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有几枝铅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2.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加法含义。3.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体验加法含义,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看图列式。 教学准备:计算机、实物展台、投影。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教师左手在盒子里拿出3枝红色铅笔,右手在盒子里拿出2枝黄色铅笔,然后把两只手中的粉笔合起来,问学生一共是几枝粉笔。(二)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小朋友们也拿出自己笔盒里的铅笔,看课件学着试一试。 师:一共有几枝铅笔? 师:你们是怎样算出5枝铅笔的? 生:这只手有2枝铅笔,那只手有3枝铅笔,合起来就是5枝。 师:对了,这合起来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 2+3=5 (师边讲解边板书演示。) : 加号 师:把两部分合起来就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小朋友们想一想,这2+3=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教师进一步让学生对算式含义进行扩展。) 2.摆圆片。教师出示幻灯片课件,演示摆桃子的过程。 (1)书上是摆桃子,我们可用圆片代替桃子,先摆1个,再摆3个,学生依照老师的样子摆。 师:一共有多少个?同学们会做这道题吗? 生:1+3=4。 师:这1,3,4分别表示什么? (师引导学生把抽象算式放到具体情境中理解。) (2)参照课件演示,放手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书上的第2,3题,把2+□=□,□+□=□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根据身边事物提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在我们身边,比如教室里,能不能找到加法问题呢? (师表扬学生善于发现。) 4.试一试,运用加法含义。(教材第22页的“试一试”。) (1)引导学生看图(课件出示),要把同类的车子合起来,与警察没关系。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 (3)组织学生结合图与同桌说说算式。(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书上的“练一练”) 1.第1题,放手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其先摆学具,直观得出算式结果。 2.第2题,让学生看图,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第2幅图画会出现4+1=5,3+2=5两种情况,教师在角度观察图,列出不同算式。 3.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找出每个盘子放苹果的规律,师进一步追问,如果再放一盘苹果,你认为放几个?说出理由。 4.说一说,算一算。(利用信息技术演示课件,出示小明一家的图画。) (1)学生独立观察图,找出同一类型的东西把他们合并起来,如凳子和凳子合起来,梨和梨合起来,花盆和花盆合起来。 (2)这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符合图意,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加法,加法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放学后,大家可以在校园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还能发现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下次带到课堂上和小朋友交流。 12345678910 《有几辆车》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通过解决有几辆车这一问题,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初步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含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这一数学问题,初步感知从不同角度出发。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含义教具准备:小汽车、挂图、皮卡丘、红花、卡片教学过程:一、创境准备1、(出示淘气和笑笑图片)你们认识它吗?喜不喜欢他们?今天来到我们的课上和我们一起学习?2、师:他们是一个认真观察、爱动脑筋的小精灵,它在上学的路,经过了一个停车场,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就把这个数学问题带来与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让我们赶快来看一看什么问题,淘气和笑笑是一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好朋友。课一开始就把它作为学习伙伴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发现(教师把讲台桌布置成停车场)㈠、引导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1、师:通过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生:停车场的左边有3辆车,右边有2辆车:或者右边有2辆车,左边有3辆车。师:想提什么数学问题?生:停车场一共有几辆车?师:怎样列算式?师指着算式中“3、2、5”各表示什么?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生:都是等于5,不同的是交换了3和2位置生:所以我们说3+2=2+32、请学生用学生代替小汽车摆一摆。(从实际生活中的活动场面入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又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较好地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意识。)二)、摆一摆师:笑笑认真观察爱动脑筋,老师要奖给它小红花。(师在黑板上贴出3朵红花)。