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4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课题
大家来锻炼
课时进度
1课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2、复习有关比较的知识3、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试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4、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学习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后自己能够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具)准备
教材主题图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踊跃发言,介绍校园的美2、交流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及体育锻炼的好处3、看图,按一定的顺序介绍主题图,说说都看到了哪些东西,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如:图上有人、有树、有花、有房子、有蝴蝶等,图上的小朋友有的在做操,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赛跑,有的在爬梯子等1、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有几个人在踢足球?有几个人在做操?有几个人在爬梯子?有几个人在赛跑等回答:有10各人在踢足球,有4各人在做操,有3各人在爬梯子,有10各人在赛跑等2、仔细观察,在树上标一标3、在方框里天上相应的数字4、独立思考,汇报问题、解决问题:赛跑的比爬梯子的多多少人?足球场右边的人比左边的人少多少? 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列式计算5、小组合作,按照上面的方式完成自主探究1、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美吗?谁来跟大家介绍一下?2、在校园里,你最喜欢参加什么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有什么好处?3、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交流从图中获得的信息1、让学生再看图,提问:根据图上的体育活动,大家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能提出哪些关于数学的问题?谁能回答这些问题?2、看看爬梯子的这几个小朋友,他们哪个爬的最高,哪个爬的最矮?3、我们再来看看赛跑的这几个小朋友,大家来给他们排个名次吧!4、关于体育运动,大家还能提出加减法的问题吗?大家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参与学生的活动,给学生重组的运动时间,巡视,作必要的指导。5、除了体育活动,图上还有其他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图上有几种花?它们分别有几盆?一共有多少盆?创设情景,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引出主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及10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学生和老师一起寻找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真棒!看了一幅图就能发现这么多数学问题,还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来解决,大家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课本上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励、增强学习信心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大家来锻炼 数的问题: 有几个人在踢足球?有几个恩在做操?有几个人在爬梯子?有几个人在赛跑?123456789 加减法的问题: 赛跑的比爬梯子的多多少人?足球场右边的人比左边的人少多少人? 备注:
教学课题
整理房间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1、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意义2、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整理事物 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教学(具)准备
教材主题图及 “练一练“中的图片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探索新知,学习分类
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第一竖行是一组 前面一排是一组 按男、女分组,全班可分为2组 还可以按年龄进行分组……1、看图,发表自己的看法 房间挺漂亮的,但是有点乱 书应该放在书架上,不应该放在地上 太乱了,他应该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2、可能出现不同的表示方法,如把同类的东西圈起来,在同类物品上画上相同的符号3、独立分一分,全班汇报。 我把笔、作业本、书和文具盒放在一起 把衣服和裤子放在一起,这些都是穿的,剩下的都是玩具,应该放在一起 我和他分得不一样,我把这些东西分成四类,因为球是用来锻炼身体的,应该把玩具和体育用品分开 我和他分得也不一样,我分的是五类,棋子、床、柜子都是家具,也应该分成一类 我认为你这样分不对,我们是在整理房间,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行了,又不是在搬家…. 我是说家具是一类,其他东西一共是五类……. 今天老师想把全班同学重新分组,大家想一想,可以怎样分?指多名学生汇报提问:还可以怎样分组呢? 小结引入:大家的想法真好,分法真多,真棒!像这样对一些事物或人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1、出示主题图,引导观察:这是小明的房间,大家看了有什么想法?2、如果你是小明,你准备怎么整理这个房间?请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并动手画一画、圈一圈、把同类的东西放到一起3、组织学生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整理好的?你为什么这样整理? 很好,这一类是学习用品。还有别的意见吗? 学生回答后继续引导: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学生之间可能会出现争论,教师注意维持课堂秩序,及时肯定学生的回答,统一观点,大家说得都有道理,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可以把房间整理好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出分类话题,激发学习兴趣看图发表看法,产生分类的必要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充分交流,体验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三、练一练
1、看图,指认图上的动物:有小狗、格子、燕子、蜻蜓、小猫、小马、蝴蝶、蜜蜂、小兔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3、给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在族类相互展示4、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指认图上的物品,独立思考分类方法,全班交流1、出示第1幅图,让学生说说图上动物的名字1234567892、提问:这些动物,可以分成几类?怎样分类?3、让学生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4、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5、出示第3题主题图:图上都有些什么?现在老师把这些东西分成了三类,玩具、文具和服装鞋帽,你指导老师是怎么分的吗?先认识这些动物,才能给它们正确分类初步体会到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训练学生根据既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的能力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整理房间 文具: 衣物: 玩具: 练一练第1题: 分成地上爬的和天上飞的两类 天上飞的还可以分成鸟类和昆虫两类备注:
教学课题
