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小小的船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1-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8个会认字,会写“天、只、儿、两、见”5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本课是一首短小优美的儿童诗,诗歌描绘了孩子在晴天的夜晚看到的天空景色。诗画相配,内容生动,诗句优美,更富有想像力,读起来朗朗上口,饶有趣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的积累,很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理念
   本课是叶圣陶先生的名作,诗歌以简洁明快、丰富有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静谧的夜晚,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大自然的妙趣及夜色的温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入丰富、生动的画面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像世界,培养他们的想像能力和朗读能力,通过他们的画笔展示脑海中的夜景,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之间的联系,发挥想像,体会晴朗夜空的美丽景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激发兴趣。
  屏幕显示:配乐出现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小女孩儿张开双臂坐在月亮上非常高兴地看周围一闪一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用自己的话说说。
  评:利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展现美丽的画面,把学生带入晴朗夜空这一优美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2.揭示课题。
  你们看,这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像什么?(小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小小的船》。
  3.读课题。
  看到课题,齐读,然后师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师再问:课文真的是写船吗?请同学们看课文、看彩图,读课文找依据,释题:实际上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小的船。
  评: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或想知道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画出来,把生词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老师请教,再多读几遍。
  评: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互相检查读,当个小老师,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3.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认读,去掉拼音认读,通过开火车读,当小老师带读,及时表扬。
  4.四人一小组为单位,轮流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认真听、仔细评。
  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这样做,引导学生互帮互学,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和合作,让学生当小老师,形成生生互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2345678910111213
  1.配乐范读全诗。启发想像: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用自己最喜欢的朗读方式朗读课文,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想读多少遍就读多少遍。然后想一想:课文共有几行,由几句组成?
  评: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3.挑战读。谁愿意来读读课文?后问:谁向他挑战?
  评: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4.齐读。边看课件边模仿着读,要求读流利。
  5.小组比赛读。由4人学习小组合作读,学生评议,评出读得好的小组,奖小红花。
  评:有助于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6.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那句诗读给大家听,喜欢读哪句就读哪句。
  评: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7.说话训练,填空。
  ()的月儿()的船,
  ()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的船里坐,
  只看见()的星星和()的天。
  评:加强语言的感受和积累,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四、书写生字,指导识记
  1.做采蘑菇的游戏。
  (1)每个蘑菇都有一个名字,一定要叫出它的名字,它才真正属于你,知道吗?谁愿意来采?
  评:用采蘑菇的游戏来促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生字的兴趣。
  (2)在三个蘑菇的后面分别贴上本课的五个生字中的三个“天”、“只”、“儿”,然后请3名同学到前面来做采蘑菇的游戏,其他的同学可以唱《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边采蘑菇边播放歌曲。)
  (3)采完之后,师问:呀,你采的蘑菇真大呀!请你告诉同学们,你采到这个蘑菇的名字是什么吗?告诉大家:“我采到的蘑菇叫某”。这个蘑菇想让大家一起来喊一喊它的名字,它就会笑了,一起来喊,再喊一声。
  (4)师问:你是怎样记住这个蘑菇的名字的?告诉同学们好不好?其他同学有更好的方法来记这个字的,也可以到前面来说。
  评:让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游戏中识字,增强识字的兴趣,体现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
  (5)给蘑菇找朋友。想想生活中,有哪些朋友可以和这个字组成词语呢?如果你不能组成词语,或者你想到的词语让别的同学说了,那你可以用它说一句话,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说得又多又好!
  评:练习组词说话,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写字教学分散在两个课时安排,可以调节学生身心,也可以落实写字要求。
  (6)让学生观察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笔顺,然后老师示范,让学生描红,独立书写,评讲,看谁写得美。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谁来告诉大家,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请同学们再认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同学们,上节课,你初步学习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什么?
