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失物招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失物招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2-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简析:
《失物招领》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一年级一班的小学生到植物园旅游留下了一些垃圾,经过老师的巧妙教育,使学生主动改正了错误。所以它是环保教育不可多得的篇章。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却要叫“失物”,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他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呢,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明白蓝天白云,碧水清风,红花绿荫等这一切都不是必然的,都需要大家去爱护、去延续……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第4~8自然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
2、通过多读课文、联系生活实践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3、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明白课文中唐老师失物招领的真正用意,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的愿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游戏夺红旗。
2、开火车认生字。
3、区分“工”“公”
二、精读课文第4~8自然段,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树立环保意识。
(一)创设情境设计悬念,引出第四自然段有关内容,板书课题。
1、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听录音引出唐老师的话。
3、读一读,说一说,你听明白唐老师说了什么?
4、教师相机揭示什么是“失物招领”,引出课题。
(二)、精读第5自然段。
1、观察插图之中,同学们的表情、动作,领悟人物情感。
2、反馈观察结果。
3、指导有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
4、演一演。
(三)学习第6自然段,找“失物”,树立环保意识。
1、谈话引出第6自然段。
2、集体朗读第6自然段。
3、同桌读文合作找出塑料袋里有什么?
4、反馈。
5、观察插图,说说塑料袋中的“失物”是谁的。
6、联系生活,说一说类似图中的情景。
7、播放环保图片,激发学生情感。
8、说一说:“假如你是一位环保小卫生,你会怎么做”?
假如你是图中的小朋友,看到自己的举动,你心里会想什么?你会怎么做?
(四)、学习第7自然段,明白“失物”的真正含义,增强环保意识。
1、谈话过渡,引出第7自然段。
2、集体读第一句话。
3、教师提问,几位同学的脸为什么红了?
4、教师范读。
5、争当小小播音员学生有感情朗读。
6、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该怎么办呢?
7、揭示“失物”的真正含义、
(五)、探究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有感情朗读第八自然段。
三、小结,完成板书。
四、唱响环保拍手歌。
板书设计
 
12            失 物 招 领
                       饮料罐               爱
                                            护123
“失物” 香蕉皮               环
                                            境
             垃圾       餐巾纸     果皮箱
                                不
                                            扔
                       花生壳               不
                                            弃
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但光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失物招领》这篇课文取材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所以我将熟读课文,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作为本课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明白“失物”的真正含义及唐老师失物招领的用意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第四节课学生已经非常疲倦,精神很难集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将枯燥乏味的讲读课上的生动有趣,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是本节课的关键,所以本节课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引领学生圆满完成教学。
一.多媒体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小学低年级学生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活动的物体尤为关注,这是他们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精心地制作多媒体课件,合理地运用,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促进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去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能积极思考,自觉接受新知识,并对所学知识保持更深刻,更持久的印象。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生动的故事,利用动画片的魅力把枯燥的讲读教学顺利、高效地完成,使学生远离倦怠的情绪。123
二.有效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教学中我精心设计过渡语和问题,使学生在有效的引领中积极探究,树立环保意识。
三.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领悟课文思想内容。我通过设置多种多样的学生朗读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读书乐趣,以读促悟,以悟激情,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在评议的过程中交流自己对语言的体验,又培养他们倾听、赞美、交流的好习惯。朗读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在充分读文感知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加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四.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如教学第6自然段时,播放环保图片,在引导学生认识破坏环境的危害时,挖掘融合课内外学习资源 ,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再让学生联系生活讨论“假如你是一名环保小卫士,你该怎麽办?”,从而拉近了文本与学生情感的距离,树立环保意识。
五.巧妙设计,突破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情感视野。课文题目取得巧妙,理解唐老师失物招领的用意,是本课时教学难点。教学结束时,我有意设计了一个拓展性的问题:“故事中你最想夸夸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的同时,突破了教学难点,认识到唐老师是一位教学有方的好老师。
当然,通过教学,使我认识到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因对学生了解不深,课堂上与学生配合还不理想,指导训练不够到位等,希望老师给予指正。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49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