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一等奖|《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1-6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2-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4.抄有全文的黑板或准备投影仪放映出全文。 
   5.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 
   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18--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3.同学们汇报交流: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学习生字“兔”,引导学生联系小兔子的样子记住“兔”的字形。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1)指名读第一段。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一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3)教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再读第二句。 
    ③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最后一句,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 
   (6)朗读第三段。 
   2.半扶半放,学习四至六段。 
   (1)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 
   (2)小白兔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先自己读读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  
   (3)检查、交流学习情况: 
    ①换词理解“往”。(可换“朝”、“向”) 
    ②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板书:透透气) 
    ③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四到六段。
     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123456789
   3.放手学习七到九段  
   1).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他们说的话,边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立刻、马上、赶紧)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自然学习七至九段,通过朗读来回答问题。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指导朗读。(板书:搬东西) 
    “消息”一词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小兔把什么消息告诉了蚂蚁?
     小兔这个消息是怎么得来的?联系前面小兔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来理解。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全文,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集体朗读全文。 
  二、指导识字、写字
   1.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部件及熟字记字形。先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生字的,再指名说说是怎样识记某个生字的。
     指导书写时,要重点提示下面几个字。
     兔、低: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往:左边是双立人,不要写成单立人。
     弯:上半部不要写成“亦”。
     得:右边笔画多上下要写紧凑。 
   2.完成课后练习2。先观察生这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描红、临写。 
   3.用“弯、直、低、捉、消、息”进行扩词练习,鼓励学生积累词汇。 
  三、词句训练 
   1.学生先自己口头试着练习3里的词语组成句子,然后大家交流,注意每题可以组成两句。  
   2.让学生书面完成练习3。  
   3.读课后练习的句子。通过朗读、比较,使学生体会到这三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一句比一句具体。
  四、扩展练习 
    请同学们课上交流能预测天气变化的其他自然现象。可以分组交流,也可以全班在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18 要下雨了       
         小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出水面  要下雨了     
         蚂蚁  搬东西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说明要下雨了。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知道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说明要下雨了。
  教学难点
  1.掌握“低、游”的字形结构。
  2.理解产生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
  教学准备
  1. 四幅彩色挂图。
  2.本课生字的卡片。
  3.布置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你知道下雨前有哪些自然现象吗?今天我们学习《要下雨了》这课,看看小白兔观察到了哪些自然现象?二、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看书,然后让同学们在书上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因为有插图,第4、5段不好找,老师可以指点一下。123456789
  三、认读一下本课的生字卡片。
  因为还没有学生字,要在卡片上标上拼音。
  四、讲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1段。
  思考这段有几句话?
  第一句说的谁在哪儿干什么?第二句小白兔为什么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说明:天气很闷,这个闷字什么意思?这是小白兔的感觉,也预兆着要下雨了。
  (二)小白兔直起身子看见了谁?说了些什么?指名读2、3段。
  1.小白兔看见了燕子。出示书上图一。
  2.下雨前,燕子为什么飞得低?
  (要讲清:空气潮湿→虫子低飞→燕子捉虫,也就得低飞。)
  3.板书:燕子低飞忙着捉虫
  (三)小白兔相信燕子的话吗?
  请同学们找出这个句子,老师指导读读。
  讲清:这句话是小白兔自己在问自己,心里在琢磨。它往前走,看见了谁?说了些什么?边思考,边听同学读4、5、6段。
  1.出示书上图二。
  2.小鱼为什么游到水面?
  (这次请同学自己在书上找找。找到“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就是理解了。)
  3.板书鱼游到水面透透气
  (四)小白兔相信小鱼的话了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说明:引导学生找出“连忙往家跑。”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蚂蚁。)
  指名读第7段。
  1.出示书上图三。
  2.大蚂蚁说什么?
  3.板书蚂蚁往高处搬家。
  4.蚂蚁为什么往高处搬家?还可能往哪儿搬家?你们见过吗?
  5.板书防水ji1o
  (五)指名读第8段。说说这段说的什么?出示书上图四。
  (六)读第9段,说说雨下得怎么样?
  (指导学生理解:“要下雨了”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在书上找一找。)
  1.燕子说要下雨了;小鱼说要下雨了;蚂蚁说要下雨了;小白兔说要下雨了。事实与它们所说的相符合吗?句子来反复读读。不但下雨了,而且下得很大。
  2.指导朗读“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五、小结。
  (一)小白兔是怎样从不知道要下雨到逐步知道要下雨的?
  (二)学了这课,同学们可能和小白兔一样增长了下雨前的知识,谁说说下雨前有哪些现象?(说明:结合板说。)
  板书设计
        