  2.配上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想像,一边学着飞的样子。老师描述:让我们飞起来吧!飞到美丽的蓝天上。看,许多星星一闪一闪的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快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在小船上。(贴出小女孩的图片)
  评:让学生回忆课文,再现情境,使学生集中精神,配上音乐闭上眼睛,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像,激发学生的兴趣。12345678910111213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1.学习一、二行诗。
  (1)师问:我们坐在哪儿了?(小船上)这小船不是真的船,它就是月儿。(贴出月亮的照片)师问:你们看,这是一张月亮的图片,你们说,图片上的月亮像什么?大胆的想想看。
  (2)自由读,个别读,当小老师评。
  (3)指导划出写“月儿”、“船”的词语。
  (4)设疑:为什么用“弯弯的”、“小小的”,而不用“弯的”、“小的”?
  投影句子比较弯的月儿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评:加强对词语的理解,促进语言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指导朗读。
  “小小的”、“弯弯的”读出小和可爱。
  (6)这月儿除了是“弯弯的”,还是怎么样的?指导学生自读自画,画出月儿的形状——两头尖。屏幕出示月儿的形状,并引导学生知道,这里把弯弯的月儿比作了小小的船,写的是月儿的形状,而不是真的船的样子。
  评: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7)齐读。读出月亮的可爱,以满怀喜悦的心情去朗读。
  2.学习三、四行诗。
  (1)我们一起划船在蓝天上面到处走走,哟,你们看到了什么?(星星、天空)张贴:星星、蓝天
  评:这样说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兴趣浓,热情高。
  (2)课文写的星星是怎么样的?(闪闪的),天空呢?(蓝蓝的)
  (3)设疑:为什么用“闪闪的”和“蓝蓝的”?
  投影句子比较只看见星星和天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比较记忆有较大的优势,这样教使学生便于理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激活学生的思维。
  (4)指导朗读。
  读出星星、天空的美丽可爱。
  3.语言训练,感受夜空的美。
  课件出示:
  星星很像,多美呀!(钻石、珍珠、小眼睛、明亮的灯)
  月亮很像,真好看啊!(小船、眉毛、镰刀)
  蓝蓝的天空像。(写比喻句)
  评:通过设计练习,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促进了学习思维的扩展。
  4.语言****:夜空真美啊!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我看着、想着,入迷了,陶醉了,在我的眼里,那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突然间就像一只小小的船,(音乐声起)教师范读课文后叫同学向老师挑战。
  5.自由读,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
  6.学生表演读。
  评:以读为主,学生通过自主理解、体会、设计动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提高了能力。
  三、感情朗读,展开想像
  1.配乐唱《小小的船》,加动作。
  2.讨论“只看见……”的“只”是什么意思?“只看见”和“还看见”有什么不同?
  3.我们继续往前走吧!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进行说话训练。“我看见了”。可引导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例:我看见了校园、北京、外星人、嫦娥、玉兔……
  评: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充分练习说话,尊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情感体验。
  4.指导背诵。
  让学生伴随着轻松、愉快的乐曲学会唱、学会背。
  四、指导学字,积累词语。
  1.复习生字词。
  2.做采花的游戏。
  (1)每朵花都有它的名字,要叫出它的名字,才真正属于你,谁愿意来采?12345678910111213
  评: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两朵花的后面分别贴上“两”和“见”字,然后请同学来做采花的游戏。
  (3)采完花后,在讲台前站好。师:呀!你采的花真漂亮!那你告诉同学,你采到的是什么花?出示生字某,你知道这朵花的名字是什么吗?告诉大家:“我采到的花叫某”。这朵花想让大家喊一喊它的名字,它就会开了,一起来喊,再喊一声。这位同学,你是怎么记住这朵花的名字的?告诉同学们,好不好?(也可以叫别的同学说)
  评: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识字,增强趣味性,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同时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
  (4)帮花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用它说一句话,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好。
  评:以小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5)师示范写字,讲明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笔顺,再指导书写,你认为自己哪个字写得很好,就请你对这个字笑一笑或对同桌夸一夸。
  评:突出人文性,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
  (6)把你喜欢的词语采摘到你的词语花篮里。
  评:字离不开词,识字教学必须同积累词语结合起来,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
  (7)想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评: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五、总结全文,陶冶情感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
  评: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2.小结。
  师:大自然是美丽的,太空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现在,我们中国也有人登上了太空,我们小朋友多学知识,掌握本领,将来也可以到太空邀游、旅行,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3.如果请你来到月亮上,你猜猜月亮上面会有些什么呢?你想对月亮说点什么呢?
