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吧课文|自己去吧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1-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一
 
浙江省义乌市稠城镇第一小学 虞蔚英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本课的教学以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为主要设计理念,可把语文课堂变成编演童话剧的舞台。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体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与编演童话剧的实践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拓展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拓展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或者出示课文挂图,配上背景音乐──管弦乐曲《快乐的小熊猫》。

师:小河边的早晨美丽而又宁静。河水醒来了,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唱起了歌;岸边的小草醒来了,伸伸懒腰,对着河水照镜子;鸭妈妈和小鸭也醒来了,一起来到小河边的草地上做早操。小鸭看见了清清的河水,喜欢极了,真想下去痛痛快快地游玩,可是它还不会游泳,该怎么办呢?小鸭会怎样对妈妈说?妈妈会帮助它吗?

【拓宽课文内容,给课文中的对话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助于理解课文对话,同时也给学生学编童话剧提供示范。运用合适的音乐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添编演童话剧的趣味性。】

2.出示课文第一段中小鸭和妈妈的对话。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学生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读读拼音,问问同学或老师。

3.指名读小鸭和妈妈的对话,评议讨论。

师:“你”的下面加上“心字底”就成了“您”,小鸭对妈妈是多么尊重,多么有礼貌呀!可是鸭妈妈却让它自己去游,是不是鸭妈妈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呀?

4.分角色朗读,指导读出小鸭商量的语气和鸭妈妈鼓励的语气,熟练对话。

【启发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在分角色练读中熟练课文对话,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从而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启发想像,尝试拓展

1.师:“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说明小鸭没有马上学会游泳。第一次去游泳,小鸭会遇到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如果小鸭怕困难了,鸭妈妈又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2.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3.小鸭学会了游泳,鸭妈妈看见了高兴吗?它又会对小鸭说些什么?小鸭会怎么说?

4.小组合作讨论,自编对话表演。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拓展和扩充。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可以是小鸭自己不怕困难,也可以是小鸭在鸭妈妈的再一次鼓励下大胆地去学游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举一反三,自主拓展

1.出示小鹰和妈妈的对话。学生自读,自学这一段中的生字,同桌互相考一考,记一记。

2.指名读小鹰和妈妈的对话。要求读得通顺。流利,读出恰当的语气。

3.进一步启发想像,鼓励创造。小鹰和妈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这些话的?小鹰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小鹰会怎样克服困难、最终学会飞翔?123456789101112

4.教师提供背景音乐《鹰》,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小组进行讨论,并合作创造、编排、表演童话剧。

5.汇报交流,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

【给学生提供展示成功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在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快乐。教师针对学生的表演适当点拨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表演,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学科整合,拓展认识

1.小结:小鸭、小鹰请妈妈帮助它们去学游泳、飞翔时,它们的妈妈都说了一句什么话?揭示课题《自己去吧》。你也会自己去学本领吗?

2.用“学会”进行说话练习,说说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会的。

3.听音乐《洗手绢》,师生一起边歌边舞。

【在总结课文时揭示课题,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题,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在唱唱动动中感受自己学会生活本领的快乐。同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亦有积极的意义】(摘自《教学月刊》)


《自己去吧》课堂实录与评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区幸福小学 执教:王桂凤
 
师:同学们,今天,大森林里举行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演示──运动会。)

师:瞧,小鸭、小鹰都分别获得了游泳、飞翔的冠军。你们佩服它们吗?

生:佩服。

师:那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么练就这一身好本领的吗?

生:想知道。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第十四课,到小鸭、小鹰的童年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

〔点评: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创设情境,在上课伊始便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新知的渴望之情,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师: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试读课文,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学生读文。)

师:谁愿意读一读?其他同学听他读得怎么样?(生汇报读文。)

生:我认为他字音读得很准、很流利。

生:我认为他读得很有感情。

师:下面,请你找出文中新的生字朋友,互相教一教、帮一帮、学一学,并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生: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住“吧”字的。

生:我是用编儿歌的方法记住“您”的。

生:我在上学的路上看见“美容美发”的牌匾上边有“美”字。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用自己的方法记住了这些字。那就请同桌间去掉拼音互相考一考吧!有不会的,帮他练一练。(生试读。)

师:你们读得真投入,下面,我们就来个读生字比赛,看看哪组读得最棒?(生练读生字。)

师:下面就请你当一次小老师,把你会用这些字组成的词,领大家读出来。(生组词读。)