  六、完成填空练习。
  1.下雨前,燕子飞得(低)。
  2.下雨前,小鱼(游)到水面上来。
  3.下雨前,蚂蚁往(高)处搬家。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一)对照生字表,自己将生字在课文中用“一”划出来。
  (二)指名读读划出的生字(要求字音正确)。
  (三)找出本课“口”的生字,先进行学习。
     hǎn 喊 左右结构
     提问:为什么是口字旁?右边的笔顺是什么?和“成”比一比?
     组词:大声喊喊叫
     
     指导书写:这四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口字旁占左上格。
     其他三个字,学生自己在生字本上各写一个。
  (四)接着学习“氵”旁的生字
     chí池左右结构
     提问:这个字的偏旁是什么?为什么?
     你怎么记?
     组词:水池池子池塘(táng)
     yóu游左中右结构,右边是
     提问:为什么是“氵”?
     指导书写:游
     组词:游过来游来游去游到游戏123456789
  (五)dī低左右结构高低的低
     提问:右边的笔顺是什么?注意哪一笔?
     笔顺:(注意点)
     指导书写:
     组词:低处低头
     反义词:低——高
  (六)自学其他生字。
     请同学们自己说出下面字的结构、偏旁并组出词来。
     zhū 珠 jīn 今 xī 息 jiā 加
     照田格的样子写出这四个字来。
  二、认读所学的生字卡片。
  三、写出有下面偏旁的字。
    口:____
    氵:____

                第三课时

  一、认读生字卡片(不标拼音),边读边组词。(说明:呀、吗、吧三个字不组词)
  二、选字填空。
    呀、吗、吧、呢
  (一)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  )?
  (二)你快回家(  )!
  (三)小白兔想是要下雨了(  )?
  (四)蚂蚁正忙着往高处搬家(  )!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一)说说课文中共有几个角色?
  (二)注意读出小白兔由不知要下雨到告诉妈妈要下雨的心情的变化。
  (三)指导以下词句的语气。
  1.小白兔大声喊:
  2.“我正忙着捉虫子呢!”表示没有时间闲谈。
  3.“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问自己,心中纳闷。
  4.“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心里着急。
  5.“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一边跑一边喊……”要读出急切的心情。
  6.“哗、哗、哗”是象形词。
  四、分角色表演,(分别戴上不同的头饰)
  五、学了这课以后,你知道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除去这些,你还知道哪些?
  (比如:蜻蜓低飞,水缸出汗,蝉不叫等)
  六、听写本课生字词。
  七、作业:
  (一)把“要下雨了”这个故事读给父母听听。
  (二)观察下雨前还有什么自然现象?