小朋友们也要向学习,你们能从这些红花中提数学问题吗?1、指名回答后,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列出算式师:小朋友们也表现得棒,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奖励红花。(师贴出3朵红花)2、学生又根据教师贴的红花,说算式(摆一摆的设计,教育了学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学生进一步体例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与 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三)、试一试⑴师引导生说图意⑵小组合作完成⑶全班交流三、总结交流:通过你的学习,你在这节课中发现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四、巩固练习1、单项练习⑴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拍手游戏。听清楚老师拍几下,然后你拍的和我拍的合起来要是⑵如:师拍:×生拍:××××师:谁能根据我们拍的次数列成算式?生:1+4=5 4+1=52、对比练习教师把第25页中第2题的算式写在卡片上,师举卡片,生答3、应用练习 师:今天淘气还给大家带来一些小精灵算式,你想上来摘哪道就摘哪道,拿到算式的学生进行比较,没拿到算式的同学做小裁判。(把第25页第3题写在卡片上)4、请学生模拟表演第4题5、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独立列式计算全班交流(这题的不同列式有2+3=5、3+2=5、4+1=5、1+4=5只要学生能说出合适的理由,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趣味的练习,让学生在玩,体会到时获得成功的快乐。) 《摘果子》教学设计 目标预设:1、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意,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123456789102、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具体情境和操作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教学重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体会减法与生动的联系并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并培养学生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设计理念:1、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情境,掌握教学资源进行教学。2、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于促进者。3、教具准备:一棵结了5个果子的果树(课件);小棒四根;5以内算式卡片7张。教学互动流程:一、故乡倒入,引告课题.果子成熟了,老师带你们去果园转转,(课件 结有5个又大又红果子的果树)看见这又大又红的5个果子你喜欢吗?让你们用果子接待客人的话你准备摘几个呢?(学生争执不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摘果子吧(板书课题——摘果子)。二、新课探讨。1.师提问:“你准备摘几个果子?”(一学生汇报,教师可见随机直观演习)2.演示学,教师提问:“你摘过了还剩几个果子?”你是怎麽知到的?(从图中看到的)3.师说明引出减法。刚才从5个中摘走了( )个,就是从5中去掉( )。在数学中,可以用一个减法算式来表示,写作5-( )=( ),中间这个符号就是减号,算式读作:5减( )等于( ),5-( )=( ),就表示有5个果子,摘走了( ),还有( )个。(其中的( )所表示的数字不确定。)4.学生用小棒摆一摆。鼓励学生用准备的5根小棒代替果子,在课桌上摆一摆,摆出其它不同的摘法,并说说算式。5.学生汇报摆法,并说出算式,教师课件演示(根据学生的汇报,而随机演示),验证其正确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感知减法的含义。)三、教学效果测评。1.分一分,说算式。教师手拿四根小棒,随便抽走几根。让学生观察,演示过程及结果,用一个算式表示,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多演示几次,将可能得到的算式引导学生都列出来。)2.引导学生完成课本26页中的“做一做”。(完成时,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算式。)3.数学游戏。算式卡片出示,学生口算,检查学生对5以内的减法计算的掌握情况。四、知识梳理,自我评价。 你今天学习愉快吗?你学会了什么?你这节课表现怎么样?说说看。五、拓展性作业。这节课,通过摘果子,小刺猬拿走果子等情境,同学们认识了减法,今天下去后,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身边找找减法问题,比比看谁找得多,好吗? 《小猫吃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 2.进一步感知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3.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猫吃鱼”图。 1.师:小猫可喜欢吃鱼了,老师为小猫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示“小猫吃鱼”片段1)。数一数,老师为小猫准备了几条鱼? 生:老师为小猫准备了3条鱼(显示:盘里有3条鱼)。12345678910 师:小猫原来有3条鱼,请你们认真看,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呢?瞧:小猫来了! 生看课件(“小猫吃鱼”片段2,3,4)。 2.师:你们喜欢“小猫吃鱼”这个故事吗?请你们同桌互相讲讲。(课件重放) 生同桌交流后教师指生交流。(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合作交流,感受减法意义。 (1)师:从“小猫吃鱼”的故事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先自主思考再小组交流, 最后全班交流。 生可能问: 小猫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又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再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以上一一在“小猫吃鱼”课件片段2,3,4上出示。 (2)师: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想一想,怎样列式,在小组中说说。