  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和其它学科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1.背诵课文。会背了,把月亮涂上颜色。
  2.回家把儿歌背给家长听,表演给家长看。
  3.完成书后练习第3题。
  连一连。
      弯弯的    天
      小小的    船
      闪闪的    月儿
      蓝蓝的    星星
  4.回去进行实践活动:夜晚出去看看月亮,说说它像什么。你还看到天上有什么?
  评: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

教学目标:
   1、 学会认读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独立识字的能力。
   3、 通过想象月亮像什么,培养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小的船》歌曲、字词卡片。学生准备彩笔。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引入:
  1、 谈话:你们知道有哪些船?这些船在哪里行驶的?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有趣的船。它在什么地方呢?(出示课文插图)瞧,我们的好朋友丁丁正坐在月亮船里游玩呢?你们想不想到天上去看看?让我们一起乘上“小小的船”去旅行。12345678910111213
  2、 听歌曲,播放歌曲《小小的船》。听听,美丽的天空中有什么?
  二、 学习生字
  1、 初读儿歌。轻声读,把生字的读音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问问别人。
  2、 识字。
  (1) 出示字卡,这些字你会认吗?是怎么认识的?
  (2) 读词: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说说这些词有什么特点?照样子再说几个。)
  (3) 出示两个句子,区别多音字“只”。
  ①我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②一只小鸟飞来了。
  三、 诵读评价
  1、 丁丁坐着月亮船划进蓝蓝的星空,周围静静的,只有星空一闪一闪的眨着眼睛。多美啊,谁来读读?
  2、 大家想和丁丁一起遨游夜空,去欣赏美丽的蓝色夜空吗?请大家小声跟着音乐朗读课文。
  3、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让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样,学生再读。
  (音乐渲染气氛,使学生仿佛进入太空,幻想着遨游蓝天的情景。老师有感情的范读,使学生身临其境,他们会带着一种朦胧的情感进入诗境,让学生真正去感受月儿美、星儿美、夜空美,文章写得更美。)
  四、 背诵
  1、 丁丁说小朋友读得真妙,把月儿读得弯弯的,把船儿读得小小的,把天空读得蓝蓝的,把星星读得闪闪的,他还想听上朋友把课文背下来,你们行吗?试试看。
  2、 背诵,可以站起来加上表情和动作背。

                第二课时
  一、 背诵儿歌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小的船》这首儿歌,现在大家还能背诵吗?
  二、 交流
   1、 丁丁说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你觉得还像什么?和周围的伙伴说一说。
   2、 想一想,如果你坐在月亮船上,你还会看到什么?你还想看到什么?看谁想得美,想得远。
   3、 师生唱歌曲《小小的船》。
  三、 练习
   1、 猜谜语。(“语文天地”中“猜一猜”的第二则谜语)再用“月亮”说一句话。
   2、 你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歌曲、诗歌?读一读背一背《古朗月行》。
   3、 想象画,把自己在太空中看到的美景画下来。
  四、 写字
   1、 观察书上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2、 老师指导“里”“在”的笔顺,学生书写。
   3、 指导学生写字,重点指导写“里”和“见”字。
   4、 同桌互评。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初步感受诗歌意境,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陶冶情操。
   3、运用听读识字法认识12个生字。了解多音字“只”的读法。
   4、学会书写6个生字。
   5、学会基本句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
  教具准备:课件、录音、星星、月亮卡片、丁丁挂图
  教学过程:

  一、丁丁出场,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的好朋友丁丁又来和小朋友见面了。快,咱们快给他打打招呼。丁丁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个圆盘,有时象把弯刀。(出示词卡:月亮)
  师:真聪明,丁丁说猜中谜语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是什么呢?竖起你的小耳朵听电脑博士播放的歌曲。(课件播放小小的船歌曲)12345678910111213
  二、读通顺课文,运用听读法识字。
  1、听录音,听读课文。学生听、看、指课文。
  2、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娃娃就用笔画个圈,把他留住,前后连起来猜一猜是什么字,实在猜不出来的话,待会儿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3、同桌互读。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娃娃,就互相帮帮忙。
  4、分组比赛朗读,教师给予适当评价。
  5、教师范读,学生指认。
  师: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生简单评价)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因为老师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自己来到了天空。你也象老师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象,也会读得很好的。想试一试吗?
