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吧》教学设计]《自己去吧》教学案例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2-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勇于实践的精神。
      课前准备:标题纸、学生自制头饰、小标志、写有问题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次理解课文。
      1、打开书112页,自己把书认真的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思考大屏幕上的两个问题:
      (1)文中有哪几种小动物?
      (2)你想先学习哪一种小动物的故事?
      2、你想先学习哪种小动物的故事?师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学生想先学习小猴的故事。
      [评析:学生初步自主学习,解决提出的问题,并初步体会到“自己”解决问题的喜悦。]
      三、深入理解课文。
      师:小猴想做什么?(想吃果子)他是怎么说的?可能怎么想?
      生1:小猴说:“妈妈,我要吃果子。”
      生2:他可能想树上的果子真多呀,我一定让妈妈给我去摘。
      生3:好多的果子呀!一定很好吃。我找妈妈去,让她给我摘。
      师:体会小猴的心情你认为他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妈妈说话?
      生1:很好的语气。(大家表示不同意。)
      生2:高兴的语气。(大家虽然同意,但认为还不够贴切。)
      师:假如今天你和妈妈去市场,看到一个非常漂亮的东西,你会怎么和妈妈说?用什么样的语气?
      生1:我会用撒娇的语气说:“妈妈,我要这个东西。”(边说边做动作。)
      生2:如果妈妈不同意,我想我会用央求的语气和妈妈说:“好妈妈,给我买这个东西吧。”(学用央求的语气说话。)
      师:你们描述的很形象。
      生3:我会征求一下妈妈的意见,如果妈妈不同意,我就不买了。
      师:你很懂事。
      (生继续发表看法。)
      师:通过同学们的发言,你们知道小猴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妈妈说话了吧?下面我们就用撒娇或央求、请求、或有依赖性的语气去读。
      找多生充分读,其他同学评价。
      师范读后,生再次读。
      [评析: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大胆想象,指导朗读,以读代讲,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
      师:你认为小猴愿意去吗?
      生:可能愿意——想试一试或看看远处的风景。也可能不愿意——害怕或想吃现成的。
      师:妈妈怎么说的?(生答)
      妈妈为什么让他自己去爬树摘果子?12
      生1:妈妈想让他锻炼一下。
      生2:自己不学会永远不会摘。
      生3:如果妈妈老了,走不动了,小猴就必须自己去摘果子。到那时候再练,肯定晚了。
      生4:如果妈妈去赶集,不在身边,他也不会摘果子,会饿坏的。
      师:如果妈妈说:“孩子,你在树下等着,妈妈给你去摘。”而且妈妈以后总这样,结果会怎样?
      生1:他肯定永远也不会爬树。因为他不知道主动锻炼自己。
      生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小时候可以依赖妈妈,长大了再这样可不行了。
      生3:妈妈这样做会让小猴越来越懒的,将来他什么也学不会。
      生4:小猴总依赖妈妈不对,妈妈这样做也会害了小猴。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生5:小猴长大了,我敢保证他不会照顾妈妈,不会像《小乌鸦和妈妈》中的小乌鸦一样给妈妈找吃的。
      (生继续发表看法)
      师:妈妈让小猴子自己去摘,、是想让小猴学会什么品质?(勇敢、自立、自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在“综合学习六”学了一首儿歌——《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学生随着一起说起来。)
      师:在读妈妈的话时应强调那个词?(自己)
      找多生充分读,其他同学评价。
      师范读,生再读。
      这样,小猴学会了爬树。(板书:学会了爬树)
      [评析: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平等的交流、讨论,使学生深刻悟出人要自强自立和养尊处优的后果。]
      师:小猴爬树时可能遇到了那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学会以后心情怎样?
      生1:他很勇敢,手被划破了,一声也不哭,摘到后心里高兴极了。
      生2:开始,他遇到了一条河,好不容易游过去了。一看这棵果树,哇,好高啊!他不怕,跳呀爬呀,终于爬上去了。他摘了一个大的,送给妈妈吃,快乐极了。
      生3:开始他老也爬不上去,妈妈鼓励他不要怕,成功属于有信心的人。他终于摘到了果子,高兴地在妈妈的怀里撒娇。
      生4:他遇到了困难,让妈妈教他怎么爬,他很快就学会了,高兴的在树上唱起歌来。
      师:讨论一下,你觉得小猴需要什么才能成功?师巡视,了解学生想法。(生发言:自信、勇敢、鼓励、自立、帮助)
     反思:既然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当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朋友遇到困难时会怎样处理呢?细心的教师巧妙的安排了这一环节。牢固学生“自信、勇敢、自立”的思想,使 “自己去吧”这一意识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同时出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勇于实践的精神,强调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并考虑到学生兴趣的需要,精心创设情境,巧妙的使学生通过思考、想象、交流、合作、表演等多种学习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圆满的实现了教学目标。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872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