师:快看,(出示小动物图片)森林里的小动物都为我们小朋友喝彩呢!你喜欢哪种小动物,就把它从黑板上请回家,好吗?但必须先读出小动物背后的生字。如果你愿意,还可以组个词,说一句话,看谁既聪明又有爱心。

生:我喜欢小鸭,我会读这个字:“会,开会的会,我们的老师正在开会。”

[点评:教师变换各种方式认读生字,使学生对生字的接触处于一种常识常新的状态。小小的游戏,使学生无形中接受了由字到词、由词及句的训练,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表现欲,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师:生字大家已经会读了,想不想试着写一写?

生:想!

师:那好,请你仔细观察“自”的笔顺和位置,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板书示范)

生:我观察到“自”共有六笔,第一笔“撇”,第二笔“竖”,第三笔“横折”,第四笔“横”,第五笔“横”,第六笔“横”。123456789101112

生:写“自”的时候,小朋友要注意,第一笔撇要从竖中线起笔,字还要写在田字格中间。

师:那你们就试着写一写吧,看谁写得最漂亮!(生描一个,写一个。)

[点评:教师的板书示范,清晰、准确、一目了然,并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领悟了写字的要领,使写字训练落到了实处,学生也感到新奇有趣,并体会出字的形体美。]

师:同学们,请你结合图,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文,并思考:你知道小鸭、小鹰成功的秘诀了吗?

生:(读文)它们成功的秘诀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师:说得好极了!请你仔细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小鸭和妈妈的话该怎样读呢?

生:(读、汇报)小鸭的话要用商量的语气读。

生:妈妈的话要亲切一点读,用鼓励的语气读。

师:谁能试着用读第一自然段的方法自己试着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汇报读。)

师: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文,并说说你喜欢文中的谁?

生:我喜欢小鸭、小鹰,因为它们能自己克服困难,学会本领。

生:我很喜欢它们的妈妈,因为它们的妈妈对它们的孩子不娇惯、不放纵,让它们自己去面对困难,尝试自己学会本领。

[点评:教师注重学生读书语气的指导。使学生通过读文,自己找到小鸭、小鹰成功的秘诀。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多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内化。]

师:最近同学们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生:我学会了自己穿衣、吃饭,是自己试着学会的。

生:我学会了叠被子,是偷偷观察妈妈怎么叠,我自己叠会的。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也能像小鸭、小鹰一样自己做事,老师真佩服你们!那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点什么?想对自己说点什么?

生:我想对我的妈妈说:“以后,您别总对我不放心这、不放心那了,让我自己做点事吧!”

生:“妈妈,请您相信我,我已经长大了,我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

生:我对自己说:“小鸭、小鹰是我的榜样,我要向它们学习!”

师:同学们,今后,我们把自己学会做的一件事或一个小本领都写在这个“好孩子,自己去吧”的本子上,积累起来,比一比,谁是独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

[总评:本节课教师采取了巧引──探究──扩展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法的指导,注重美育、德育的渗透,让学生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边玩、边学、边感悟。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为学生提供了改进自我、“做独立自主的好孩子”的机会,寓情于理,与现实生活接轨,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点评:王凤茹)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二
 
虞蔚英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本课的教学以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为主要设计理念,可把语文课堂变成编演童话剧的舞台。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体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与编演童话剧的实践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拓展课文。12345678910111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拓展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或者出示课文挂图,配上背景音乐──管弦乐曲《快乐的小熊猫》。

师:小河边的早晨美丽而又宁静。河水醒来了,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唱起了歌;岸边的小草醒来了,伸伸懒腰,对着河水照镜子;鸭妈妈和小鸭也醒来了,一起来到小河边的草地上做早操。小鸭看见了清清的河水,喜欢极了,真想下去痛痛快快地游玩,可是它还不会游泳,该怎么办呢?小鸭会怎样对妈妈说?妈妈会帮助它吗?

【拓宽课文内容,给课文中的对话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助于理解课文对话,同时也给学生学编童话剧提供示范。运用合适的音乐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添编演童话剧的趣味性。】

2.出示课文第一段中小鸭和妈妈的对话。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学生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读读拼音,问问同学或老师。

3.指名读小鸭和妈妈的对话,评议讨论。

师:“你”的下面加上“心字底”就成了“您”,小鸭对妈妈是多么尊重,多么有礼貌呀!可是鸭妈妈却让它自己去游,是不是鸭妈妈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呀?

