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歌》]《识字7》教学杂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江苏省溧阳市经济开发区小学 冯秀娟】
〖让识字成为一种乐趣·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

 自主探究 互动发展──《识字7》教学谈 
浙江省宁波市东海实验学校 闻晓明
【教学设想】
  “要与学生‘亲密接触’,甚至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这样,你才有资格做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辅导者。当然,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应放弃“导”的职责。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激发兴趣,使学生爱学;营造氛围,使学生投入地学;给足时间,使每个学生扎扎实实地学;适当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地学;根据学情加以引导,使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有实效地学。”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语文第二册第114~115页《识字7》。
【教学片断】
  学生在学完课文前两句内容后,开始学习后一句:
  师:老师再请小朋友读读这句儿歌,出示句子: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请你读一读,和前面的儿歌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这个句子比前两句长了。
  生:我发现前两句都有‘对’,这一句没有。
  生:我读了这一句后,发现第三句的前半句和后半句的意思好像也是相反的。
  师:你们真会观察,这回,你还能找到儿歌里的反义词吗?
  生:诚实和虚伪是一对反义词。
  师:能不能像刚才一样打着拍子来读?谁行?还有谁?还没发言过的同学一起来读一读。
  (指多名学生读)
  师: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诚实什么意思?
  生:虚伪什么意思?
  生:千家赞什么意思?
  ……
  师:你们提的都是很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先请你们四人合作小组合作讨论一下,看看,你们能解决哪些问题。
  (合作小组互相讨论,教师共同参与)
  师: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哪一组先来?
  生:我代表我们组发言,我们经过讨论,知道‘千家赞’就是家家户户都称赞的意思。
  生:我们组知道了‘赢得’的意思就是‘受到、得到’。
  生:我们能解决‘万户嫌’的意思,就是‘千家万户都讨厌’。
  生:我们小组知道‘诚实’就是不撒谎、不欺骗人的意思。
  ……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这里也有一个诚实的孩子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课件出示“诚实的孩子”的文本,讲列宁小时候打碎花瓶的故事)
  师:由于列宁小时候非常诚实,所以人们把他的故事记了下来,现在一直受到大家的称赞,──引读句子,如果列宁不把打碎花瓶的事讲出来,他就有可能要受到大家的嫌弃了,引读句子。12
  ……
【反思】
  有比较才会有发现,引导学生对比着读,学生便有了自己独特的发现。“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激励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来关注学生的学习。同时,教师也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在学生讲到“诚实”一词时,教师适时地插入列宁的故事,和孩子一起探讨“诚实”的真谛。这个“诚实”的故事,不仅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诚实的含义,而且还作为一种课中的拓展,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的认识。
【启发】
  “重新认识教学内容。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的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推荐课外阅读内容,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或开展各种形式的练笔。这都应当成为教师备课必须考虑的内容,成为每位老师日常的功课。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崔峦老师的这番话似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心田。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做一个有心人,在你的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肯定会让你的学生受益匪浅,而且会在你的潜移默化中自己尝试去搜集更多的资料。
  在我的课堂上经常就有学生冒出这样的句子“我可以从闻老师给我们提供的网站里去找相关的资料。”课后,也常会围着一大群孩子问我:“老师,你这个资料从哪里找来的?”“老师,你慢一点关电脑,我要把网站抄下来。”“……”看着学生这样津津乐道,作为老师,一种别样的喜悦会涌上心头,这样,“主动发展”,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期待着我的课堂经常有这样的声音。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007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