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所见》教学案例及反思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案例】
《所见》这首古诗中有这样一句诗:“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自读感悟的。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我们图中的牧童骑在牛背上,他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这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的大意。)那接下去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边读边看看我们59页这幅精美的图画。想想它是什么意思,把这句诗读熟、读透,再读给同座的小朋友听。
(生自由读,互相读)
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就举起来了。
师:请你说说看。
生:牧童看见树上有只知了,他想去把它抓住,就不唱歌了。
(一年级学生的古诗学习重在吟诵,对于古诗内容的理解,只需了解大意就可,其实古诗大意的理解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感情地朗读。)
当我正想要对这位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时,却发现了一只高高举起的小手。
师:有什么问题,请说吧。
生:老师,我觉得这句古诗的意思是“蝉为了怕被牧童捉住,它突然把嘴巴闭上了。”
(我吃了一惊,觉得这位学生的想法不可思议,单单联系上面一句诗就可推断出是“牧童忽然闭口立”而不是“蝉忽然闭口立”。虽然对这位学生的想法持否定态度,但我还是微笑地请他坐下。)
师: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当当小裁判,评评哪位小朋友说得有道理。(一石激起千层浪,生争相表明自己的想法。)
(班里大多数学生“拥护”第一位学生的想法,但有几位学生还是很“顽固”的站在了第二位学生的“阵营”。这个时候,我在想:自己是直接将答案告诉给他们呢,还是采用其它的方法?比如“装傻”。)
师:小朋友们,老师也被你们搞糊涂了,你们说怎么办呢?
生:老师,我们去找课外书,看看到底谁对,好吗?(第二位学生仍不服气地说。)
师:好!老师请小朋友们各自下课后向我们的课外书爷爷请教(或老师请小朋友们各自下课后到课外书中去找找答案,赵老师,麻烦您帮我看看哪句话放在这里更合适!谢谢!),看看到底哪位小朋友说得是对的,好吗?
又有只小手举起来了。
生:老师,我还有问题?
师:你说。
生:那如果两位课外书爷爷说不一样的话(或如果两本课外书上说的不一样,赵老师,麻烦您帮我看看哪句话放在这里更合适!谢谢!)你说怎么办呢?(学生用俏皮的目光看着我。)
师:那我们就写信给出版社专家,请他们再来评评到底谁说得对,你们看好吗?(我心里偷着乐,这个小鬼甭想考倒我!)
生:好的!
(学生回答得异常响亮,目光执着而又充满好奇。)
第二天早上,当我还没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们就迫不及待的喊起来“应老师,我找到‘证据’了!”
师:什么“证据”啊?
(我疑惑地问)
生:就是课外书啊?
(学生边得意地说边挥舞着他手中的书。)
师:原来如此!
(我被他们所谓的“证据”逗乐了。)
师:好!哪一位“小福尔摩斯”来说说看?
(我顺势推舟)
生:课外书上写着“他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
师:书上的“他”是谁啊?
(我明知故问)
生:牧童。
(生齐答)12
师:哦,原来如此!
(我“恍然大悟。”)
师:小朋友们,这下子你们明白这句诗的意思了吗,有没有把它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小脑瓜里啊?我们再把这句诗有感情地背一遍,好吗?
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反思】
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精神家园,它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孩子们对学习材料的反应必然是多元的,新课程提倡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独特性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将这种独特性和差异视为一种财富予以充分开发。我觉得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孩子们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等待被灌输的“瓶子”,不是老师的“应声虫”,而是“一团待燃烧的火”,是一群有个性、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他们有着独特的眼光、丰富的想象、充满灵性的思考,他们应该在语文教学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自由地成长。
在本课例的教学过程中,我及时把握住一孩子突发的疑难:“到底是牧童忽然闭口立还是蝉忽然闭口立?”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通过自己查阅课外书这种形式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并进一步引导孩子:假如两本课外书有出入就写信给出版社,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我探究,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体验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394.html
-
【《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6 j q x》教学设计9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 1、练习拼读音节,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正确书写规定的音节。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勤于动脑的习惯,乐于运用所学知识。【教学重点难点】 读准 j q x 的音,认清 j q x 的形。教学难点是拼读音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复习 开火车读 b p d g i。二、看情...
-
一年级语文案例分析与反思_一年级语文《放小鸟》案例分析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9 一年级语文《放小鸟》案例分析一、 有关背景 《放小鸟》是苏教版语文第二册上的课文。这一课叙述的是姑妈送我一只小鸟,色彩美丽,眼睛灵活,招人喜爱。我精心喂养,可它不吃不喝,一动不动,我很着急,怕有什么不测。当我听到小鸟的鸣叫,...
-
[《美丽的小路》教案]《美丽的小路》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巩固14个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够正确书写“干”“净”。3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三种句式的语气,体会小动物面对小路“得”与“失”的不同心情,树立保护环境靠大家的观念...
-
【骑牛比赛的视频】《骑牛比赛》第二课时教案详细阅读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骑牛比赛 共几课时 2课时 第几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讲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部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
-
[笑声回来了百家号]笑声回来了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 认识6个字。会读5个词语。2、能展开想象,说说全家人回来后的情景。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产生爱自己家的情感。教学重点:自主识字,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难点:规范的书写生字。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设计思想:本课是写家庭生活的一首儿歌,三口之家,爸爸、妈妈下班回...
- 详细阅读
-
对韵歌教学设计一等奖_《对韵歌》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词语,认识6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3、能够发现课文中事物相对应的方面,并且激发起学生寻找发现相对事物的兴趣。二、教学重点1、 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2、能够发现课文中事物相对应的方面,并且激发起学生寻找发现相对事物的兴趣。三、教学难...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和小池]古诗两首(所见、小池)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课前透视 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
四个太阳教学实录_四个太阳教学实录详细阅读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四个太阳》这篇课文。教师板书课题:四个太阳。师:看了这个课题,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问题要问?生:为什么会有四个太阳?生:这四个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来?从什么地方落下去?生:这四个太阳会是什么颜色的?师:同学们真会提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练测答案]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练习教案详细阅读
练习7 教学要求: 1、 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 2、 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 3、 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 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学会做客,真善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巩固所学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