4.分角色朗读,指导读出小鸭商量的语气和鸭妈妈鼓励的语气,熟练对话。

【启发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在分角色练读中熟练课文对话,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从而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启发想像,尝试拓展

1.师:“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说明小鸭没有马上学会游泳。第一次去游泳,小鸭会遇到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如果小鸭怕困难了,鸭妈妈又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2.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3.小鸭学会了游泳,鸭妈妈看见了高兴吗?它又会对小鸭说些什么?小鸭会怎么说?

4.小组合作讨论,自编对话表演。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拓展和扩充。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可以是小鸭自己不怕困难,也可以是小鸭在鸭妈妈的再一次鼓励下大胆地去学游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举一反三,自主拓展

1.出示小鹰和妈妈的对话。学生自读,自学这一段中的生字,同桌互相考一考,记一记。

2.指名读小鹰和妈妈的对话。要求读得通顺。流利,读出恰当的语气。

3.进一步启发想像,鼓励创造。小鹰和妈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这些话的?小鹰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小鹰会怎样克服困难、最终学会飞翔?

4.教师提供背景音乐《鹰》,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小组进行讨论,并合作创造、编排、表演童话剧。

5.汇报交流,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

【给学生提供展示成功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在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快乐。教师针对学生的表演适当点拨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表演,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学科整合,拓展认识

1.小结:小鸭、小鹰请妈妈帮助它们去学游泳、飞翔时,它们的妈妈都说了一句什么话?揭示课题《自己去吧》。你也会自己去学本领吗?

2.用“学会”进行说话练习,说说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会的。

3.听音乐《洗手绢》,师生一起边歌边舞。

【在总结课文时揭示课题,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题,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在唱唱动动中感受自己学会生活本领的快乐。同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亦有积极的意义】123456789101112

摘自《教学月刊》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广东省淇湛江市第十一小学 刘艳坤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故事情节很简单,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的词句。因此,在学生认识了本课生字、熟读了课文之后,我决定,把第一个故事的阅读学习目标定位于“结合课文学习,了解一些关于鸭子的科普常识。通过阅读故事,领悟应该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通过观察、表演、朗读、口语交际等途径来学习感悟语言,体会课文的意思”。教学中,重点采用了角色朗读和角色表演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下面,是第一个故事的教学片断介绍和我的反思。

一、情境激趣,导入课文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歌吗?我们先听一首歌《母鸭带小鸭》,会唱的跟着唱,拍手。(同学们边唱边做动作)

师:现在,老师就像一只鸭妈妈,带着我们班56只小鸭子去玩,我们一边玩一边学,好吗?

生:好。

师:把桌子上的小鸭子贴图,像老师一样贴在胸前,看谁贴得最快。老师手上有许多小鱼,如果哪只小鸭子表现好,就奖他一条小鱼。

[反思:教学开始,通过歌曲和游戏,创设了一个能把学生领入意境的学习情境,利用儿童的好奇、好胜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和学生一起“玩”,教师和学生拉近了距离。]

师:(出示一只鸭子图案)仔细观察一下鸭子的身体,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身体扁扁的。

生:鸭子的脚连起来的。

师:鸭子的脚连起来有什么用?

生:帮鸭子游泳。

生:它的鸭掌可以帮助它游泳。

师:鸭掌还有什么名字?

生:脚。

生:腿。

生:蹼。

师;扁扁的身体和蹼可以帮助我们游泳,你知道我们鸭子有什么本事了吗?

生:知道了。

[反思:教学结束评课时,有人说这个环节没必要,认为我把语文课上成了“科普知识课”。他认为,学生本身是知道这些的。语文课上没必要讲这些。我做过调查:一年级的小孩子。多数人不知道这些知识。如果不让学生有所了解,那么,学生对鸭妈妈的做法就会不理解──没人保护,万一淹死怎么办?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初学游泳时,需要有大人或专门的救生员来保护的。了解一些科普知识,对学生解决自己已有经验与课文内客冲突是有帮助的。再有,我认为,语文本身是个综合学科,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本身,正是体现了新课程综合性的特点。

不过,我现在也在思考:是不是一定要在语文课堂上来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倘若在课上不太合适,我们可以结合美术课,开展一次制作鸭子、小鹰头饰的活动,并且结合利用已有的材料制作头饰,了解鸭子、小鹰身体的个个部分与自己身体各个部分的区别。这样就把语文实践活动、美术课、科普知识的了解与语文课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了。]

(课件演示:小鸭子从蛋壳里钻出来,配合着音乐和叫声。学生一听就乐了。)

师:鸭子睁开了眼睛看见了什么?

