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面图形教案|认识平面图形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34——37页)。
教材分析:
《认识平面图形》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再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并能辩认、拼组。
学生情况:
学生对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已有初步认识,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设计思路: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6、7岁的孩子,他们好动、爱玩,注意力不集中,为了更好地吸引他们,我用统一动漫形象“神侦探柯南”串起本节课的三大环节,帮助柯南破案,参加柯南侦探训练营等活动,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让学生乐学、愿学、玩中学。
同时,在设计时,我遵循了学生认识图形的规律,从立体到平面,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这四种立体图形,通过摸一摸、找一找、描一描、分一分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感知认识平面图形,以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观察、操作、思考、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会“面在体上”。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说出名称、能正确地分辨、直观感知其特征)
突破方法:通过实物感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突破方法:通过课件演示和实物感知,使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四种平面图形、课件。
学具:四种立体图形、四种平面图形、剪刀、墨水、纸。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1、介绍柯南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大家熟悉的小伙伴,他是谁呢?(演示课件)他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侦探,你们愿意同他一起去破案吗?
2、寻找线索
师:今天图形王国里同时发生了四件抢劫案,柯南寻找到了两条相当重要的线索。
线索一:罪犯是图形王国里同一家族的成员。
线索二:它们都只是 、 、 、 的一个平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将学生喜闻乐见并感兴趣的漫画人物——“神侦探柯南”引入课堂,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向。)
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
1、分析线索
画外音(柯南说):为了分析案情,我给大家带来了以上的立体图形,请你们从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拿到手里,谁来告诉大家,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123
生1:我拿的是长方体。
生2:我拿的是正方体。
生3:我拿的是圆柱。
生4:我拿的是三棱柱。
师:你连三棱柱也认识了,真是了不起!
师:请你摸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跟小组的成员说说。
全班交流:
生1:摸起来硬硬的。
生2:摸起来滑滑的。
生3:摸起来弯弯的。
生4:摸起来平平的。
师分别拿起圆柱和正方体:对呀,像这样弯弯的面,数学上称它为曲面;而这样平平的面,称为平面。
2、寻找罪犯
师:(课件出示长方体),第一个罪犯就住在长方体里,你能将它找出来吗?它是什么图形?
生: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
师:摸一摸这个长方形,有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滑滑的。
师:你还能从哪个物体上找到长方形呢?
生:从三棱柱上也能找到长方形。
师:从长方体和三棱柱上找到了长方形,那么你能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找到其它的图形吗?请四人小组,找找看。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它物体上找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结合小组汇报的结果,进行课件演示:
(1)从正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
(2)从圆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
(3)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哪些图形会是罪犯?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3、验证结果
(1)描一描
师:小朋友真能干,已经在立体图形上找到了平面图形这个犯罪团伙,而且也找到了具体的罪犯。为了验证我们分析的结果,请你将这些图形从立体图形中搬到纸上,你有什么好办法?
小组的成员互相讨论。
全班交流
生1:可以把这个面按在纸上,然后用笔沿着边缘描下来。
生2:可以把这个面按在纸上,然后沿着边缘折起来。
生3:可以在这个面上沾些墨水,再印在纸上。
生4:可以把这个面贴在纸上,然后沿着边缘剪下来。
……
师:你们真爱动脑,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现在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图形,把它搬到纸上,然后将它剪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们说剪下的图形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立体图形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生1:不一样。
生2:立体图形不只一个面,这些图形只有一个平平的面。
生3:立体图形能站立,平面图形不能站立。
生4:这些平平的面都是立体图形的一部分。
师小结:像这些图形都是平平的,我们称为“平面图形”。(板书课题)
(2)分一分
师:这些图形你能不能给它分分类?想一想,想好后跟小组内的成员说一说每一类图形的特征。
学生互相交流
师:请各小组将组内的作品按形状分类,再在每类中选一个最漂亮的图形,小组长按要求贴到黑板的相应位置上。
(3)判一判
师:仔细观察,你认为他们有没有贴错地方的?
学生判断、说理、纠正。
师:小朋友,验证结果表明,你们找到了真正的罪犯。老师觉得你们太了不起啦!