  6、学生自由朗读。
  7、学生配乐朗读。
  8、试着背诵课文。
  三、扩展练习——照样子说一说。
  1、课件出示题。
  2、教师做一道题,学生检查做对没有。
  3、课件出示答案,学生订正。
  4、你能用在。的句式来说一说吗?把你平时想去去不到的地方,想做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尽情地说。
  四、认识重叠词语宝宝。
  1、课件出示:跳出来的词语宝宝,学生认读。
  2、课件闪动词语,学生再读。
  五、认识生字娃娃。
  1、课件读跳出来的生字。
  2、游戏认字:猜字游戏、摘星星游戏。
  3、认识多音字“只”,读例句。
  六、练习书写字娃娃。
  1、教师重点指导“尖”(课件演示),教师范写。
  2、学生当“小老师”教写“里”。
  3、课堂练习书写“尖和里”。
  七、结束。师总结,拍手齐唱《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看懂图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挑选其中的几个生字写一写。
  教学重点:
    识字认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迷语。
    出示课件: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
    学生猜谜——月亮。
    师:你们平时见到的月亮什么样?
    学生自由回答。
  点评:教师注意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教师出示有关月亮的照片。)
    师:多么神奇的月亮!我国古代的人们创造了许多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想不想听听?
    教师配乐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远古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人们都倒在地上喘不过气来。有一位英雄叫后羿,这一天,他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了一个让它给咱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王母娘娘因此给了后羿一包长生不老的仙药,他就交给了妻子嫦娥保管。
    有一个叫蓬蒙的坏人一心想得到这包药。有一天,他趁后羿不在就威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嫦娥急中生智,一转身将药吞了下去,她的身子便飘了起来,飞到空中。因为她舍不得离开后羿,便飞到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去了。这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点评:一个美丽的月亮的谜语,几幅美丽的月亮的图片,再加上一个美丽的月亮的故事,已经把学生领到了美丽的月亮跟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油然而生。
  二、初读课文12345678910111213
   1.教师范读。
    师:蓝蓝的天空,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亮,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有位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首儿歌。
      教师配乐范读。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你们一定想把它读好,对么?那么,你想给自己提出什么要求?
      学生自己提出对自己的要求,教师整理。
  点评:教师的这一设计,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
    师:请你打开书,一边指一边读。比一比谁最先能把字音读准。
      指名读。评读。
  三、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师:谁愿意读读这些句子?
    师:“弯弯的月儿”什么样呢?我们一起画一画吧。
      (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纸上画。)
  点评:学生通过画体会到“弯弯的”、“两头尖”,很巧妙。
    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弯弯”的事物?
      学生自由回答。
    师:看!弯弯的月儿多像一条小船。
      对比体会:
      弯的月小的船,
      小的船两头尖。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点评:这样的设计,学生很快体会到“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弯弯,小船弯弯,非常可爱。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读。
   2.课件出示: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一个晴朗的夜晚,我们坐在院子里抬头仰望。只见蓝蓝的天空,无数颗星星一闪一闪的,还有一轮弯弯的月亮,多美啊!让我们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去,这时你又会看到了什么?
  点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能坐到月亮上去,太美妙了!插上想象的翅膀,美美的想吧。
    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回答。
    师:再来读读这两句,把我们的想象读出来。
    学生自由练读。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指名读。比赛读。评读。
    课中操:
    随着歌曲“小小的船”学生自由表演唱。
  四、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
    出示课件:生字在课文中变成红色。
    师:你记住了哪些生字?能说说是怎么记住的吗?