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巡视,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着重说明减号前后各写几,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①3-1=2 3-2=1 3-3=0 ②3-1=2 2-1=1 1-1=0 全班交流,并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3)看图列式。 ○○○○/ 4-1=( ) ○○○/○/ ( )-2=( ) ○/○/○/○/( )-( )=( )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并重点提问。 ①这三道题的4各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4个圆。) ②画掉的圆是从几个圆里画掉的?(从原来的4个圆里画掉的。) ③算式减号前面要写几?(写4。) 2.探索思考,进一步感悟减法意义。 (1)课件出示第28页“试一试”(套圈)。 1+3=4 4-( )=( ) 师:你能根据图和所给的加法算式,列一道减法算式吗? 生尝试练习后小组交流,并说明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全班交流,生可能出现 4-1=3 4-3=1 (2)课件出示,说一说(吹泡泡)。 师:你们玩过“吹泡泡”游戏吗?……看来,大家都喜欢“吹泡泡”,淘气又在吹泡泡了。 请你们认真观察这幅图,并完成填空。 生填空后,小组交流,并说说这样写的原因。 全班交流,师对生不同答案予以评析。 (三)应用拓展 1.摘星星。请你说出★下面是几,说正确的就能摘下一颗小星星。 2+3=★ 3+1=★ 3+2=★ 5-3=★ 2+2=★ 5-2=★ 4+1=★ 1+3=★ 1+4=★ 5-4=★ 5-1=★ 4-2=★ 2.算一算,做第29页(课件出示)第2题。 让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以学生表述为主。) 3.讲数学故事。(要求学生根据图意,简明地讲数学故事,并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先在小组内进行,再在全班交流。) (1)第29页差几个杯子。 (2)第29页小鸡吃米。(根据5只小鸡分组吃米的不同情况,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算式,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 《练习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熟练地口算出5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初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游戏,寓教于乐 1、对口令游戏 5以内数的组成 2、“红花配绿叶”活动 12345678910分组进行 要求:为“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3、“找家”游戏 要求:为小动物们手上的“数字”找到房子中相对应的“算式” 二、独立练习,巩固深化 1、课本第30页练习第一题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再让学生独立列算式。 2、课本第30页练习第二题 可以采取“开火车”的方式集体交流、订正 ,也可以让学生扮演“啄木鸟医生”同桌找“虫子”。 三、找规律 1、先让学生独立填空,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根据规律,想一想下面该出现几个水果? 2、教师鼓励学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填数 四、整理算式 1、活动准备:每个小组都准备一份5以内的所有加减算式 2、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把算式卡片进行整理。 3、小组汇报要求 五、全课总结 《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3、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交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序思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发展他们的数感。4、在运算过程中养成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5、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掌握“6”和“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教具准备:6个棋子或糖果、口算卡片学具准备:学具盒或7个糖。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1、师生玩手指游戏。2、同桌玩游戏。3、师谈话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猜数游戏二、适度引导,自主探索活动一:通过猜数游戏,学习6的加法1、老师变,学生猜。师:(突然举起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什么?生:糖师:左手有几个?右手呢?一共有几个?谁来说一个算式? 老师顺便把算式写在黑板上。(随机出数字)生1:2+4=6 生2:4+2=6 (师板书)师:看,老师再变!(一只手1个,一只手5个)谁能说一个加法算式?生1:1+5=6生2:5+1=6 (师板书)师:小朋友都很聪明,能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老师的戏法也躲不过你们的眼睛,还可以怎么变?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糖来变一变,并把算式读出来。2、一生上台进行变戏法活动,其余学生说算式。3、全班交流算式,师生共同整理并发现规律。(四人小组展开讨论)4、师小结。5、手指游戏,巩固6的加法。(1)师生玩 (2)同桌玩(3)请两个学生代表玩。活动二:通过猜数游戏,学习6的减法1、师:还想不想再玩一次?(随机出数字)老师这儿有6颗红枣(两手一捂,打开一只手,露出2颗)这边捂住几颗,谁来猜呢? 生:4颗师:你是怎么猜到的?你能列一个减法算式吗?生:总共6颗,露出2颗,6-2=4 (师板书)2、学生同桌玩师:你们想玩玩这个游戏吗?请拿出课前准备的6颗糖,同桌一个小朋友捂,另一个小朋友猜,并记录算式。 (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你的减法算式和大家交流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所有可能得到的算式:6-4=2,6-2=4,6-5=1,6-6=0,6-0=6,6-1=5。) 3、师生共同整理算式,并小结。活动三:通过学生自己摆一摆,学习7的加减法。123456789101、师生课间操。2、学生动手摆,掌握7的加法。(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好的7颗糖,摆摆看:几加几等于7?(2)(根据生回答老师有序地板书算式)3、学生动手摆,掌握7的减法。(根据生回答老师有序地板书算式)4、小结。三、巩固提高(一)1、听《小老鼠背土豆》的故事2、让学生续编故事,并列算式。3、师小结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二)、练一练抢答(卡片) 四、数学游戏同桌两人玩6和7的数字组成游戏。五、课堂总结 《跳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8、9”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2、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8、9”的加减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列出算式。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合作能力。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8、9”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是难点。教具准备跳绳图、抽拉式投影片、自制小正方形木块翻动板、0—9的数字卡片及头饰。学具准备水彩笔教学流程一、情境激趣导入上课前,同学们都在操场上高高兴兴地做游戏。看,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投影片出示8个小朋友跳绳的情境)二、观察、思考、提问、列式1、指导观察:跳绳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项目,它能增强我们的体质,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多学多练。同学们观察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玩儿跳绳的?(引出分工不同)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分工、性别、穿着等不同角度去观察,看一看,数一数。2、思考、提问:同学们想一想:根据画面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学生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有:(1)有2名同学摇绳,6名同学跳绳,一共有几名同学?(2) 有4名男同学,4名女同学,一共有几名同学?(3) 有3名同学穿裙子,5名同学穿裤子,一共有几名同学?……教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们列式解答。抓住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进行分析:例如:有2名同学摇绳,6名同学跳绳,一共有几名同学?列式:2+6=8或6+2=8提问: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3、学生自主提问,自己列式、解答并说明,教师把学生列式结果按一定顺序板书出来: 1+7=8 2+6=8 3+5=8 4+4=8 5+3=8 6+2=8 7+1=84、读一读,找规律:指名读以上算式,分组讨论,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三、大家一起来帮忙:想一想、读一读、算一算、玩一玩。同学们刚才的发现很正确,说明咱们很聪明。好,现在小象有问题要请咱们帮忙,你们想不想帮助它?(出示自制教具:小正方形木块翻动板)1、小象喜欢画画,它正在给小木块涂色呢!你们看看,它涂了几块?还有几块没有涂?2、谁能帮小象填一填? □+□=9 9-□=□3、小象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填?谁能给它讲一讲?4、同学们讲的,小象听明白了!啊!涂了1块,还有8块没有涂,一共有9块。9块木块,涂了1块,还有8块没有涂。5、同学们,猜一猜,如果小象接着涂,你认为它可能涂几块?6、动手涂一涂:你认为小象涂几块,就在书上帮助小象涂几块,并把右边的空填上。7、使用活动板:谁来说一说你帮小象涂了几块,是怎样填,怎样想的?(请学生一边翻动活动板,一边说理)12345678910四、练一练,试一试。1、你读、我答、齐判断。(师操作,逐个出示练一练)按前后顺序,两位同学一人读一人答,其他同学用手势判断结果是否正确。2、自己试一试,同桌互帮助。独立试做p34试一试,同桌互相交流帮助。3、教师重点指导:(1)读法:5+□=8 □-4=5 □=1+8(2)引导学生讨论:8+□=□五、展示台:这节课我知道了……六、玩一玩:找朋友(p35.3凑成9)1、师生同乐:教师和4名同学示范(凑成8)师:我是。。。 ,谁是我的好朋友?生:我是。。。,我是你的好朋友!齐: 和 凑成8。2、自玩自乐。学生分组练习。(凑成9)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教学要求: 1、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图片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境图,介绍图中的景物。 2、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二、讨论、解决问题 1、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2、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并理解图中的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 3、学生独立做题。 4、集体交流反馈。 三、试一试,尝试练习 1、拿出小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 2、完成表格的填写。 四、练习 1、口算,生独立完成。 2、看图列式计算。先观察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3、说一说,填一填。先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不局限于一种填法。 五、数学游戏 1、说清游戏的玩法。 2、同桌或四人小组玩一玩,师巡回指导。 