(设计意图:1、让学生触摸物体的表面,感知其不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感知“面从体来”;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补、互学,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描一描”过程,设计让学生想方法将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搬到纸上,为学生提供具有充分再创造的通道,可以激励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同时,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用物体描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3
4、分一分及判一判的安排,主要想让学生对图形有更增进一步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师:柯南谢谢小朋友们帮他一起抓到了罪犯,你们还想参加他的侦探训练营吗?
1、第一关:观察能力训练(课件演示)
(1)涂一涂
师:看,这些图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你们愿不愿意给它们穿上它们喜欢的衣服?(完成教材36页第1题)
(2)数一数
①师:(课件出示蜻蜓图)这只蜻蜓是用哪些图形拼成的?每种图形分别有几个?(让学生完成教材36页第3题)
②反馈、订正。
(设计意图:涂一涂和数一数不同的方式,对各种图形的辨认进行了巩固。体现学习数学的乐趣,有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进行了观察能力的训练。)
2、第二关:操作、合作能力训练
师:你觉得蜻蜓图拼得漂亮吗?想不想动手来拼一拼?先想一想你要用这四种平面图形拼什么,跟小组内的同学说说,再一起动手。
①学生合作拼图
②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合作完成自创一幅喜欢的图案,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通过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说促思,以动促思,这样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再创造,实现了真正的数学学习。)
3、第三关:找生活中学过的平面图形。
(1)说一说
师: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教材35页做一做第一题)
生1:黑板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2:开关的面是正方形的。
生3:铅笔有一个面是圆形的。
生4:三角板的一个面是三角形的。
……
(2)(课件演示:各种交通标志牌)
师:这些交通标志牌各是什么形状的?表示什么意思?(渗透交通安全法规教育)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入,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一方面可以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在生活中观察和探究数学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4、毕业留念
师:恭喜你们通过了这几关,柯南送给你们每人一张毕业留念,你们能用桌面的立体图形,在上面画出自己喜欢的图画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立体图形画出自己喜欢的图画,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提高动手能力,通过这种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并获得创作的成功感。)
四、总结评价。
1、学生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说一说你最成功的是什么?
2、老师补充:从达标情况,情感,态度等方面总结。
3、师:假如你是老师,你会给大家布置什么作业?
(设计意图:把总结、评价都先让学生自己来归纳,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知识学习应该有一个总结评价的过程”。)
五、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5137.html
相关教案
- 播放一下的位置_一下《位置——上下》教学实录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答案_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全部课时教学反思
- 【100以内借位的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与相差问题练习课的复习 教学设计
- 【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第一册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课时 用数学
- 【二年级三位减两位数】课题三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 [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教学设计
- [认识时间手抄报]认识时间
-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反思优点]“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反思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材简析
-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位置《前后》教学设计
-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质课|《找规律》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由六一儿童节情境导入,不但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能让他们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由以往的教师让我学习转变为我自己想要学习。接着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同学们在迎...
-
[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详细阅读
一. 教学内容:第一册数学第19——21页——分类二. 教学目的:1. 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条理的思考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三. 教学重点: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索法。五,教...
-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详细阅读
1、选一选(综合练习第2题)教师出示不同的三组计算题。师:你喜欢做哪一组题?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写在练习本上。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会发现什么?2、找一找(综合练习第3题)(1) 让学生观察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计算错误的算式,所在的叶子就是有病的叶子。(2)...
-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苏教一年级下册)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内容:教材第40~42页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长方...
-
甲减|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说课设计详细阅读
5、4、3、2加几是在9加几和8、7、6加几的基础上设置的,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与前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式题,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凑十法,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教学反思]实践活动小小商店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2.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从学具卡片上剪下各种币值的人...
-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_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学案分析详细阅读
物体分类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64页 物体分类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对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 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加以识别。情感目标:1、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2、 培养学生想象、主动探索的精...
-
【一年级10以内加法计算】一年级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经历回忆、整理知识的过程,体验根据知识的类别既块状复习的基本方法。2、通过对20以内加法计算的整理与练习,能系统的了解计算的各种类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3、通过寻找算式间的规律的过程,学会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注重学生的起点。师:小朋友们,...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详细阅读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一、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60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由于时间和学生的生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