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15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第三自然段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时间:2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学习第一段,图文结合,整体感受埃及金字塔的高大、宏伟。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一些词语,以及金字塔为什么成为七大奇迹之一?
预习提纲:
1、自学课文:自学课文(1)读文、质疑、批注;(2)抄词组词、解词;(3)读文、分段、概括段意。
2、收集有关埃及金字塔的材料。
教学流程:读题解题,了解学情——读文,检查字词掌握——读文理清脉络——学习第一段。
教学步骤:
一、 读题解题,了解学情[微软用户1] 。
1、读题,请学生介绍“埃及”、“金字塔”?(教师介绍东方的“四大文明古国”)
2、第一次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通过自学你又知道了些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
3、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检查字词掌握。
1、同桌共同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难读的句子。
2、指读课文,帮助正音。出示生字,读,注意音形。
3.找出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些词的意思。
傲对碧空摩天大厦巍然屹立
4、读习题3中词语,选择其中几个说词语说一段话[微软用户2] 。
三、读文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同桌讨论给课文分段。
2、集体讨论。
第一段:(1自然段)金字塔的地理位置。
第二段:(2—3自然段)金字塔的用途、名称的由来及构造。
第三段:(4—5自然段)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
第一段:(6自然段)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学习第一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想象这一段语言在你脑海中勾画了怎样一幅画面。生描述。看图感受。再自读,指读,齐读。
2、.理解“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角锥形”的意思。
五、作业。
1、朗读课文,预习下文。
2、选择三个自己新理解的词语,将意思写下来.
  3、选择习题3中几个词写一段话。[微软用户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走进文本,细细咀嚼,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2、了解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深入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埃及金字塔的资料;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导入,激发兴趣。
1.上节课我们一起去了这趟探秘之旅的第二站——埃及的金字塔,走近金字塔,撩开了她的神秘面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组与金字塔相关的词语。1234
出示词语:宏伟  精巧  轮廓  智慧  结晶  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烈日曝晒  举世闻名  摩天大厦
   生读,齐读。
2.你能用上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描绘你印象中的金字塔吗?(相机板书:宏伟、精巧)
3.现在这座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出示句子引读)
    生读:它们是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质疑。(板书:智慧的结晶建造)
4.是啊,为什么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呢?(板书:?)如此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秘,瞻仰金字塔的宏伟精巧,赞叹埃及人民的伟大智慧。
二、感受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  
 孩子们,现在我们就站在胡夫金字塔下。让我们仰望这座金字塔,手摸巨石感受金字塔的宏伟精巧。自由朗读第三节,用横线画出写金字塔外观宏伟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结构精巧的句子。想想课文是怎样写具体宏伟精巧的,请写出你的独特感受。
(一)金字塔的外观宏伟  
1、指名读外观宏伟的句子。(投影出示)
2、讨论交流具体感受外观的宏伟。
塔高:“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预设(如果我把这句话改成:这座金字塔很高很高。和原文相比,哪句话的表达效果好?)
指导学生抓住数字感受塔的宏伟。指导读出惊叹。这种方法就是列数字。(板书:列数字)
指导抓住词语“摩天大厦”,先了解摩在字典里的三种解释(大屏幕出示)摩:1、摩擦;2、接近;3、研究、切磋。你认为在这里应该选第几种解释?(第二种)那摩天大厦这个词的意思呢?(快要接近天的大楼)更准确的表达(形容大楼非常高),接着可以让学生联系教学大楼的层数,具体感受金字塔相当于几个教学大楼那么高,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大楼的高度。像这样的说明方法就叫作比较。(板书:作比较)
是啊,为了把金字塔的高表现出来,作者不光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还用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遥远而陌生的金字塔离我们近了,有了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像这样的方法就叫列数字,作比较,让我们再读这句话,感受这样写的妙处。(齐读)
    周长: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出示课件)
    金字塔四边的边长大概是多少米?面积大概是62500平方米,这相当于11 个我们学校的操场。(老师这儿也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石块: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需要60万个车皮。
  同学们,本身冷冰冰的数字,却让我们感受了金字塔的宏伟,这就是列数字这种方法的魅力。课文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出示题目:算一算:(1)、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拥有30节车皮的火车来运,大约要拉多少趟?(2)、仅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