《分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情景和教学活动中认识10的组成,并初步理解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算式,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 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知识:10个苹果别放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自主探究知识: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10个苹果学具:自带数量是10的物品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学校来了很多的家长和老师来看我们上课呢!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它不能来,但是让罗老师带了一道题来考考你们呢!教师出示实物一袋苹果共10个,你们看这是什么?猜共有几个?(生猜。)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数完后,师:机灵狗让我带来的题目是,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指名学生上来分,师:他把10分成了几和几?生回答,教师板书。还有其他的分法吗?二、实践操作:小组合作,把想到的方法都写出来好吗?活动要求:4人一个小组,小组长分配任务,有想办法的、有操作的、有记录的,比比哪组合作得最默契,分的方法多。教师巡视。找两个小组的作品上台展示。三、汇报分的情况:先展示没有按顺序分的,再展示按顺序分的。学生说一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引出:按顺序分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数学需要有序思考。四、理解10的加减法师:你们分完了,老师也想分一分。老师把10个苹果分成了1和9,你想到了哪些算式? 生口头汇报,教师板书。1+9=10、9+1=10、10-9=1、10-9=112345678910说一说1+9=10这道算式里,1表示(左边有一个苹果),9表示(右边有9个苹果),10表示(一共有10个苹果)。10-9=1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渗透整体与部分的思想。你们看,老师又把10个苹果分成了2和8,你能像刚才那样列两道加法,两道减法吗?…… 师:你们解决了机灵狗出的难题,机灵狗说我们班的孩子真了不起,它很佩服你们呢!五、课间手指操师:孩子们,其实我们身上就藏着有10,你发现了吗?请伸出你的两只小手,跟老师说:一只手,两只手,一共十个手指头。弯下1,还剩9;弯下2,还剩8;……玩手指,学数学,你说奇妙不奇妙?真奇妙!六、机灵狗爬台阶师:就在我们刚才在玩手指的时候,机灵狗的肉骨头给一只老鼠搬走了!它把机灵狗的肉骨头搬到哪去啦?(楼梯上)我们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几级楼梯?(10级)机灵狗能不能夺回自己的肉骨头呢?它出发啦!机灵狗爬了一级台阶,还有几级?(9级)用算式表示是(10-1=9)学生说出算式后,背景音:加油!还有9级!机灵狗爬了2级台阶,还有几级?……机灵狗凭着自己的努力夺回了属于自己的肉骨头,它可高兴啦!七、小猫钓鱼我们再来看看,机灵狗的好朋友小猫,它又在干什么呢?(钓鱼)师:池塘里原来有多少条鱼?(10条)接着课件显示被小猫钓走了一部分(不看见),还剩下一部分(看得见,能数出来)。才被小猫钓走了几条?你是怎样想的?八、猜猜罗老师的手机号码。你们知道罗老师的手机号码是多少吗?做完下面的题目,把得数按顺序排起来就是老师的手机号码啦!10-9=10-7= 10-3=10-1= 10-2= 10-8= 8-7= 10-10=8-8=9-6=9-8=学生完成后,集体汇报。师:你们真能干,凭自己的本事,知道了罗老师的电话号码。以后同学有什么事就可以打这个电话给我。九、小结:师:把今天数学课上有趣的事告诉爸爸妈妈或同学,然后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编成算式明天过来考老师,或者考同学好吗? 《操场上》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乘车》是一节新授课。它是北师大版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上车、下车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生活里的加减混合的现实问题。在“练一练”中安排了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还安排了一幅可以列出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算式的图,意在让学生体会生活里的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答案的不确定性。由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观察、联系生活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2、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在教师指导下能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图中的动作过程。[设计意图]1、营造研究与探索的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渴望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探索”,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归纳和分析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2、营造让学生多样化学习的课堂氛围,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数学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新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必须努力营造让学生多样化学习的课堂氛围,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12345678910[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恐龙表演吗?实物演示动画: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知道大家喜欢观看,你看,他们正乘着公共汽车准备来到我们衙小带大家一起去科技馆呢!他们出发啦!(师:小朋友数一数,车上原来有几个乘客?)衙口中心小学到了。先上了3个人,有2个小朋友在后面边跑边喊:等等我们,等等我们。”