    随着学生的介绍,教师出示相应的生字课件,巩固识字。
   2.巩固生字。
    出示课件:生字
    师:这些生字从课文里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自己读一读。
    出示课件:打乱顺序的生字,点一个出一个生字和一部分航天器的形状。生字都出现后,背景出现一个完整的航天器。
    师:如今,人们乘坐航天器,不仅可以到月亮上去,还可以飞到更远的宇宙中去呢。
  点评:这里,教师的设计非常独到,将生字落在航天器的一部分上,最终组成一个完整的航天器的图形,既有趣味性,又有科学性;既达到了复习巩固生字的目的,又自然的引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梦想已经一一变成了现实。同时,暗示学生打好基础就是实现梦想的重要途径。
  五、学写生字12345678910111213
    课件出示要写的生字。
    师: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指导写生字。
  六、课后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适时出示课件:
   1.有关的诗词。
   2.阿波罗15飞船的宇航员和月球车的图片和有关月球的知识。
    师:有兴趣的同学在课下可以上网,到“月亮网站”再收集一些资料。
  点评:这里鼓励学生上网收集有关月球知识的资料,推荐“月亮网站”,倡导收集古诗词等环节的设计,沟通了课堂内外的学习渠道,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引导了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真正把学生当成了学习、发展的主人。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利用听读识字把字读准确。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指导朗读,感受诗歌。
   4.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听读识字,感受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
    生:美丽的夜空。
      一闪一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师:多美呀!快看看,是谁来了?
    生:丁丁来了。
    师:哦,丁丁乘着美丽的月亮船来了。今天他要和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
    板书:小小的船
    师:谁愿意大声的读读课题?
    全班齐读课题
  点评:课的开头,成功地创设了美丽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师: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 自己练着读一读。
   3.谁想试着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4.讨论: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并试着画一画。
  点评:动手画一画,学生很愿意,起到了比较好的调节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物投影打示学生图画)
    师小结:(你们真会观察!)在蓝蓝的夜空中,月亮有时是圆圆的,有时又是弯弯的,如弯弯的小船。
  三、认读生字
    师:这首小儿歌大家都会读了,现在看看你都和哪些字成为好朋友了?快把它们请出来。
    生:(拿出生字卡片)
    师:把你认识的字摆在上面,不太认识的摆在下面。
    生:(动手摆)
    师:谁想把你不认识的字拿上来,请同学帮帮你?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他们?
    生:(一人领读,全班跟读)
    师:……(适时指导。)
    重点:“只”的读音
    课件:
     (1)我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一只小鸟飞来了。
    师:看看你摆在下排的卡片,现在是不是都认识了?快叫出它们的名字,把它们放在上排吧!现在让你的字朋友到铅笔盒里休息吧!
    生:(收卡片)
    师:不认识的字没有了,它们都变成了闪闪的星星在夜空中跳舞呢!让我们也和它们一起活动活动!
  四、课中休息
  五、游戏巩固词语
    师:活动完了,真精神!继续努力!快来看,这几颗淘气的星星跑到这儿来了。(指黑板)每颗星下面都藏着一个词呢!谁读对了,星星就跟你回家。12345678910111213
  点评:满天的星星既为学习儿歌创设了情境,又可作为评价的实物奖励,使课堂气氛更轻松、热烈。
    学生参与游戏,巩固词语。
  六、指导书写
    课件:指导书写“尖”
    1.观察。
    2.看课件,纠正笔顺。
    3.再看课件,书空,找关键笔画。
    4.自己动笔写。
    5.实物投影,互相评价。
  七、练习朗读
    师:现在我们和丁丁再一起回到美丽的夜空。四人一组,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在组里读读这首小诗。一会读给大家听。
    小组汇报读。
    评读。
    再练练,能背更好。
    配乐背诵。
  七、课外延伸
    师:唐朝有位大诗人李白,他也写了一首有关月亮的诗。
     (投影)
     1.自己练读。
     2.齐读。
     3.指名读。
    师:课下,请同学们再去找一找关于月亮的诗或文章?下节课来读给同学听,好吗?