生:看见小朋友。

生:看见同学们。

生:看见教室里的老师。

师:(拿出风景图,图上有一只鸭妈妈。)小鸭子还看见了什么风景?

生:看见小溪里的水。

生:看见很漂亮的风景。123456789101112

生:看见草地。

生:看见漂亮的花。(要求把话说完整,用“这里真美啊,有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说话)

[反思:抓住教学中的契机,有针对性地安排现察、审美和口语交际练习,重点训练表达。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师:小鸭看见漂亮的花、清清的小河、会想到什么?

生:想去游泳。

生:想去游泳,但有点害怕。

二、练习朗读,体会情感

师:小鸭子到底想到什么?请大家打开课本,找到小鸭子说的话,用铅笔画出来,自己读一读。

(学生开始读书。)

师:小鸭子说的是哪句话?

生:小鸭子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相同的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师:小鸭子看到美丽的风景,它的心情怎样?你们读的时候要读出小鸭子的心情来。

大家自己来读。(课件演示小鸭子出世,学生伴音乐自由读。)

师:谁来读?把小鸭子非常想游泳的心情读出来。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他读得有点急切,你想不想读?(师指着举手的同学。)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晤,特别特别想去游泳。谁还来读?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能不能读快一点,让鸭妈妈听了就带你去游泳?大家一起读。

生:(齐声)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妈妈怎么说?谁再来读读?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她读得不错,还会用上手势,摇摇头说不深。还有没有人想读?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读得真好。这只鸭妈妈怎么这么狠心呀?让刚出世的孩子自己去游泳,要是淹死了怎么办?要是我,我可不让你去的呀。你喜欢哪只鸭妈妈?喜欢我这只鸭妈妈,还是书上的鸭妈妈?

生:我喜欢刘老师这只鸭妈妈。

师:噢,是吗?(很高兴的样子)我一定会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

生:我喜欢书上的鸭妈妈。

师:为什么呀?(皱着眉故作沉思状)我对你这么好,怕你淹死的呀。你怎么不喜欢我呢?

生:因为我要去游泳呀。

生:因为我喜欢游泳呀。

师:我真的很怕你们被淹怎么办?

生:我的身体和我的脚掌会帮我游泳。

师:原来是这样,鸭妈妈知道我们天生的本事就是游泳,是不会被淹死的。把妈妈的话读得慢点。谁来读?

生: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你读得不仅有感情,而且有表情,你愿意读给听课的老师听吗?

生:(摇摇头。)

师:那么谁想读给听课的老师听呢?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读得好,我把一条小鱼奖给你,谁还想吃小鱼?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再奖一条小鱼。)

[反思:由于故事情节简单,所以,我当时安排学生通过练习“读出语气”来体会小鸭子和鸭妈妈当时的心情。从当时的效果来看,我觉得学生通过练习读以及我与学生的对话──喜欢哪一个,学生结合前面了解的科普知识,感悟了语言的意思,体会了当时小鸭子和鸭妈妈的感情。

不过,现在我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鸭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巴。” 这句话是故事中的重点语句,一方面说明了鸭妈妈“让孩子自己去” 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样的事情,你自己能做”,从而暗含了“自己的事情,你应该自己做”这样的道理。我觉得,对这句话,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一下:除了小鸭子的身体特点以外,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什么?从而使学生感悟课文要表达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生活态度教育。]123456789101112

三、角色表演,活化语文

师:我们班同学读书很好听,你们能不能一边读一边表演?

生:能。

师:自己先在下边练习练习。谁表演的好就戴上这个漂亮的头饰上来表演。

(学生练习自由表演)

师:(请两个学生来表演)

第一次表演:

鸭宝宝:呷呷呷,妈妈妈妈,带我去游泳好吗?

鸭妈妈: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鸭宝宝:(站着不动。)

鸭妈妈:还站着干什么?快去游吧。

鸭宝宝(学鸭子游来游去):妈妈,我学会了游泳。

(各奖一条小鱼。)

师:假设你自己就是这个小鸭子或者鸭妈妈,你的做法、想法和课文中完全一样吗?