最后他们终于没被丢下,也上了车。(师:前门有几个人上车了?这时,又有几个小朋友赶上车呢?)[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常见的乘车情况,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凭着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通过看一看动画片,说一说情境展现的内容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1、看画面说图意。师:小朋友,从刚才的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合作动动手,用小棒摆一摆刚才动画中乘车的情景。[通过摆一摆再现情境中的动作过程,从而可以使情境中的动作变为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体会领悟”,进入探究阶段。]2、探索连加。指名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动画片的意思:2+3+2=7, 指名试读算式,再指导读。师:2,3,2,7各表示什么意思呢?师:你们是怎样得出7的呢?师小结:哦,老师明白了,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对吗?(师边讲边板书:2+3+2=7) 5 师: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3、 揭示课题。师: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连加)[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标准》所赋予的任务。这一环节的教学,从再现学生生活中搭乘公共汽车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从乘客变化情境中提练出数学算式的过程,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持下建立连加的数学模型,符合儿童思维特点,隐含“数学从生活来”的大数学观。]4、探索加减混合。我们的公共汽车又要继续往前开。请同学们数一数车上坐了几个小朋友?科技馆到了,后面下来了3个人,前面有2个人上车。师:谁能把到科技馆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说一说?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和你的同桌商量商量。7+2-3或7-3+2怎样计算呢? 请小朋友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在书上60页。(小组活动,指名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计算的?反馈板书:7+2-3=6 7-3+2=6 9 4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第一个算式先算前面的7+2=9,再算9-3=6,所以7+2-3=6。第二个算式先算前面7-3=4,再算4+2=6,所以7-3+2=6。师:这两个算式是按照什么运算顺序的?(从左边算到右边)师:看,这两个算式得数是一样的,可列式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小组讨论) 师:在这两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师小结: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情境中的动作变为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试用一个算式来解决问题,在活动的基础上学生感悟到在第一个算式中要先算前面的7+2、在第二个算式中要先算前面的7-3,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学习的教学形式,发挥集体力量,以强带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及汇报成果中享受合作的欢乐和成功的愉悦。]12345678910三、 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淘气、笑笑和另外三个小朋友乘车时做到前门上后门下,可真遵守公共秩序!这三个小朋友去干什么呢?看,他们请来了看门员小猴子,小猴子说要考考你们,只有通过它的考试,才要让我们进去,愿意接受小猴子的挑战吗?⑴请观察小棒的变化情况,列算式说得数。(小猴子先拿出5根,再拿出2根,最后拿走3根。)5+2-3=4⑵(出示挂图)图一:树上有8只小鸟。图二:飞走了2只。图三:又飞走了3只。师:小朋友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愿意把这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完成书上的填空。师: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为什么减2后又要减3?8-2-3=3师:猜一猜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叫它什么?(连减)⑶师:看来我们的小猴子难不倒小朋友们。你们自己动手利用手中的学具像小猴子刚才考我们那样来考考同桌好不好。要求:同桌小朋友轮流,一个做动作摆,另一个根据同桌摆放的情况在纸上列出算式并计算,比一比谁的算式写得又对又快。⑷师:你们发现了吗,我们在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时候都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的呢?2、终于进了科技馆,看,科技馆里的恐龙可真不少呀,它们正列队欢迎我们呢!(多媒体演示)但是,小恐龙提出了要求:小朋友们,想要尽快观看我们同伴的精彩表演,你们必须要先正确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否则就过不了我们这一关。(出示张片) ( )只【一、练一练 1、一共有( )只恐龙。□+□+□=□2、 比 少( )只。□-□=□3、 比 少( )只。□-□=□二、算一算7+2-8= 8-8+4= 10-4+2=1+8+1= 10-7-3= 2+7+0=10-8+5= 6-3+7= 3+5-6= 】师:小朋友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图意,在纸上完成填空。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集体交流。3、小恐龙:小朋友都很棒,顺得地过关了,请进来吧。你看,我们正在开展“抢红旗”比赛,你们敢不敢接受我们的挑战?听好,同桌两个小朋友一组,每人各做四道题。谁能又对又快地算好,谁就能争到一颗小五星。小组之间也要开展比赛,哪一组的两个小朋友算得又对又快,还可以得到一面大红旗呢!