  点评:学习语文,不但要重视课内,还要重视课外,没有语文的课外阅读,语文学习是不完全的,学习过程也是有缺陷的。教师把选读教材、必背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

  附:板书设计
      小小的
      弯弯的
      闪闪的    尖尖的
      蓝蓝的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睛天的夜晚,天空中有星星,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读课文,能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会背诵课文。
  3、学会5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一个新偏旁:舟字旁,学会一种笔画,横折弯。
  教学重点:
  指导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弯弯的月儿小汴的船”的意思是“弯弯的月亮象小船”“小小的船”指的象月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看晴的夜空吗?(出示)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里有什么?月亮什么样?我们这种形状的月亮叫做什么?(月牙)
   夜空这样美,有位小姑娘总也看不够用手托着小脸蛋,仰着头看天空(边描述边出示四肢皆能活动的硬纸板做成的小姑娘图片)看呀看呀,连眼都不眨一下,这时,奇妙的事发生了。小姑娘竟坐到了月亮上。这是怎么回事?小诗《小小的船》将告诉你答案。
   板书课题:2 小小的船
   教学生字:的、船
  二、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独立学习。
  2、二读课文、读准字音。
    小组学习。
  3、三读课文,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不丢字,不加字。
    指名读―――评议。
  三、出示目标
  1、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字音准确。
  2、背诵课文
  四、实施目标
  (一)逐句讲读诗句。
  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1)提问:“弯弯的月儿”指的是什么?
    追问:①月牙什么样?像什么?
  ②“小小的船”是什么?
     指名说
     齐读: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2)比较:“弯弯的月儿”与“弯”的月心有什么不同:
     指名说
     师小结:
    “弯弯”的月儿比“弯”的月儿更弯、更让人喜爱。12345678910111213
  (3)比较:“小小的船”与“小船”有什么不同。
    指名说
    师小结:
    “小小”的般比“小”船更小、也更讨人喜欢。
  (4)指导朗读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师:听老师范读,注意做到:
    口齿清,声音响,不丢,不加字,字音要准确。
    范读―――仿读(齐读―――男女生对读―――指名读―――评议)
  2、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1)过渡:
    小姑娘托着可爱的小脸蛋儿,望着那两头尖尖,像小船一样的月亮,出了神,意想着月亮真的变成了小船,自己真的坐到了月亮上(师生同做小姑娘托小脸出神望月亮的样子;师同时将坐着的小姑娘纸板模型拿下来放到月亮上并添画船桨,便图与书中图相同)
  (2)提问:我坐在小船一样的月亮上看到了什么呢?
  (3)引导理解“闪闪的”
     师:星星在天空中不停地眨眼睛,我们就说这是什么样的星星?
     师小结:
     “闪闪的”就是“一闪一闪”的。
  (4)引导理解“蓝蓝”的。
  ①提问:你坐在小船一样的月亮上,除了看到一闪一闪的星星,还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
  ②结合学生回答,引导理解“蓝蓝的”。
    问:课文为什么不说“蓝”的天空呢?
    指名说
  ③师小结:
    “蓝蓝的”意思是很蓝很蓝,让我们觉得天空是那样美。
  (5)理解“只”
    夜空是多么美呀!除报一闪一闪的星星和很蓝的天空,竟然什么东西都吸引不了小姑娘!这就是“只看见”的“只”的意思,表示除了星星和蓝天,别的都没看见。
  (6)指导朗读
    我/在小小的/船里(轻声)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范读,生按前面所想的朗读要求仿计。
    齐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7)初步了解什么是想象。
  ①问:月亮真的变成了,小船吗?
   小姑娘是不是真的坐到了月亮上?
   师小结:
   月亮并没有真的变成小船,小姑娘也没有真的坐到月亮上,这都是小姑娘望着月亮想象出来的,并不是真的。
  ②问:现在知道小怎么会坐到月亮上去了吗?
  (二)朗读全文
  1、过渡:你喜欢这首诗吗?请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读时要做到,(投影):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词连读,按老师教的方法停顿,注意重音。
  2、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男子生轮读―――齐读。
  (三)指导背诵
   美丽的夜空,不但吸引了小姑娘,也吸引了我们班的小朋友,先不是?你愿意把这首描写夜空的小读背下来吗?