整理书包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1、经历整理书包的过程,明白分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2、通过大量的时间活动,体会分类这一数学思想存在于我们身边3、初步培养有条理、有序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能按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匪类结果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
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教学(具)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红、黄蜡笔和水彩笔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整理书包,学习别人的整理方法
三、练一练
1、与老师对话,看图片2、根据老师的问题提示,自由对这些小动物进行分类3、汇报分类结果 按退的多少分 按生活习性分 按拿花的颜色分……大声回答老师:有信心1、整理书包 把书包里的物品都放在桌面上,想想它们的用途,再想想如何方便平时取用2、积极汇报 我的书有大、小两种,我就把它们分成两类,文具盒、水彩笔、学具核分为一类 我为了方便取用,经常用的语文、数学书为一类,其余的书为一类,文具盒、学具盒、水彩笔为一类 我分了五类,课内书是一类,作业本是一类,练习册是一类,课外书是一类,文具盒、学具盒、水彩笔为一类..3、小组讨论交流:这两位小朋友的分类标准分别是什么?他们这样分各自有什么好处?4、踊跃上台进行操作 两名学生按颜色分类 三名学生按长短分类1、独立观察,汇报分类标准和结果2、独立完成,自由分类,全班汇报交流1、大家平时学习很辛苦,今天有一些小动物拿着鲜花来表扬今天学习最认真的小朋友,大家高兴吗?1234567892、图上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条腿?生活习性怎样?分别拿着什么颜色的花3、组织学生汇报分类结果 小结: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会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按多种标准的分类。大家有信心得到小动物们送来的鲜花吗?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整理自己的书包 巡视,适时个别点拨2、组织多名学生汇报整理方法及结果 小结:大家的分类方法都不错,由于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就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我们把书包整理好后,以后取用就比较方便,再也不会从一大堆杂乱的书本中东找西摸摸了。那么既浪费时间,又不能爱惜书本3、出示教材主题图,引导:你能看出图上的两位小朋友是怎样整理书包的吗?4、出示红、黄色的蜡笔和水彩笔、粉笔,引导观察:这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怎样给它们分类?1、出示第1题图,提问:有几种分类标准?可以怎样分? 课对学生进行必要指示2、出示第2题第(1)题图,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自由分类,然后组织学生汇报分类标准和结果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让学生分类,初步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整理自己的书包,经历不同标准下的分类过程,体会统一标准下的确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巩固新知,进一步体会不同分类标准下结果的多样性
四、全课小结自由谈这两节课的收获,全班交流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形成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整理书包 给动物分类:根据腿的多少分;根据生活习性分;根据拿花的颜色分 整理书包:大书、小树、学习用具;常用书、不常用书、学习用具;课内书、作业本、练习册、课外书、学习用具 给红、黄色的蜡笔和水彩笔、粉笔分类:根据颜色分;根据长短分 备注:
教学课题
前后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1、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理解其空间位置的向对性2、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3、初步培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4、在活动中知道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懂得要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理解前后的位置概念,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由于参照对象不同,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探索新知
三、练一练
1、知道这个故事的学生起来大声的讲给大家听2、大胆想象,说出不同的情形3、初步认识前和后1、看图,在小组内交流看法,全班汇报,用前和后介绍比赛情况2、独立思考,积极提问。如:小兔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小乌龟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1234567893、交流、汇报:小兔的前面是小松鼠,后面是小乌龟,小乌龟的前面是小兔,后面是蜗牛4、积极参加赛车比赛踊跃报名参加做游戏,说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配合指令全部向后转,再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5、看图,独自完成填一填,不会早的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6、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 3号车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4号车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1、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指名全班说2、看图回答,小红的前面还有3个人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1、同学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2、兔子跑得快,由于骄傲自满,反而落在乌龟的后面,兔子认识到自己错了。后来,兔子、乌龟又进行了第二次赛跑,谁能说说会有什么结果呢?3、两次比赛中,龟兔的前后顺序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它们俩的位置改变了。刚才也有同学少到了前和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1、让学生观察画面,课件呈现5个小动物塞跑的情景,引导交流:小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小松鼠跑第几?小兔跑第几?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谁能回答这个问题?4、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现在我们来进行赛车比赛 让5名学生沿教室过道进行赛车比赛 在某一时刻停下,让其中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再让其余同学说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说得越多越好。 如果发家全部向右转,前后顺序有什么变化呢?是怎样的情况呢? 5、小动物们也在进行赛车比赛,咱们快去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怎么样?6、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回答这些数学问题吗? 指多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决1、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又是谁?2、第2题 小红的前面还有几个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又怎么解答呢?按照以上的方式做剩下的练习通过讲故事、续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看图获取信息,用前和后进行描述,发展空间观念始终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学习新知,体会前后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前后的认识和理解