比赛开始。(总结比赛情况。) [这一层次的教学,利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卡通画,把“练一练”中的题目用动画形式出现,直观形象、图文并茂地显现生动有趣的素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在游玩中解决数学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里的每一个习题,教师都为学生创设说的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又使学生在选择信息解决问题中体会到数学问题的多样性,让学生感受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该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四、 课堂总结。恐龙们说:“谢谢小朋友热情的参与,和我们一起玩。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到时候欢迎大家再来和我们一起游玩。小朋友,再见!”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学得开心吗?[以鼓励的语句结课,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2345678910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5307.html
相关教案
-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质课|《找规律》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由六一儿童节情境导入,不但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能让他们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由以往的教师让我学习转变为我自己想要学习。接着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同学们在迎...
-
[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详细阅读
一. 教学内容:第一册数学第19——21页——分类二. 教学目的:1. 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条理的思考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三. 教学重点: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索法。五,教...
-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详细阅读
1、选一选(综合练习第2题)教师出示不同的三组计算题。师:你喜欢做哪一组题?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写在练习本上。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会发现什么?2、找一找(综合练习第3题)(1) 让学生观察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计算错误的算式,所在的叶子就是有病的叶子。(2)...
-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苏教一年级下册)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内容:教材第40~42页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长方...
-
甲减|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说课设计详细阅读
5、4、3、2加几是在9加几和8、7、6加几的基础上设置的,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与前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式题,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凑十法,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教学反思]实践活动小小商店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2.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从学具卡片上剪下各种币值的人...
-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_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学案分析详细阅读
物体分类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64页 物体分类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对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 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加以识别。情感目标:1、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2、 培养学生想象、主动探索的精...
-
【一年级10以内加法计算】一年级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经历回忆、整理知识的过程,体验根据知识的类别既块状复习的基本方法。2、通过对20以内加法计算的整理与练习,能系统的了解计算的各种类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3、通过寻找算式间的规律的过程,学会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注重学生的起点。师:小朋友们,...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详细阅读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一、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60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由于时间和学生的生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