如果不一样,你会怎么做?大家想一想,然后,我再请同学来表演。

(学生开始做准备)

第二次表演:

鸭妈妈:今天天气很好,你看这条小溪里的水很清,我带你去游泳好吗?

鸭宝宝:我好害怕哦,妈妈──

鸭妈妈:你一定行的。

鸭宝宝:我不敢去嘛!

鸭妈妈对着下边的同学们说:下边的小鸭子们,你们谁来帮帮我的鸭宝宝?

下边的同学纷纷举手

生:你的脚掌会帮助你的。

生:你的扁扁身体会帮助你的。

生:你身上的羽毛会帮助你的。

师(补充):是呀,鸭子身上的羽毛有油,也会帮它游泳的。

鸭妈妈:你知道了吗?你快点去游泳吧。

鸭宝宝:鸭子身体是扁扁的,我可是肥肥的,怎么游呀?(学生哄堂大笑。)

大家对他说:快去吧,快去吧!你自己试一下嘛!

鸭宝宝:那好吧,我去试试。希望我能活着回来见大家。

饰演小鸭子的同学做游泳状,游来游去,又拍着肚子对大家说:哎呀,原来游泳这么好玩,原来肥肥也可以游泳,真是谢谢大家。(大家热烈为他鼓掌,听课老师大笑,有些老师还以为是我们演练过的。)

师:呀,你真是一只勇敢的小鸭于哦!

(各奖一条小鱼。)

[反思:表演这个环节,学生进入角色,也就进入课文的情境;通过形体、语气体会、对话等方式,在游戏中,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有了比较深刻的领会。“假设”,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我觉得,这样做是符合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思想的。但是,本来这里可以“补救” 解决的一个问题:“水不深”,这里,我还是没有意识到,教学中,也没有通过“参与” 和“对话” 引导学生去认识、体会。]

最后的反思:总的评价自己这个教学片断,在从学生的兴趣着眼,通过朗读、角色表演、游戏等方式,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努力让语文课活起来,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等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

但是,自己在把握语文课的特点方面,在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学习体味课文内涵方面还是有欠缺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了实践、兴趣、综合的同时,不能忘掉“本”──语言文字的学习领会。这是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的。

预设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4个字,认识新偏旁。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准备头饰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在学习中领悟要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难点:
    懂得妈妈为什么要让小鸭、小鹰自己学习本领的道理。123456789101112

               第一教时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都已经长大了,一定能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谁来说说你们最近学会做哪些事情了?你是怎么学会的?在学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二、今天,我们来认识两位朋友,他们也想学本领。(课件演示:小鸭、小鹰)想不想知道他们想学什么本领?(课件动画,并出示部分课文内容:小鸭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小鹰说:"妈妈,我想去山那边看看,您带我去好吗?"妈妈说:"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
  三、自学这两句话
   1、自由朗读,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和小伙伴交流。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随机指导生字:正音、记形)适时评议,指导朗读。
   2、书写生字。
  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这两句话。(任选一项)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有感情地读一读。
   2、找学习小伙伴合作朗读。
   3、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4、…………
  六、汇报朗读、表演。

               第二教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朋友,他们要学本领,还记得吗?(课件演示)
  二、出示课文中的前两句话。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新课
   1、提问:那么小鸭、小鹰有没有学会呢?
   2、出示课文句子,读一读。
   3、提问:
    1)妈妈为什么要他们自己去?
    2)你想象一下,他们会怎样学?会遇到什么困难?(任选一个说一说)交流。
   4、指导朗读。
   5、你们为什么读得那么高兴?
   6、他们学会了本领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它们回怎么想?怎么说呢?妈妈又会怎么说呢?
   7、了小鸭、小鹰你会对他们说什么?
  四、拓展(准备头饰)
   1、选择一段课文进行背诵。
   2、选择一段课文用讲故事的形式讲一讲。
   3、小伙伴合作,把故事演一演。
  五、交流,评议。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生活的本领。
  二、 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三、 教学难点: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头饰。生字卡。小剪纸。
  五、教学过程:

  (一) 轻松准备。
  教师出示自己的剪纸,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本领,可以是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也可以是一种技能或本领,并且要说出来是怎么学会的。
  (二)质疑,引入课题。
  小鸭子最近也学到了本领,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来学14《自己去吧》。齐读课题。认读课题中的生字。然后质疑: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答案就在课文里,小朋友愿不愿意自己去找呢?
  (三)读中感悟第一段。
  1、 播放动画,看完后说说都知道些什么?
  2、 说说自己平时都有哪些学习生字的方法?用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初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标出生字,多读几遍。
  3、 同桌互读互教,说说用什么方法自学什么字或教同桌什么字。123456789101112
  4、 出示识字小游戏:小鸭在水底看到什么字?请大声来读一读。
  5、 指导朗读第一段。指名读,生当小老师来评价。再读,师指导。(联系学生实际指导朗读,读出小鸭缺乏自信,想要妈妈陪,不知道行不行的商量口气;妈妈了解环境,知道水不深,让小鸭自己游泳的鼓励语气。范读,生齐读。
  6、 情境想象练习:想象小鸭刚下水时心里怎么想?开始游泳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学会游泳后心里怎样想,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学生在组内边读边想边表演)。分角色朗读。
  7、 口语练习:
    我想对小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鸭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自读自学自悟第二段。
   1、 看动画,想象鹰妈妈会对小鹰说什么?
   2、提出自学要求,(用生字卡学习生字、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自学结果。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4、质疑讨论:想一想,鹰妈妈为什么让小鹰自己去?(让生明白鹰妈妈想让小鹰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你的妈妈都让你自己去做什么了?
  (五)整体领悟,拓展练习。
   1、 播放全文动画,想想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为什么要这样读?
   2、 指名读,评议。
   3、 同桌互相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 出示提示语,试背课文。
   5、 演一演。分组在班上创造性地表演课本剧,共同评议。
   6、 小鸭学会了游泳,小鹰学会了飞翔,你学了这一课,学会了什么?(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收获和体会,让生明白不能事事都依赖父母,独立对成长的重要性。)
   7、 轻松歌曲《不再麻烦妈妈》。
  (六)创意作业:
     你自己想做什么?征求爸爸妈妈意见,然后尝试着自己做一做,别忘了要注意安全。

