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高矮》]《高矮》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2-09-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高矮的区别,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2.渗透高矮相对性的辩证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教材中“高矮”一课,先呈现两名学生帮助一位盲人叔叔过街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再“说一说”谁高、谁矮;接着呈现同学间彼此“比一比”身高的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观察并领悟到比身高的要领和规则,再进行实践体验;最后“做一做”则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绳子或路线的长短、书的厚薄等进行推理、判断。
  这一节课,为了便于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我对教材提供的素材作了一些改动,首先是情境的变化;其次是活动程序的变化。
教学设计
(一)比身高
  1.擂台赛
  (1)请班上自认为长得很高的同学上台当擂主,其他同学挑战。当两生在台上比身高时,其余同学在台下当裁判,由a,b,c三名学生一一与擂主比高矮。
  (本教学环节在一上课就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活动刚刚开始,学生还未注意到比高矮时同学穿着鞋子。)
  (2)再请一生d(教师事先掌握该生比擂主稍矮一些)上台挑战,但在比高矮之前,请全班同学闭上眼睛,让生d悄悄站在预先准备好的两块砖头上,使其稍高一些,再用布将两人围起来,准备好后请全班同学睁开眼睛比较高矮。
当学生睁开眼睛先是喊出生d高后,看见老师用布围着两位同学时,觉得非常奇怪,强烈要求将布取下。此时全班沸腾了,课堂上第一个高潮出现了。每个学生都在嚷着:“不公平!”此时,教师追问:“哪里不公平?”学生表现出对“作弊”的极度不满,要求双方脱鞋再比。
  (3)在否定错误方法后,用正确方法再比较出两生谁高、谁矮。
  (本教学环节是突破本课重难点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一方面掌握了正确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另一方面,得到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四人小组中互比身高
  (1)在四人小组中,互相比较高矮,有能力的小组还可将四人身高排出顺序。
学生在比较的时候用不同的方法,如:背靠背比、分别靠在墙上比、借助工具(尺子)等,充分发挥互帮互助的学习精神。
  (2)学生汇报小组中身高比较的结果,并说明用了什么方法、应注意什么、出现了什么情况。
在陈述过程中,学生能将注意细节说出,如:脱鞋、挺胸、不能踮脚、尺子要放平等。能清楚地用语言叙述,如:生e与生f比,生e比生f高,生f比生e矮。
  (本教学环节使全体学生都动了起来,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通过汇报,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比高矮的方法。)
  3.长颈鹿与大象比高矮
  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图片(如教材)。
  学生进行比较
 4.警车过桥洞
  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图片(如教材,并伴有警车的警笛声)。
  学生猜测警车能顺利通过桥洞吗?为什么?
  大部分学生通过数木块判断警车不能过桥洞。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学生发现警车车灯是可以取下的,过桥洞后,再放到车顶上,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本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高矮不仅只在身高这一方面,在其他方面也存在高矮问题。)
  5.小兔子比高矮
  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图片(三只小兔子站在不同的高台上,但先不出示小兔子身后的格子)。12
  学生进行比较。
  在学生们纷纷发表完各自不同的见解后,在小兔子身后出示虚线格子图,再让学生观察比较。
  (本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可以通过虚线格子图帮助比较高矮,比前一个活动又进了一步。)
(二)举出生活中存在“高矮”现象的例子
  学生举出生活中存在“高矮”现象的例子。如老师比我们高,乔丹比老师高等。
  (学生在该教学环节中思路广阔,能举出身边的例子,室内、室外的例子,甚至能举出连成人都不易想到的例子。)
(三)总结,体验 
  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在总结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技能进行了总结,对情感体验进行了总结,也表达了各自的喜好。)

〖案例点评〗
  本课教学设计的第一、二环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自编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擂台赛”“四人小组互比身高”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并从中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与要点。 
  本课教学设计的第三、四环节“长颈鹿与大象比高矮”“警车过桥洞”“小兔子比高矮”“生活中存在的高矮现象的例子”等内容,既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把教材中的死知识变成了课堂上的活问题,给学生以充分表现的机会。学生从各自的经验背景出发,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进行交流,进一步获得体验,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535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