 《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册中的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它告诉我们:下雨前一些小动物有着不同的表现,通过观察小动物的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
  《要下雨了》为讲读课文。讲读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凭借,也是识字、学词、学句的主要途径。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阶段性要求和学生学习实际,本课可作如下教学设计:

  一、突出重点词句的训练
  讲读课文要注意重点词句的训练,结合语句理解词义,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教学时,一定要突出重点词句的训练。本课需要重点理解的词有 “闷”、“潮湿”、“忙着”、“有空”、“连忙”、“挎起”、“忽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忙着”和“连忙”(连忙——是赶快的意思;忙着——是指燕子迫不及待地加紧捉虫子),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连忙”和“忙着”分别说句话。需要辨析比较的句子有:“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是要下雨了”与“是要下雨了吗”,“大雨下起来了”与“大雨真的下起来了”有什么不同,进行句子训练。

  二、以“读”助讲,进行阅读训练
  根据课文叙述的顺序,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要求学生依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在课文中找出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画上线多读几遍,使之能流利朗读课文。123456789
  (二)读懂课文,指导学法
  通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先弄清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弄清全文共有几幅图,以及自然段与每幅图的对应关系。然后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本课共有四幅图,在叙述四幅图画内容时,其叙述方式基本相似。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弄清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和蚂蚁搬家这些现象。弄清这三种自然现象,根据本课特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可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法。首先抓住“燕子为什么低飞”这个问题,让学生认真地朗读课文的1、2、3节,找出燕子低飞的原因,在文中勾划出来。抓住燕子说的三句话,边读边想,燕子说的话中,哪一句是与燕子低飞有关系,引导学生知道:“空气潮湿,翅膀沾上小水珠,飞不高,正忙着捉虫子呢。”再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连起来回答,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知道在回答“为什么”问题时,可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学完这部分,让学生回忆这部分的学习方法,教师加以总结。(首先提出问题,在文中划出有关的答案,抓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再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连起来说。)学生掌握后就用这一方法自读课文,自己去理解“小鱼为什么游出水面”和“蚂蚁为什么搬家”的真正原因。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学会了理解课文的方法,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讲读课文不仅要加强词句的训练,还要注重朗读的训练。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课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气。如“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和“小鱼为什么今天有空出来呀?”要读出问话的语气,是小白兔对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的不理解;但是在读“要下雨了吗?”却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从中体会出小白兔对燕子说的话表示怀疑。“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家”这一句要用非常肯定的语气来读,让学生在读中明白蚂蚁搬家不是小白兔告诉的,而是蚂蚁事先就知道了。“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中的“真的”要加强语气来读,证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说的话没有错。朗读之后学生从中明白了小白兔一系列的思想变化(怀疑——有些相信——完全相信)。
  最后,学生戴着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总结全文。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读来饶有趣味。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三点:一是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气候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二是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三是抓朗读训练,以读促理解,特别是对话,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的朗读训练要到位。
  可按下列设计进行教学。

  一、释题激趣,整体感知
  (一)出示课题“要下雨了”
  提问比较:“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
  (二)启发激趣
  其实,下雨前大自然会给我们传来一些信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看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下雨前会出现些什么现象呢?小动物们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你想知道这些知识吗?)123456789
  (三)学生自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提醒学生读准生字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主要写的动物是谁,打上着重号。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围绕问题——读了这篇童话你知道些什么——简要讨论一下文章内容。

