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教案设计意图|《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2-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能够借助课后思考提示读课文,体会大自然景物的美。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景物并展开想象的能力。
  3、读懂每句话,了解句与句的联系,能正确解答课后的思考练习题。
  教学重点 理解第2自然段的语句和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的主动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审题入手,激发兴趣
  (一)板书课题,齐读题目。
  (二)据题质疑,激发兴趣。
  (学生可能提出:
  1、此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时的一场雨?
  2、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的?主要说的是什么?
  3、下雨时自然景物有哪些变化?等问题。)
  (三)教师导入:
  同学们都见过下雨,但雨在不同的季节是不一样的,雨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本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一起学文来解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学生自己小声阅读全文。
  1、标出自然段。
  2、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新词。
  (刮起、狂风、叭叭响、溅起、笼罩、房檐、汇合、咕咚、一股、滤过、舒枝展叶)
  多音字:笼,在本课应读lǒng
  3、通过自查字典理解以下词意: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汇合:水流聚集会合。
  滤过:使液体通过纱布、木炭或沙子等,除去杂质,变为纯净(间或用于气体)。
  (二)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
  (三)教师引导划分段落。
  1、看课题,联系文章。哪几个段落是写雨中情景的?
  (课文的第3和第4自然段)
  2、提问:第1段与雨有什么关系?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最后一段呢?
  (第1段和最后一段都与中间段有紧密联系,第一段描写了雨前的景象,最后一段描写了雨后景象。)
  3、提问:全文可分为几段?按什么顺序分?
  是按照事物发展顺序分的。
  三、读懂提示,明确要求
  (二)让学生说说每个小题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四、自学为主,分组议论
  五、重点齐议,理解内容
  (一)找三位同学分别按段读书。其他同学思考:“这场雨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季节下的?下雨前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这场雨是夏季的暴雨。如果学生答不出,引导学生读读第1自然段中的第二句,雨前的特点是:天暗、风狂、闷热。要是在春季和秋季绝不会如此。)。
  (二)学习中心段,读懂“中心”段落。
  1、运用读懂句子,了解句与句之间联系的方法来学习。
  (1)指名读第2段,其他同学思考:这段分几层写的?都写了什么?
  (分三层写的,第一层写的是听到的。第二层是看到的,第三层是作者想到了。)
  (2)自由读第2自然段,用笔标出本段共有几句话?
  (3)找六名同学分别读六句话并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4)提问①作者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粗大的雨点打在玻璃上叭叭直响。
  看到的是“雨越下越大”,“天地间”,“迷蒙蒙的一片”,“屋顶”,“溅起一朵朵小花”,“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地上”汇合成小溪。)
  提问②这些都说明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这些地方看出雨下得很大,作者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先总说雨大,然后再写其“大”的程度。)12
  提问:这些是什么句子?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运用这些句子的好处是什么?
  (是比喻句。使事物更生动形象,把夏天阵雨的雨中景象写得很具体,使人感受到雨中景色的美。)
  3、有语气读第2自然段。
  4、快速默读第3段,思考:这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从哪个句子,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用笔画出来。
  (这段写的是作者想到的,写出了作者的内心喜悦和感叹。)
  5、投影:“我仿佛看到雨水流进地里,流进果园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
  (1)提问:这句话是什么句?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
  (这句是作者的想象和推断,因为人们一直盼下雨,久旱逢雨,人们打心里高兴,这场雨给农作物带来了好处,给人们带来了喜悦,作者由大田里的玉米联想到整个庄稼地,果园和人们快乐的心窝。说明作者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2)用赞叹、舒畅轻缓的语气练习读第3自然段。
  (三)齐读最后一段。思考:雨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抓了哪些景物?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视觉和嗅觉并用,从天上的太阳,观察到地上的树木,突出太阳的亮”,树叶的“绿”和泥土的“清香”,更加烘托出了这场雨的及时和适度,抒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六、总结全文,朗读体会
  (一)总结:
  (这篇课文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按照雨前、雨中和雨后的顺序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现出了夏季降雨那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本文继续练习了抓住句与句之间联系的方法进行学文。)
  (二)找出全文中你最喜爱的语句读读
  (三)朗读全文,体会情感。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54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