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所见》教学视频_《所见》教学实录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两首 所见》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生动形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读《古诗两首》中的《所见》。
二、简介作者: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袁枚,清代诗人,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注意不要把“枚”和“牧”混淆。
三、初读:
1、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所见》这首诗,自己解决生字问题。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a、自己拼读;
b、指名领读;
c、生字描红;
d、交流书写注意点;
e、组词理解生字。
3、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四、品读古诗:
1、想象每一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你能想象到哪些画面呢?
学生自由地读了一遍,然后停了下来。
师:多读几遍才能想象得更丰富更具体。
学生又读了几遍,然后渐渐停了下来。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
学生举手,指名一学生读“牧童骑黄牛”。
师:读了这一句,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牧童骑着一头黄牛在向我们走来。
师:能说一说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吗?
生:这个牧童十岁左右,他戴着草帽,光着脚丫。
师:能说说是一头怎样的黄牛吗?生:是一头高大健壮的黄牛,它的肚子吃得饱饱的,全身的毛很光洁。
师:你看到牛在走的时候,身体的哪个部分在动来动去的?你听到牛走路的脚步声了吗?
生:黄牛边走边甩尾巴,脚步声是哧通哧通的。
师:能把刚才想象到的内容连在一起来说一说吗?大家可以先自由地练习一下。
学生练习后,有人举手,指名学生具体地描述第一句所表现的情景。
师:接下来谁来读读第二句?
学生举手,指名一学生读“歌声振林樾”。
师:知道“林”的意思吗?
生:是树林。
师:知道“樾”的意思吗?
生:指林中成阴的地方。
师:我们可以把“林樾”理解成是一片绿树成阴的树林。想象一下,这里都有哪些树呢?他们长得怎么样呢?
生:这是一片茂密的小树林,这里有挺拔的杨树,有婀娜的柳树,有像绿色宝塔一样的水杉,有正挂着一串串白花的槐树,还有些我们说不出名字的树。
师:让我们置身于这样的小树林,感受一下,阳光怎么样?风又怎么样呢?生:这些树长在一起,枝繁叶茂。挡住了阳光,走在里面有凉快的感觉。当风儿吹过的时候,树叶轻轻摆动。
师:牧童骑着黄牛行走在林间小道上,他的歌声在树林中回响。诗句中哪个字的意思与“回响”对应?
生:振。
师:我们一般在什么心情下唱歌?
生:高兴,愉快。
师:猜测一下,牧童因为什么而感到高兴呢?
生:他把大黄牛照顾得很好,大黄牛听他的话,所以他很高兴。
生:他在放牛的时候看到美好的景色,所以感到高兴。12
生:今天要做的事情做好了,回家后可以玩了,所以他感到高兴。
师:总之,牧童高兴地唱着歌,骑着牛,走在林间小道上。可是,他忽然停下来了,是为了什么呢?
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意欲”是什么意思?“鸣蝉”又是什么意思?
生:“意欲”是想要的意思。“鸣蝉”是正在鸣叫的蝉儿。
师:蝉儿就是知了,蝉儿“知了知了”地叫着,你能把这个意思换一种比较生动的说法吗?
生:蝉儿在树上不知疲倦地“知了知了”地唱着歌。
师:牧童在唱歌,蝉儿也在唱歌,他们好象在比谁的歌声更好听。牧童在听到蝉的歌声后,想要把蝉捉回家跟自己做伴,他是怎样做的?
生:他从牛背上下来,把嘴巴闭得紧紧的,站到树下,等待机会。
师:你们猜,牧童能捉到蝉吗?
生:我猜牧童是个捉蝉的高手,他一定会捉到那只蝉的。
生:我觉得也有可能黄牛会发出叫声,惊动蝉,所以牧童不一定能捉到蝉。
生:……
师:牧童停止唱歌,或者大家想象黄牛发出叫声究竟对蝉有没有影响呢?请大家课后阅读《昆虫记》的相关内容,你会找到正确答案。
诗人袁枚看到这幅牧童行歌捕蝉图,诗兴大发,写下了《所见》这首诗。能把这首诗保存到我们的大脑中吗?
学生背诵这首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假如你就是诗人,你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请读出你的愉快与喜爱之情。
3、指名诵读并点评。
五、作业:
课后请大家把《所见》一诗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教后记】
《所见》是一首浅显易懂的古诗,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根据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学生学古诗的要求,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想象这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先进行简单的想象,然后对所想象的内容逐步进行扩展,使所想象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学生也在想象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意境。当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绪纠缠于牛是否会发出叫声及是否会影响捕蝉的效果时,我想到了开学初布置大家读《昆虫记》的事,于是立即用《昆虫记》结束了学生的争论。由于课上的想象主要是围绕一句句诗进行的,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所以将作业设计为改写《所见》。匆忙与浮于表面是这节课最大的不足。顾校长听了我的这一节课,肯定了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效果,同时也向我指出:留给学生想象的时间一定要充分;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更深一层地去理解古诗。我想,不光是古诗教学如此,其他课文的教学也应该考虑这两点。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375.html
-
【《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6 j q x》教学设计9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 1、练习拼读音节,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正确书写规定的音节。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勤于动脑的习惯,乐于运用所学知识。【教学重点难点】 读准 j q x 的音,认清 j q x 的形。教学难点是拼读音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复习 开火车读 b p d g i。二、看情...
-
一年级语文案例分析与反思_一年级语文《放小鸟》案例分析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9 一年级语文《放小鸟》案例分析一、 有关背景 《放小鸟》是苏教版语文第二册上的课文。这一课叙述的是姑妈送我一只小鸟,色彩美丽,眼睛灵活,招人喜爱。我精心喂养,可它不吃不喝,一动不动,我很着急,怕有什么不测。当我听到小鸟的鸣叫,...
-
[《美丽的小路》教案]《美丽的小路》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巩固14个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够正确书写“干”“净”。3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三种句式的语气,体会小动物面对小路“得”与“失”的不同心情,树立保护环境靠大家的观念...
-
【骑牛比赛的视频】《骑牛比赛》第二课时教案详细阅读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骑牛比赛 共几课时 2课时 第几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讲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部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
-
[笑声回来了百家号]笑声回来了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 认识6个字。会读5个词语。2、能展开想象,说说全家人回来后的情景。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产生爱自己家的情感。教学重点:自主识字,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难点:规范的书写生字。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设计思想:本课是写家庭生活的一首儿歌,三口之家,爸爸、妈妈下班回...
- 详细阅读
-
对韵歌教学设计一等奖_《对韵歌》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词语,认识6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3、能够发现课文中事物相对应的方面,并且激发起学生寻找发现相对事物的兴趣。二、教学重点1、 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2、能够发现课文中事物相对应的方面,并且激发起学生寻找发现相对事物的兴趣。三、教学难...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和小池]古诗两首(所见、小池)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课前透视 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
四个太阳教学实录_四个太阳教学实录详细阅读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四个太阳》这篇课文。教师板书课题:四个太阳。师:看了这个课题,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问题要问?生:为什么会有四个太阳?生:这四个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来?从什么地方落下去?生:这四个太阳会是什么颜色的?师:同学们真会提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练测答案]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练习教案详细阅读
练习7 教学要求: 1、 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 2、 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 3、 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 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学会做客,真善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巩固所学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