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减】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一--小猫吃鱼》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2-09-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
  2.进一步感知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3.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教学,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由于减法的意义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如何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变为学生能够体会的事物呢?我是这样设想的,从具体情境→图形抽象→数字抽象。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可以理解的“小猫吃鱼”具体情境出发,自己列式计算,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其次,通过圆形图让学生从抽象过渡到图形,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再次,通过数学计算(找规律、摘星星)等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通过(套圈)练习体会加法与减法意义的联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属城镇学校,位于城乡结合处。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生活经验也较丰富,对“小猫吃鱼”“小鸡吃食”“吹泡泡”等有自身的经验。利用这些具体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相对而言,我们的学生抽象思维是弱项,因此,要注重对这方面层次递进,以培养他们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猫吃鱼”图。
  1.师:小猫可喜欢吃鱼了,老师为小猫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示“小猫吃鱼”片段1)。数一数,老师为小猫准备了几条鱼?
  生:老师为小猫准备了3条鱼(显示:盘里有3条鱼)。
  师:小猫原来有3条鱼,请你们认真看,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呢?瞧:小猫来了!
  生看课件(“小猫吃鱼”片段2,3,4)。
  2.师:你们喜欢“小猫吃鱼”这个故事吗?请你们同桌互相讲讲。(课件重放)
  生同桌交流后教师指生交流。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合作交流,感受减法意义。
  (1)师:从“小猫吃鱼”的故事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先自主思考再小组交流,
  最后全班交流。
  生可能问:
  小猫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又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再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以上一一在“小猫吃鱼”课件片段2,3,4上出示。
  (2)师: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想一想,怎样列式,在小组中说说。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巡视,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着重说明减号前后各写几,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①3-1=2 3-2=1 3-3=0
  ②3-1=2 2-1=1 1-1=0
  全班交流,并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3)看图列式。
  ○○○○/  4-1=( )
  ○○○/○/ ( )-2=( )
  ○/○/○/○/( )-( )=( )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并重点提问。
  ①这三道题的4各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4个圆。)
  ②画掉的圆是从几个圆里画掉的?(从原来的4个圆里画掉的。)
  ③算式减号前面要写几?(写4。)
  2.探索思考,进一步感悟减法意义。
  (1)课件出示第28页“试一试”(套圈)。 12
  1+3=4  4-( )=( )
  师:你能根据图和所给的加法算式,列一道减法算式吗?
  生尝试练习后小组交流,并说明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全班交流,生可能出现
  4-1=3 4-3=1
  (2)课件出示,说一说(吹泡泡)。
师:你们玩过“吹泡泡”游戏吗?……看来,大家都喜欢“吹泡泡”,淘气又在吹泡泡了。
  请你们认真观察这幅图,并完成填空。
  生填空后,小组交流,并说说这样写的原因。
  全班交流,师对生不同答案予以评析。
  (3)请你画一画,算一算。
  4-3=( ) ○○/○/○/
  4+1=( ) ○○○○●
  5-4=( ) ○○○○○
  3+2=( ) ○○○
  5-1=( ) ○○○○○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
(三)应用拓展
  1.摘星星。请你说出★下面是几,说正确的就能摘下一颗小星星。
  2+3=★ 3+1=★ 3+2=★
  5-3=★ 2+2=★ 5-2=★
  4+1=★ 1+3=★ 1+4=★
  5-4=★ 5-1=★ 4-2=★
  2.算一算,做第29页(课件出示)第2题。
  让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以学生表述为主。)
  3.讲数学故事。(要求学生根据图意,简明地讲数学故事,并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先在小组内进行,再在全班交流。)
  (1)第29页差几个杯子。
  (2)第29页小鸡吃米。(根据5只小鸡分组吃米的不同情况,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算式,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发现,这一教学设计为学生体会较抽象的减法意义提供了较好的“梯子”,使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但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来说,形式较单一,还应积极探求新方法。

〖案例点评〗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这节课主要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经历具体情境→图形抽象→数字抽象的过程,使学生逐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教学中通过“小猫吃鱼”这一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然后通过圆形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最后再由数字计算和规律探求加深理解。这样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注重了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差几个杯子)并利用“套圈”“小鸡吃食”等材料进行讲故事、讨论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与合作交流能力。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529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