻就起来了。三个动物都懂得要珍惜时间,他们都和小闹钟成为了朋友。这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要合理地利用和支配时间。本课内容较为浅显,学生读起来容易理解。但是篇幅较长,识字量大,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做了一些考虑。
1、随文识字。针对本课识字量大,多数生字笔画复杂的特点,运用综合性的识字方法,由课文——句子——词语——生字,整体认读生字。连词读,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词语“闹钟、改掉、习惯、使劲” 等,分散难点。首先利用板书资源,学习“闹钟”两个字。然后随文学习“抓、鼠、兔、偷”等字,让学生多读多看有生字的句子,将字音与字形对应,整体感知字的音、形、义。其它简单的字如“习、床”的等则让学生借助音节认字,或向别人请教,同桌间、小组内互认互教,还可根据上下文猜字。给足时间,鼓励学生在文中识字,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合作意识。
2、重视朗读的训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课文,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教师适时、适度的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语境,指导朗读“哦,……不能闹。” 和“小闹钟就使劲闹:6点半了,该起床了!”这两句话,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训练学生的语感,通过讨论交流,理解:小闹钟 “不能闹” ,是因为他知道猫头鹰很辛苦,要让猫头鹰好好休息。小熊决心要改掉睡懒觉的坏习惯,但需要小闹钟的提醒。小闹钟看到6点半了,小熊还没起床,就 “使劲闹” ,终于把小熊闹醒了。在小闹钟的帮助下,小熊改掉了睡懒觉的怀习惯。使学生体会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同时培养学生个性化朗读理解的能力。
3、德育渗透。播放歌曲导入新课,使学生初步感知时间的宝贵。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体会应该怎样珍惜时间。拓展延伸,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时间和支配时间的方法:每天写下自己要做的事,制定作息时间表及努力目标,利用钟表提醒自己等,帮助学生树立时间意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闹钟是怎样找朋友的,体会应该怎样珍惜时间。
2、文中识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词语“闹钟、改掉、习惯、使劲” 等。
认字15个,认识多音字“行” 。
3、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及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文中识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词语。认字15个,认识多音字 “行” 。指导书写“纸、使” 。
教学难点:
1、认识生字。
2、理解小闹钟为什么在猫头鹰家“不能闹”,在小熊家 “使劲闹” 。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大家边听边想:这首歌讲的是什么?(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指名答)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和时间有关的课文——(出示:小闹钟,齐读)。(板书课题,要求:认真看老师怎么写的。)两个人写一写 “闹钟” 两个字,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记 “钟”的?你还知道什么钟?1234
(播放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知时间的宝贵。从课题入手识认生字“钟” ,渗透字理识字方法,帮助记忆“钟” ,积累词语,理解字义,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识字能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课文中的小闹钟想找个朋友,他是怎样找朋友的?请同学们小声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标出来,想办法认识它。
(学生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2、同桌互相读读生字条的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不认识的字。(小组识字)
3、同桌再读课文,看看不认识的字是不是认识了。
 (学生用猜、查、问、听等方法在文中识字,并养成“圈、点、画、注”等良好的读书习惯帮助认字,通过自读、同桌读、抽读等读书形式再认生字,进而读通读顺课文。)
(三)随文检查识字,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品读第二自然段,随文检查识字:“抓、鼠、哦、偷” 。
(1)(出示句子:)大清早,小闹钟来到猫头鹰的家。他看见地上放着一张纸,上面记着:“晚上抓了三只老鼠。”“哦,猫头鹰晚上抓小偷,太辛苦了,应该让他好好睡觉,不能闹。”
小声读一读句子。注意把句中红色词语的字音读正确。
指名读这几个词语。
再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是啊,猫头鹰多辛苦呀,他累了一个晚上,需要好好休息休息。)
(2)(出示第二句:)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自己小声读读。
谁愿意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有没有读的和他不一样的?(评价:你把小闹钟的礼貌读出来了。)
我被你惟妙惟肖的朗读深深地感染了,禁不住也想读一读,行吗?(师范读)谁能说说老师为什么这样读?
你能把你的理解通过读表现出来吗?自己读一读,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评价:这回我听出来了,猫头鹰真的很辛苦,小闹钟也很有礼貌。)
  (3)小闹钟能够体贴到别人的辛苦,多么懂事呀!你平时是不是也能体会到别人的辛苦呢?
(4)自己再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
(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适时适度的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化朗读理解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走出教材,把情感内化为具体行为。)
2、品读第三自然段,随文检查识字:“兔、贴、瞧” 。
懂事的小闹钟悄悄地离开了猫头鹰的家,来到小兔子的家。小闹钟在小兔子家瞧见什么了?
