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学反思]《画》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1-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画》这篇课文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学生入学才两个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正在逐步培养的过程中。《画》这篇课文是一首谜语诗,谜底就是题目。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这首诗学生在幼儿园已背得滚瓜烂熟),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了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想猜谜语吗?
生:想!
师:下面,请你么留心听老师读一首谜语诗……谁来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画!
师:(故作惊讶)你们为什么猜它是画,你的根据是什么呢?
生:部分学生立即举起小手来,部分学生却呆住了,根据是什么,还从来没想过……
师:先别急着说,慢慢想想看,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每位小朋友都要大胆说说自己的看法,小组长要把组内的意见向大家汇报一下。
生:马上四人小组围在一起说开了。
师:巡视一周听听各小组的讨论后,随之也在旁边参加其中一个小组的讨论。
生a:题目是画,所以我猜是画;
b:我看见书上的图是一幅画,所以我猜是画;
c:表示赞同b的说法;
d:我想如果是真的水在流动,肯定会有声音的,但是现在走近水的旁边也没有听见水的声音,所以我猜这是一幅画。
认真地听完每个小朋友的发言后,我微笑着点点头,离开了。
看着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我就示意大家停下,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生:经过交流,我们小组的叶国辉说,题目说是画,所以就是画。陈嘉俊说,这则谜语旁边挂着一幅画,说以谜底就是画。陈颖琪同学说春天过去了花还在,说明这花不是真的,所以是画。我也认为“人来鸟不惊”,如果是真的鸟,人来一定会飞走的,可是它人来也不惊,所以应该是一幅画。
师:你们小组讨论得很认真,还有哪一组要汇报?
生:(马上又有一位代表站起来发言)远看山有色,就是远远看去山是有颜色的,近听水无声,就是站在水旁边也听不到水的声音,春去花还在,就是春天过去了花还在开放;人来鸟不惊就是人来了鸟也不飞走。
生:(马上反驳)她汇报的不是他们小组的意见,而是她自己的意思。
生:(另一个学生马上又接着说)她说的是这首诗的意思,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会倾听,会思考,能有自己的见解,你们真是学习的小主人。让我们给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
这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环节,尽管还很稚嫩,可给我留下了几点反思:
1、要相信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完全能扮演好这一角色。他们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他们有交流,评价的能力。我们教师完全可以提供一个平台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这一宽松、和谐、民主的平台上,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主动交流,主动合作,共享学习成果。比如那两位提出质疑的学生,他们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已经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思考,能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2、毕竟是刚入学的六岁孩子,一切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还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培养,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规范教育。这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起始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123
3、 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利于从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画》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指导孩子初步了解课文,重点指导学生利用以前学习过的识字方法分类识记生字及说反义词的练习。虽然,在课前我对于教案已经烂熟于胸,但是在课上无论是我自身的教学,还是学生的课堂常规都出了一些问题。
一、在课堂教学方面
  1、课前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足:
  在上个学习单元的《语文园地一》中,学生们就已经接触了反义词的概念,并在课上进行了说反义词的练习。在这节课上,我只是想将课后练习引入课堂教学,借助学生对五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反义词,然后顺学而导,让学生进行说反义词的拓展练习。因此,在课上,我试图让孩子直接找出课文中的三组反义词,认为这一教学环节只是引入练习的一个过渡,但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环节,学生们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整、正确找出课文中的反义词,甚至还有一个同学在课上随便地问出:“反义词是什么东西?”这样的情况,是我在备课过程中没有预期的,一时间我慌乱无策,没想到以前连练习都做过了,学生们说出了远比书上更难的反义词,没有办法只得重新引导学生回忆反义词的概念,然后又通过现场表演引导学生体会“近与远”、“来与去”、“有与无”之间的相反意思。在课后的认真反思中,我认为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是课上我引导学生从《语文园地一》中的题目说起,引导学生先理解反义词的概念,再让学生练习操作就可以了。由此,我想到自己在备课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情,没有一个紧急的预案,才会被学生在课上弄得个措手不及,毫无防备。我想这就是新课标中反复强调是“教师是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2、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唱读的纠正:
  由于刚刚接手一年级的新班,对于一年级学生的朗读指导不清楚应该把握到何种程度,在以前的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比较重视纠正学生的唱读现象,认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只要将字音读准就好,唱读也属自然现象,所以没有及时纠正。在听过了指导教师的评课后,我认为自己对于学生的朗读要求过低,应在朗读上对学生加以规范和指导。
二、在组织课堂方面
  在这次讲课过程中,我深切地感觉到自己的组织课学能力急需加强。不断地乱动、坐不住,站在讲台上的我,还要对其微笑提醒,真是感觉力不从心、很是着急,但在着急之余我也在分析其原因所在:
  1、课上对学生的即时性评价,仅停留在口头表扬阶段,实效性不强:
  在课上,看到有部分同学坐不住,甚至有说话的现象,我没有直接批评,而是从正面肯定了做得好的小组和个人,但评价的形式仅仅是口头评价,评价的语言仅仅是“现在某某小组做得好”,如此而已。当时也有的同学出于集体荣誉感也做好了,但是坚持的时间很短,不一会就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其实,对于本班的学生,我在课下也采用小组评比和发奖励贴纸的形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只是有老师来听课,我认为在课上给学生们发贴纸会耽误教学时间,可能会完不成教学任务。但没想到,在课上反复提醒学生的课堂纪律及坐姿,指出个别学生的问题非但没有节省时间,反而因此延误了许多教学时间,没有良好的课堂秩序作保障,学生在课上学习得更加吃力,我讲起课来也觉得力不从心了。因此,我想,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即时性的评价以及评价形式多样化至关重要,无论几年级的教学都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心理特征出发。123
  2、课堂常规体现在细微处:
  学生在课上打书、翻书不出声音,写字时桌椅不出声,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但它们却是反映一个班级是否建立起了严格有序的课堂常规的一个评价标准。在课上,听到我们班的同学放书霹雳啪啦的声音,以及转身写字时掉转椅子的声音,我的心理说不出来的滋味。学生开学尽两个月的时间了,在这期间,我也曾专门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在深入地反思后,我想:对于学生的常规训练,绝非一次、两次地专项训练就可以初见成效的。“好习惯21天养成”,我想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也不应忽视这些细节,都说“细节决定成败”,课设计得再好,学生出现这样的常规问题,导致学生的状态显得特别的浮燥,也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总之,对于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我还有许多不足,还需要向身边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的教学经验及班级管理经验还有许多,今后需要不断地锤炼自己。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801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