  二、读读说说,理解品味
  图文对照,引导学生学习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一)学习1、2、3自然段,可设计下列问题导读
  读了第1自然段,我们知道些什么?(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因为天气很闷,所以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板书:天气很闷)
  见到小燕子,小白兔说了些什么?它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些话的?它为什么要“大声喊”?(“大声喊”是因为小白兔觉得小燕子跟往日不一样——往日飞得高,今日却飞得很低,感到有些奇怪,注意指导学生朗读小白兔说的话,要读出急切的、疑问的语气。板书:燕子低飞)
  是啊,小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谁能读读小燕子说的话,然后告诉大家?(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燕子说的话,以读促理解,特别注意读出“我正忙着捉虫子呢!”这句话的语气。板书:空气潮湿)
  (二)学习4、5、6自然段,可设计下列问题导读
  小燕子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是要下雨了吗”?谁能读读这句话?(小白兔将信将疑,要读出这句话的疑问的语气。)
  看到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小白兔说了什么话?这些话该怎么读才好呢?“跑过去问”说明了什么?(小鱼的行为跟往日不同,小白兔感到奇怪,急切地想知道缘由。重点指导朗读这句话,语速稍快些,读出急切、疑问的语气。板书:小鱼出水)
  是啊,小鱼怎么有空出来呀?谁能读读小鱼说的话再告诉大家?(原来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小鱼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指导读小鱼说的话,语速稍慢,语气亲切。)
  尔后,可让学生进行一次情境体验:学生假想自己是一尾小鱼,潜游在水下,感到水里很闷——稍稍屏住呼吸,然后伸直身子,张口“透透气”。这样,可加深学生对雨前天气闷这一现象的感受。板书:水里很闷。
  (三)学习7、8、9自然段,可设计下列问题导读
  燕子、小鱼都说要下雨了,这时小白兔又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要指导学生先找出文中的句子:“……连忙……往家跑”。和“……把……消息告诉了蚂蚁。”之后,还要说说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小白兔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基本相信”要下雨了。)
  蚂蚁知道要下雨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学生读蚂蚁说的话,“是”要重读,要读出句子肯定的语气。)
  下雨前,蚂蚁为什么要搬东西呢?它们会向什么地方搬东西呢?(往高处搬,以避免雨水的冲击,板书:蚂蚁搬东西)。
  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又是怎么做的?它为什么这么做呢?(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因为此时,小白兔完全相信要下雨了。)
  重点指导读第8自然段,语速稍快,特别要读出小白兔急切的语气。

  三、整体回顾,加深印象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边读边思考课后练习1的问题,之后讨论回答出来。

