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案第二课时教案_比尾巴教案第二课时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2-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概述:
1、课题来源:本课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册第10课的课文,课题是《比尾巴》。
2、本课共需两课时,此课时为第二课时。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能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
3、学生基本能借助资源自主进行拓展阅读。
4、学生对打写有兴趣,但打写速度较慢。
三、学习资源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留言板。
2、小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3、专门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四、教学目标分析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2、了解一些小动物的尾巴的特点。
3、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并养成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指导朗读,练习说话,训练思维。
教学难点:读好文中的问句。
五、教学思路介绍
本课时以课文教学为主,课文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练习朗读,充分利用学习资源进行拓展阅读,扩大学生识字量的同时更加有利于深化主题,使学生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早上,太阳出来了,照在大森林里,森林王国的小动物可多啦,有顽皮的小猴子、可爱的小白兔、淘气的小松鼠,美丽的大公鸡……他们聚在一起要干什么呢?他们要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瞧,比赛的牌子都挂出来了,大家一起读。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有哪些动物来参加比赛?用笔圈画出来。
2、反馈,贴图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文中介绍的动物的名字。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
1、学习第一、二节
(1) 学生自读,思考:你们看最先出场的三种动物,它们在比尾巴的什么特点?
(2) 认识问号,谁能用疑问的语气读出来?(指名读、范读、齐读)
(3) 看图,比一比:猴子、兔子、松鼠的尾巴各有什么特点?
     小猴子尾巴长有什么用呢?
(4) 发散思维:松鼠的尾巴为什么好像一把伞?它用尾巴做什么呢?
(5)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补充资料,理解课文,拓展说话,训练学生思维为打写奠定基础。
2、学习三、四小节:
大家看,第二场比赛开始了。又有哪些动物出场了?
(1)自读三、四小节,思考:它们在比什么呢?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呢?用横线画出尾巴特点的词。
(2)反馈交流:
“弯”(你能用一个动作表示吗?相反的词是什么?)
孔雀的尾巴什么样?你能给“最”换个词吗?
扩展思维:孔雀的尾巴好象(     ),用它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3、回顾全文,朗读课文
看了六位选手的比赛,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动物的尾巴多种多样,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用处,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做个细心人就能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他们与动物的距离,在感悟中增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四)拓展阅读:
     我们今天看了一场精彩的动物比尾巴大赛,知道了每个小动物的尾巴是不一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资料城中去感受更多动物尾巴的神奇。12
设计意图:提供丰富的拓展资源,使学生在阅读中拓展知识面,有利于深化主题,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动物尾巴的特点,增强喜爱动物的兴趣。
(五)打写:
创设情境,出示图片,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尾巴。你能试着像课文一样,编一句或几句儿歌吗?
设计意图:练习仿写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10、比尾巴
猴子图         长                 公鸡图        弯
兔子图         短                鸭子图        扁
松鼠图          一把伞        孔雀图        最好看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841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