   自由练背―――部分背―――齐背―――指包背
   (可配上轻缓优美的音乐背景)―――评议―――齐背
   师按挂图提示背诵。
  五、课后练习
  1、填空
    弯弯的( ),小小的( ),小小的( )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 )里坐,只看见闪闪的( )蓝蓝的( )。
  2、照样子用线连起来。
    小小的  弯弯的  蓝蓝的  闪闪的

    月儿    船    星星    天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船、两、尖、看、见、闪、星;认识新笔画:横折弯;认识舟字旁、目字底和小字头,说出它们的名称,学会书写;理解“月儿”“两头”“看见”“星星”“弯弯”“闪闪”“蓝蓝”等词语;会用“我看见”例说句子。12345678910111213
   2、会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学会想象,初步培养观察天空的兴趣。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理解大意,看图进行说话训练;学习“船”等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开火车”认读与课文有关的熟字:门、人、大、小、目、手、儿、在、里。
   2、指名认读音节:shan liang chuan jian xing
  二、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很有趣的儿歌:《小小的船》,读题。
   2、教学“船”。
     船:左右结构,左边是“舟—zhou zi pang”,“舟”像一只小船的船身,中间的一横像船桨,舟字旁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一提不要出“船身”。
   3、你们看见过什么船,在哪儿看见过?课文中说的小小的船是什么船呢?听老4、师读课文。
  三、教师范读。
    出示投影,让学生边看图边听课文朗读。谁能说说书上说的船指什么?。
  四、引导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
   2、看看课文有几行,有几句?
   3、指名逐行读,共同评议正音。
   4、组词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5、同桌互读课文。
   6、看图说话:小姑娘坐在“小小的船”里看见了什么?(板书:看见)
   7、教学“看、见”
     看:先写一个“手”,把竖钩改成撇,下面写个“目—目zi pang”。
     见:注意里面的撇应写在竖中线上。
  五、指导书写。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学习生字词,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词和新教的偏旁。
   2、指名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教学生字。
   1、指名读第1句。
    ①“两”第三声,要读准;“弯弯”“小小”“两”“尖”要读重音。
    ②跟“弯”相反的词是什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请看图说说。为什么说它像小船?
    ③教学“两”“尖”
     两:不能念成er。口头组词:两边、两样、两旁
     尖:上下结构。“”是新偏旁,叫小字头,注意“小”作偏旁时要去掉钩。“尖”怎么记?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尖尖的?并请学生指图说说弯弯的月儿什么地方是尖的?
    ④口头填空。
     ()的月儿()的船,()的船儿()尖。
    ⑤指导朗读。这月儿弯弯的、黄黄的、两头尖尖的,多可爱啊!要读
     出月儿非常可爱的样子。
   2、教学第2句。
    ①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我、小、坐、只、闪闪、蓝蓝”要读重音。
    ②教学“在、只、星”
     在:中间是土字,上面一横短一点。口头组词:现在、存在、正在。
     只:在这儿念zhi。口头组词:只有、只好。
     星:上下结构,上面的“日”写得扁一点。
    ③“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了什么?
     比较句子: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两句话什么地方不同?课文中为什么说“只看见”?“闪闪”是什么意思?12345678910111213
    ④口头填空: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的星星()的天。
    ⑤训练说话。要是坐在船里的这个“我”是你,你会觉得怎么样?(有条件可抽动投影片,使“船儿”动起来。)
    ⑥朗读指导。在蓝蓝的天空中,星星一闪一闪的,多美呀!谁能满脸带笑地来读这一句。
   3、朗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朗读指导,背诵课文。学会用“我看见……”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指导朗读和背诵。
   1、配音朗读,培养学生情感,学习有感情朗读。(可适当加些动作)
   2、出示投影。让我们也坐坐像小船似的月儿,上天去看看,看见了什么?(看投影背课文)
   3、有感情地个别背诵和齐背。
  三、责疑问难,鼓励学习。
    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这孩子飞上天空坐在弯弯的月儿上,是真的吗?人们能不能上天去旅行?(鼓励学生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就能上天去旅行。)
  四、作业指导。
    课后第4题:把句子说完整。第1句是例句,可指名学生读。第2句有图画做提示,可指导看图说。第3句无提示,要求学生先在脑子里想好一幅图,再把图的意思说出来。要用上“我看见”,还要注意句子的完整。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他称甪直为自己的第二故乡。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在20年代陆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他的小说呈现出朴实冷隽的艺术格调。“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译者的话》)。

  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他还出版不少诗集、评论集和论著,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文化教育的****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12345678910111213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但是,有一个*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后来,一般妇女每逢中秋拜月,就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祭。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老人家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娥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被叫作月精)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

1234567891011121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811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