  四、巩固练习
  (一)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特别注意对话的朗读指导,注意指导读出疑问句、感叹句的语气。123456789
  (二)指导学生做课后练习2、3题。
  (三)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字形。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连忙”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段课文。
  【重点难点】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自然知识。难点是了解一些动物下雨前活动现象产生的原因。
  【课前准备】
  1.词句条及活动的小白兔图。
  2.小白兔、燕子、鱼、蚂蚁的头饰。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并初步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揭题析题
  (一)谈话、板书课题。
  (二)区别“下雨了”与“要下雨了”。
  二、小声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边读边注意三点:
  (一)看清课文中加拼音的字,读准读音。
  (二)想想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三)看看课文是分几个自然段写的?
  三、检查提问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板书:燕子、鱼、蚂蚁)
  (三)课文是分几个自然段写的?在书上标出来。
  四、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
  (师板绘山坡、树、草等)
  2.提问:(1)这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小白兔是怎样割草的?(用活动图演示小白兔弯腰的动作。)(2)这时小白兔感到天气怎么样? “天气很闷”时会让人感到怎样呢?(师生共同通过两次不同的呼吸来体验。)(3)于是,小白兔便怎么样?(用活动图演示小白兔直起身子的动作。)(4)在小白兔刚才的动作中,有两个是正好相反的;你看出来了吗?在书上用“——”划出来。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1.当小白兔直起身子时,看到了什么?(师板绘小燕子图)
  2.燕子和平时一样不一样?从哪儿看出飞得低?(板书:飞得很低。)
  3.小白兔是怎样问燕子的?(指名读、齐读)
  4.燕子是怎样说的?(引读第三段)
  5.谁来当小燕子,边飞边说?(指名表演)其他同学注意看燕子的话一共有几句。
  6.燕子的话有几句?谁来读读第二句和第三句?(指名读)
  7.“空气很潮湿”说明空气中什么多了?什么时候空气就很潮湿呢?
  8.“正忙着”的“正”是什么意思?“忙着”又是什么意思?
  9.小白兔现在知道燕子飞得低的原因了。你知道了吗?
  10.燕子说“要下雨了”,他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引导学生发现燕子的思考过程。)
  11.男女生分角色读小白兔和燕子的对话。
  (三)学习四、五、六段
  1.指名读四、五、六段。
  2.听了燕子的话,小白兔是怎么想的?(引读。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吗?)这句话用了什么符号?说明小白兔对燕子的话是相信还是不相信?
  3.这时候他又看到了谁?只有两条小鱼吗?小鱼怎么样了?(板书:游到水面)123456789
  4.小白兔是怎么问的?(引读)“有空”是什么意思?
  5.小鱼是怎么说的?(引读)“透透气”又是什么意思?
  6.谁能说说小鱼游到水面的原因?
  师归纳:平时小鱼在水里呼吸,水中的空气就够用了,因此不需要游到水面上来,但要下雨了,水里的空气少了,小鱼在水里觉得很闷,所以就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7.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引导学生体会小鱼对小白兔的关心。
  (四)学习第七段。
  1.学生轻声读第七段。
  2.小白兔听了小鱼的话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怎么知道的?(出示“连忙”)“连忙”是什么意思?小白兔赶快干什么?什么是挎?(师表演挎篮子)
  3.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谁?是多少蚂蚁?他们在干什么?(板书:往高处搬家)为什么要往高处搬家?
  4.指名学生读第七段,学生边听边想,到底是小白兔告诉蚂蚁要下雨了,还是蚂蚁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
  5.指导读“是要下雨了。”(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八、九自然段
  1.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出示:加快步子)他一边跑还一边喊什么?(引读)
  2.正在这时候,一阵雷声,哗哗哗,雨就下起来了。(师画雨点)这雨下得怎么样?
  3.指导朗读第九段(齐读)
  五、总结课文
  学了这课,你知道要下雨了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
  除了这三种现象,在下雨之前,自然界里还有许多与平时不一样的现象。你还知道哪些?(让学生谈)希望同学们要像小白兔那样看到不明白的现象积极地问别人,还可以从书中寻找答案,这样你们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就会越来越聪明。
  六、重点指导部分生字的字形。
  七、分角色朗读全文
  (请四名同学分别当课文里的四种小动物,并戴上头饰,其他同学读旁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本课生字,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
  二、从课文中提出本课生字词学习。
  三、指导书写。
  四、学生在作业本上写生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段课文,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略)
  附: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是一篇以童话形式来说明科学常识的讲读课文。课文从“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一些动物的活动特点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这篇课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教给学生通过动物行为的变化来观测天气的方法。这既是一篇学习语文训练语言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边讲边画,激发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结合本课教材所描述的对象是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我设计采用边讲边画的教学方法,使形象的语言文字和直观的画面融为一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二、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识字教学按初读课文,读准了字音;讲读课文,理解字义;总结课文,认清字形三个步骤进行。尤其是注意在讲读课文中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例如:通过观察图画理解“低”的意思;通过活动教具的演示理解“直”与“弯”的相反意义;通过两次不同的呼吸体会“闷”的感觉,理解词义;通过动作演示理解“挎”的意思等。将识字教学融于阅读教学之中,使发展语言与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123456789

  三、注意联系,训练思维
  教学时,抓住关键词语,研究这三种自然现象与下雨的联系。如:燕子为什么会飞得低?要抓住燕子正忙着捉那些飞不高的虫子来理解。还可问学生燕子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燕子的思考过程:虫子飞不高→翅膀上沾了小水珠→空气很潮湿→所以要下雨。

  四、以文悟道,相机渗透
  根据课文内容,通过语言文字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小动物们互相关心的好品德,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如小鱼对小白兔说:“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要指导学生很好地体会感情。再如通过小白兔遇到不明白的事情能积极去问别人,教育学生要多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五、加强朗读训练,注意形式多样
  对小学生来说,朗读是体会文章感情,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手段。教学时,对课文中的重点句段,要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通过反复朗读,让画面呈现在学生头脑中,让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为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有个别读,有集体读,有分段读,也有全篇读,有一问一答的对话式读,也有戴头饰的分角色读,还有引读等等。教师以读助讲,学生以读助学,不仅使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12345678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891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