  (1)(出示两个句子:)
小兔子的墙上贴着一张作息时间表,上面写着:“6点15分做早操。”
小闹钟一瞧,小兔子已经在院子里做早操了。
自己读读这两句话。(指名读词语)
(2)如果你是小闹钟,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指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
(3)自己再小声读读这两句话。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学会如何支配时间。)
3、品读四至六自然段,随文检查识字:“行、改、坏、惯、使、劲、床” 。
小闹钟在好朋友猫头鹰、小兔子家都没闹,最后来到小熊家里。
(1)出示第四自然段,谁愿意带着大家读读带点的词语?
(2)出示词语:一行、改掉、习惯、使劲、起床 。
指名读,如果他读对了,大家就一起跟着读一遍。
“行”是多音字,你还在哪里见过它?(扩词,造句)
(3)出示4——6自然段,自己完整地读读四、五、六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再读一读,想一想:小熊怎样改掉了睡懒觉的坏习惯?1234
(4)汇报交流, 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小闹钟就使劲闹起来:6点半了,该起床了!”
现在你就是小闹钟,你会怎样闹?(指名读)
谁还有不同的理解?再指名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自己再读读这句话。
(5)你喜欢小熊吗?说说你的理由。
  (6)同学们想一想,小熊以后还会睡懒觉吗?他有自己的努力方向,愿意自己支配时间。又得到了小闹钟的帮助,他不但改掉了睡懒觉的坏习惯,还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我们真为他高兴!
(在读中感悟,训练学生的语感,体会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努力为学生提供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拓展延伸
刚才,小闹钟分别到了猫头鹰、小兔子和小熊的家。如果小闹钟早上6点半到你家,他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你又会怎样对他说呢?
(同桌说一说,指名汇报)
(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渗透思想教育。)
5、自己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读课文。小闹钟和谁做了朋友?(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小声自读课文。)
6、同学们有的像猫头鹰一样把要做的事记下来,有的像小兔子一样制定作息时间表,还有的像小熊一样上闹铃,提醒自己。你们能够合理地利用和支配时间,小闹钟也和你们成为了朋友。
(随文识字,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词语,同时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悟不同的语境读的语气不同,强调个性化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学会科学地利用和支配时间。)
(四)指导书写“纸、使” 。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些字,有些字不但会认,还要会写。
1、出示书中田字格的字,让学生说说哪个字难写。
2、出示:“纸、使” , 学生观察间架结构,说说怎样写才好看。
3、师范写“纸” 、“使” (提醒注意的笔画用红笔标出) ,学生观察。
4、学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5、集体反馈,展评学生作业。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鉴赏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总结:小闹钟看到同学们能够抓紧时间认真写字,非常高兴,他有一份关于时间的礼物要送给我们——
(课件出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听配音朗读,师生齐读。
师:你喜欢这个礼物吗?你打算用什么方式对小闹钟表示感谢呢?(板书:珍惜时间)说得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板书设计:

教师自评:
《小闹钟》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的内容,本课识字量大,多数生字笔画复杂。根据这一特点,我在随文识字教学时采用了综合性的识字方法,由课文——句子——词语 ——生字,让学生整体认读生字,连词读,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词语“闹钟、改掉、习惯、使劲” 等,分散了教学的难点。
首先充分利用板书资源,学习“闹钟”两个字。使学生利用旧知识,通过与同学之间的经验交流来识字,如:“钟”字,可以利用熟字“种”换偏旁记,也可以利用形声字特点——左形右声来记。然后随文学习“抓、鼠、兔、偷”等字,让学生多读多看有生字的句子,将字音与字形对应,整体感知字的音、形、义。其它简单的字如“习、床”的等则让学生借助音节认字,或向别人请教,同桌间、小组内互认互教,还可根据上下文猜字。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给足时间,鼓励学生在文中识字,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语文情景。1234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如:课前的歌曲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件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语句,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阅读的时间还给了学生,采用自由读、指名读、师生接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结合语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哦,猫头鹰晚上抓小偷,太辛苦了,应该让他好好睡觉,不能闹。” 和“小闹钟就使劲闹起来:6点半了,该起床了!”这两句话 ,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朗读中训练了语感,掌握了朗读的技巧,同时,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懂得应该珍惜时间。
通过“你喜欢小熊吗?” 这个问题的引入,努力为学生提供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得到了情感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在讨论交流中,我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尽情地发挥和展示。“如果小闹钟早上6点半到你家,他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你又会怎样对他说?”是对教材的进一步延伸,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使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亮点。学生很感兴趣,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到珍惜时间不仅要有计划,还应付诸行动——合理的利用和支配时间,从而树立了时间意识。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068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