一、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理解友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部首.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图画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花、头饰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1、播放鸭子游泳,老鹰飞翔的录象片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鸭子会游泳,老鹰会飞翔,它们高超的本领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来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音。
  2、读通句子,要把每一句读正确,注意停顿,不读破词、破句。
  3、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齐读。
  (2)去掉拼音读一读。
  (3)重点指导:
  深:ē,声母是翘舌音。您、那:声母是鼻音。
  分清前鼻音和后鼻音:您、深、景。吧、吗,读轻声。
  认识“”,学字头。
  (4)同桌互相找一找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123456789101112
  (三)找朋友游戏。
  多媒体课件出示许多的小朋友,他们头上都带着本课生字的头饰,两个合在一起可以组成词语的就成为朋友。
  要求:(1)先认读生字宝宝。
  (2)朋友找到后,同学齐读。
  (四)写字指导。
  1、复习生字。自、己、东、西。
  2、分析字形。
  自: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先重后轻。“目”字要写得居中。
  己: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不出头。
  东:第二笔是,左右两点要对称。
  3、学生照笔顺提示在书上描红。
  4、学生练习写字,师巡视辅导。
  (五)课堂小结。
  我们知道了小鸭能自己去游泳,也知道小鹰能自己去飞翔,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去把课文读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激趣导入
  1、课件:“青蛙过河”游戏复习生字。
  2、课件:“红绿灯”游戏复习词语。
  (二)看课文动画,初读课文
  1、看动画,想: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2、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三)小组合作探究,深读课文
  1、小组选择喜欢的部分深入探究。
  (1)读一读;(2)想一想;(3)演一演。
  2、全班交流,进行小组比赛。(课件辅助教学)
  (四)联系实际说话,拓展延伸
  1、最近自己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会的?
  2、看课件说话:学会了。
  (五)小结,指导背诵
  (六)布置作业
  1、(必做题)背诵《自己去吧》这篇课文。
  2、(选做题)同学们,今天晚上还有一份特别的作业,就是回去后选一样家务活来做,做完后跟妈妈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学材分析
  这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语言富有童趣。故事内容能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练习朗读。教学难点是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1、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有了一定学习课文的方法和习惯。
  2、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具有一定的分析领悟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生字“自”。
  2、研读课文第一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悟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投影片和小鸭、鸭妈妈的头饰。
  导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家里自己会干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二)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一篇童话故事,看故事中的小鸭子、小鹰会干什么,它们的本领是怎么学会的?
  2、看老师写课题,你猜老师想写什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读一读课文,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让学生圈点,主要引导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二)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小朋友,现在先把你认识的字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
  (三)听读课文,识字。123456789101112
  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挑选一个喜欢的读给大家听。(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
  (四)同桌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如果同桌读对了,你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如果读错了,你就帮帮他。
  (五)识记生字。
  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多读,听别人读等方法,与生字常见面。全部生字的识记体现梯度。最后一问旨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课外识字、自主识字的意识。]
  三、研读课文第一段,感悟故事内涵。
  (一)出示投影片,显示文中的两幅图片
  (学生喜欢哪幅就说哪一幅。)请学生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说什么?(教师板书:小鸭鸭妈妈小鹰鹰妈妈)
  (二)这节课我们先学第一段
  1、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哪个小朋友把小鸭说的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小鸭说的话。
  2、这是一只很有礼貌的小鸭,你从哪里发现的?
  3、想一想: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小鸭的话?自己练读,同桌互相评议。
  读一读,比一比,妈妈,您带我去游泳。
  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4、小朋友对谁说话会用上“您”?
  (三)自己读一读鸭妈妈的话。
  1、出示句子: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要大家帮你解决吗?
  分小组讨论:鸭妈妈为什么让小鸭自己去游泳?
  2、指导朗读,体会鸭妈妈的话该怎样读。(学生评读。)
  采用灵活的形式读课文,如指名读、小组读、打擂台读、男女生比赛读。
  (四)引读:小鸭学会游泳了吗?(齐读最后一句。)从哪里看出来?出示词语卡片:“几天”、“学会”。(教师板书:学会游泳)你能想象一下小鸭学会游泳对它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小鸭和鸭妈妈说话时的不同语气,读后评议。
  [此环节是从讲图意、感受到通过美读来抒发情感,学生融入其中,从读中领悟小鸭的妈妈为什么让它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四、把第一段编成课本剧表演。
  (一)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小鸭,你学会游泳吗?你刚学游泳时害怕吗?为什么不放弃?
  2、小组合作模拟小鸭和鸭妈妈在小溪旁对话的游戏情境。
  [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素材。]
  (二)戴上头饰表演。
  五、学写生字
  (一)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读一读: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二)学写“自”,让学生观察字形。
  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学生范写、讲评。
  [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结果会掌握得更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作业
  (一)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二)把第二段也编成课本剧表演。

  板书设计
             鸭妈妈小鸭学会游泳
       自己去吧
             鹰妈妈小鹰学会飞翔

  课后反思:
  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朗读中感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让学生自主地听说质疑
  首先教师设计了一个充满悬念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小鸭是怎样学会游泳的吗?”接着学生看图说图意,让学生进行听的训练。学生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这个故事讲了哪两种动物干什么的事?这两种动物是在谁的帮助下学会本领的?让学生进行说的训练。然后,教师让学生来质疑,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疑问要让大家帮你解决吗?许多学生都纷纷提出了心中的疑难问题。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当场来解决;比较复杂的,又紧扣文章重点难点的疑难问题,比如: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教师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123456789101112
  二、让学生自主地讨论交流
  学生通过激烈讨论交流后,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对于“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这个问题,有的说:“因为鸭妈妈已经到过那条小溪中游泳,知道那条小溪的水不深,不会把小鸭淹死。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有的说:“因为鸭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脚上的蹼已经长结实了,能拨水了。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有的说:“因为鸭妈妈是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游泳的本领,不能总是依赖爸爸妈妈。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
  三、让学生自主地感情朗读
  学生在感悟课文内涵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在读小鸭的话时,应该用有礼貌、请求、商量的语气;在读鸭妈妈的话时,应用亲切、温和、鼓励性的语气。每个学生都读得很有感情,好像身临其境。
  四、让学生自主地表演课本剧
  学生在感情朗读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带上头饰表演小鸭、鸭妈妈,个个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台表演。有些学生在表演时还能增加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把小鸭、鸭妈妈的神态、动作、语言表演得非常逼真。教师又顺势引导学生明白学本领要自己努力去学,从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不依赖父母生活。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已去吧》这篇课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大胆地质疑,丰富地想象,合作地解疑,从而为新世纪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的合格人才打下基础。

1234567891011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812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