四、数学故事先看懂两幅图的意思,独立想一想该怎么讲好这个故事,在小组内试着讲一讲,再全班讲,评比看谁讲得好出示数学故事主题图,引导学生根据这两幅图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要求:讲故事时,要用到前和后讲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新知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前后 森林运动会: 小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小松鼠跑第几?小兔跑第几?小兔的前面是谁? 后面是谁?小乌龟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备注:
教学课题123456789
上下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2、能确定每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初步培养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教学(具)准备
教材主题图及练一练的情景图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探究新知,理解上和下
三、练一练
1、自由说一说2、全班交流,如头和脚的上下关系、手和脚的上下关系、手与头的上下关系、五官的上下关系等3、看老师出示的图片,初步理解物体有上下的位置关系1、看图,小组交流、汇报:小鸟在小兔的上面;小兔在小鸟的下面2、看图回答 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3、积极思考,回答:他们说得都对,因为小松鼠在中间,即是小鸟的下面又是小白兔的上面。4、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积极汇报,如说一说:自己家楼上是谁,楼下是谁;鼻子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1、 独立完成填空,指名在全班说一说想一想还有哪些物体存在上下关系,如:小狗在下面,文具包在上面……2、 在树上的田字格中写数字,上面写6,下面写9相互交流,看自己是不是写反了,组内展示3、 将附页中剪下的动物头像贴在图中,再按照题目提出的问题说一说4、 思考,推理,完成第4题5、 积极思考,内组讨论解决答案:小红在最上面,小樱住中间,小兰住最下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身体各部分的名称2、引导学生说说它们的相对应位置关系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天在上,地在下,飞机在天上飞,火车在地上跑,书柜中的书也有上下之分……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存在着具有上/下关系的物体,我们如何正确地观察并能正确地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呢?1、课件出示:松树老爷爷今天真高兴,笑得嘴都合不上了,为什么呢?因为有三位小客人要来看望它。瞧,漂亮的小鸟飞来了,停在桃树上。这时,机灵的小白兔一蹦一跳地也跑来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语说一说,小鸟在小兔的什么位置,小兔在小鸟的什么位置,为什么呢?2、课件出示:小松鼠蹦蹦跳跳地跑来,几下窜上数拉着松树爷爷的手不停地问候。大家瞧瞧,小松鼠在哪儿站着的呀? 3、怎么小松鼠在两个位置上呢?他们谁说得对? 注意关注理解有困难的学生4、同学们说得都很棒!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物体有这种上下关系呢?1、出示第1题,引导学生说一说,完成填空2、第2题:6和9都是我们在第一单元就学过的数字,老师知道写这两个数字对同学们来说肯定是小菜一碟。大家快来写一写吧3、第3题:想一想,说一说4、第4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淘气能根据机灵狗的提示找到宝物藏在哪个盒子里吗?你是怎么知道的?5、第5题 出示主题图及已知条件,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并说一说为什么?以学生身边的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123456789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表述,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通过描述同一物体在不同参照物下的位置,体验上下的向对性联系实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巩固上下的位置关系书写6和9,训练学生的空间概念让学生充分地说,训练表述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全课小结
学踊跃发言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吧!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上下 小鸟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备注:教学课题
左右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领会左、右的意义,认识左右的相对性2、能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集体照片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摆一摆
1、积极汇报:用右手拿筷子吃饭;用右手写字……2、积极汇报:写字时用左手压本子;吃饭是用左手拿碗3、想一想,说一说:左耳朵,有耳朵;左眼,右眼4、全班学生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1、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按照课件出示的顺序摆一摆2、想一想,回答问题铅笔转笔刀尺子的左边有橡皮,右边有文具盒尺子的左边有橡皮和铅笔,右边有文具盒和转笔刀3、进行小组活动,大乱各学具的顺序,再已尺子为标准,说一说尺子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什么。4、积极做游戏 有的学生回答是右手,有的学生回答不是右手可能有的学生还是不能却蒂诺左右手,有的学生说:老师,你转过身去就跟我们举的右手一样啦!听讲,理解老师的话5、兴致勃勃地走出教室进行户外活动如:楼下的同学想一想,自己现在是靠游走,上来的同学在自己的左边走,不过站在他们的角度看,他们也是靠右边走的1、大家说一说,我们通常用右手做哪些事?2、我们通常用左手做哪些事?3、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你身上还有左右配对的好朋友吗? 1234567894、组织学生做游戏:教师说口令,学生做动作 如:左手摸右耳,左手摸右手……1、课件演示顺序摆放好的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让学生按照这个顺序摆一摆2、提问,引导学生回答 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尺子的左右有什么,右边有什么?有不同意见吗?课件同步演示:以尺子为标准确定左边有橡皮和铅笔,右边有文具盒和转笔刀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打乱顺序再摆一摆、说一说 指两个摆法不同的小组说一说4、组织学生做游戏:左右手 跟学生面对面地站着,举起右手,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把右手放下,引导:请大家把右手举起来,判断以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新课标第一网小结:非常正确,因为我们面对面站着,方向相反,所以举起的右手也刚好相反。4、带领学生到教学楼梯进行时间活动,一批学生上楼,一批学生下楼,要求都靠右走。创设情景,通过多种活动体验自身的左与右按照课件一一对应地摆,感性体验左和右,在语言表达中逐步学会确定物体左右位置与顺序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自主操作,探索、体验,获得对左右的深刻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左右具有相对性渗透良好公共秩序的教育
、练一练
1、按照第2题的要求做一做,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2、自由结组,做游戏。一人发出指令,如:请站在我的左边“,另一人按指令做动作3、看图,小组讨论,可借助学具摆一摆,或在树上花圆圈带起汽车,想一想:在右边再摆几辆车,大客车才是第5辆汇报:一共7辆车。我是这样想的……1、做一做(第2题)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做游戏(第4题)3、出示第3题主题图,提问:从右边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多少辆车?提示学生:有几辆车被树挡住了,看不到。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左右的认识和理解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左右 铅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转笔刀 最左边的是铅笔 最右边的是转笔刀 尺子的左边有铅笔和橡皮 尺子的右边有文具盒和转笔刀 备注:
教学课题
教室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1、能熟练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有条理地进行表述2、培养初步的比较、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认识位置的相对性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性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位置与顺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123456789
教学难点
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教学(具)准备
说一说、练一练的主题图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师生互动,巩固知识
1、配合老师进行谈话2、看图,先以小女孩为标准,再以小男孩为标准,分别说说他们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1、先在小组内自由交流,然后全班汇报,有序地说2、多名学生发言,说一说自己家中物品的位置关系3、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1、同学们,大家到过游乐园吗?游乐园里好玩吗?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到游乐园去玩一玩!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前后左右说点儿什么吗?1、出示教师图,或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说说教室里有什么。2、让学生结合自己家里的情况,自由说说家中物品的位置关系3、组织学生做以下游戏 排队游戏,明确前后关系 听要求拿放物品,明确上下关系 正说反做:教师说口令,学生做相反的动作 让学生拿出文具盒,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它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自由发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通过多种游戏训练学生对位置和方位反应的灵敏性
三、拓展训练四、课堂小结4、独立思考,全班汇报。5、看图,全班交流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答案:淘气的前面有1个人,后面有2个人学生积极发言4、出示练一练第2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答案不唯一,学生说出的路线正确即可5、出示学校所在地的地图,让学生用前、后、左、右、上、下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建筑物有4个人排队买票,淘气说:我不在最前面,也不在最后面;从后面数,我排在第3位。提问:淘气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认识路线图,发展空间观念拓展训练,给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训练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教室 教室的前面有: 教室的后面有: 教室的左边有: 教室的右边有: 12345678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6722.html
相关教案
-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质课|《找规律》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由六一儿童节情境导入,不但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能让他们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由以往的教师让我学习转变为我自己想要学习。接着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同学们在迎...
-
[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详细阅读
一. 教学内容:第一册数学第19——21页——分类二. 教学目的:1. 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条理的思考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三. 教学重点: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索法。五,教...
-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详细阅读
1、选一选(综合练习第2题)教师出示不同的三组计算题。师:你喜欢做哪一组题?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写在练习本上。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会发现什么?2、找一找(综合练习第3题)(1) 让学生观察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计算错误的算式,所在的叶子就是有病的叶子。(2)...
-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苏教一年级下册)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内容:教材第40~42页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长方...
-
甲减|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说课设计详细阅读
5、4、3、2加几是在9加几和8、7、6加几的基础上设置的,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与前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式题,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凑十法,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教学反思]实践活动小小商店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2.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从学具卡片上剪下各种币值的人...
-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_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学案分析详细阅读
物体分类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64页 物体分类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对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 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加以识别。情感目标:1、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2、 培养学生想象、主动探索的精...
-
【一年级10以内加法计算】一年级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经历回忆、整理知识的过程,体验根据知识的类别既块状复习的基本方法。2、通过对20以内加法计算的整理与练习,能系统的了解计算的各种类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3、通过寻找算式间的规律的过程,学会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注重学生的起点。师:小朋友们,...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详细阅读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一、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60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由于时间和学生的生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