问:作者为什么要加上这些说明,而不直接说石块有多少有多重呢?这样写对我们读者有什么帮助?(更加清楚地了解石块的多石块的重,这种说明方法还是——作比较列数字,是为了突出说明石块的重量数量,感知石块的多)1234
这组组数字令我们惊叹,[微软用户4] 能把你的惊叹背后的宏伟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二)金字塔的结构精巧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插不进去。(出示句子)
   (1)学生交流。
当时古埃及人民生产力水平低下,能使用的工具只有石块,他们就用石块和石块摩擦,要磨平一块重2.5吨的石块需要多长时间,花费多少精力啊!“几千年过去了……”这些巨石可说是“饱经风霜”他们饱经了雨水的冲刷,风霜的洗礼,承受住地震的破坏,战争的硝烟……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我们怎不惊叹她的精巧呢。
(2)指导朗读:体会历史悠久,精巧,艰辛,浩大 。  齐读:感受精巧
(3)看图,了解金字塔结构的精巧,小结说明方法(板书:语言描述)[微软用户5]
刚才我们一起研读了胡夫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为什么作者只向我们介绍胡夫金字塔呢?因为胡夫金字塔最大,最有代表性。这种以胡夫金字塔为典型介绍埃及金字塔的方法就叫举例子。(板书:举例子)
三、了解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过渡:下面我们看一段胡夫金字塔的视频,进一步感受她的宏伟精巧。游人无不惊叹:如此宏伟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起来的呢?刚才读的是——这句话的作用是——承上启下。阅读第四——五自然段,孩子们让我们继续探秘金字塔的建造之谜。
1、明确学习要求:默读课文4、5小节,思考: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条件下,“230万块巨石”是怎样运过来的,又是怎样砌到“146米多”的高度的呢?你又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呢?
让学生读读、议议、摆摆、画画。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劳、聪明。
2、感受当时的场面,学生画图演示并向同桌解说过程。
3、小结是不是唯一的造法,还有没有其他的说法?你从哪儿知道?“据说”这就是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还有什么的方法呢?你会有怎样的推想呢?课后我们思考一下。
4、这么多的巨石磨平、运石,并且垒到146米多,需要怎样的人力,又需要怎样的心血啊。
出示:“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抓住“曝晒”理解劳动的艰辛。抓住“10万人”“30年”让学生体会这是埃及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心血的结晶。
四、总结升华,丰富情感。
1、出示:“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结晶。”
抓住“矗立”理解千万年屹立不倒——让我们怀着崇敬与骄傲来赞美一下吧!(齐读)
2、真情告白: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微软用户6] 当你真的来到金字塔前,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  
这些金字塔矗立在黄沙中,成了一道永恒的风景,这是一部悲壮雄浑的史诗,这是古埃及人智慧的见证。提到埃及人们就会想到金字塔,提到中国人们就会想到长城。这是人类的聪明才智。让我们带着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重朗读最后一段。
(齐读最后一节)1234
五、课外延伸,丰富积累。
过渡:除了书上的金字塔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金字塔之谜?让我们去读书,去了解,去探究吧,你肯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阅读推荐:老师推荐两本书《金字塔未解之谜》、《金字塔神秘与真实》
课外作业:
1、阅读相关书籍,网络搜索相关资料,出“探秘之旅——埃及金字塔”第二期手抄报
2、收集我国长城的资料,用上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个片段介绍一下长城。

教学反思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特意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我在上《埃及金字塔》这课时,注意突出这一理念。
《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着重介绍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主要写出了它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我在课堂上重点抓住了“宏伟”和“精巧”。从第三小节对胡夫金字塔的介绍中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这一部分课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表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注意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讲到埃及金字塔的高时,我让学生联系我们上海金茂大厦的高度,通过比较,学生理解埃及金字塔的高大就比较容易了。
 [微软用户1]复习:秦兵马俑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们要去埃及看看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金字塔。
 [微软用户2]“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等词表现了金字塔的高大。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建筑物物的四字词语?请写出几个来。
 [微软用户3]照样子,写词语。
例:“金”字塔 ()字脸
()字胡 ()字长蛇阵
例:丹凤眼
()眉  ()鼻  ()嘴
 [微软用户4]从“70多座”可以看出(),从“146米多、40层”等可以看出(),从“10万人、30年”可以看出(),从“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可以看出()。
 [微软用户5]学习这段话介绍事物的说明方法,完成填空。
暑假里,我们一家人去爬山。来到山脚下,看到巍峨的青山,我不由得赞叹:“这山可真高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爸爸摸着我的小脑袋说:“是呀,的确是高,(——)。”(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妈妈笑着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我看这山呀,()!”(用形象描述的说明方法)
 [微软用户6]课文学完了,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89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