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导学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给课文分段,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初步感受富兰克林不怕危险的精神。
课前预习:
1、资料链接:
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还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是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德国哲学家庄德称为他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的大科学家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避雷针: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做成,它的尖端制成丫型,安装在建筑物的最高处。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钥匙    颠簸   冷嘲热讽     雷电交加   不足为奇   混为一谈 
欣喜若狂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怒发冲冠
3、理解词语。
不足为奇:                                                                  
欣喜若狂:                                                                    
欣喜若狂:                                                                      
安然无恙: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4、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到第5自然段)                                                   
第三段(第6自然段)                                                           
预习反馈:               
1、我在预习时,我觉得这些字容易读错,这些字比较难写。同伴相互提醒。
2、小组内听写生词
                                                            
3、小组交流词语的意思。
(方法小贴士:①利用工具书;②理解词语中的关键字;③联系上下文。)
4、小组内自选方式朗读课文,提出疑问。
质疑探究:
1、大组交流课文三个段落的段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温馨提示: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段意,然后把三个段意的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为什么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温馨提示:从古时候西方人和中国人对雷暴的看法入手思考。)
3、老师设疑:富兰克林又是怎样解开人们心中谜团的?雷暴究竟是什么呢?
当堂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钥匙(      )     冷嘲热讽(        )  枪毙(      )
爆炸(      )     电闪雷劈(        )  揭开(      )
2、在括号里填写汉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bào (      )炸   雷(     )   (      )躁  (     )竹声声
3、造句:
不足为奇……                                                                    
欣喜若狂……                                                                    
4、填空: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国科学家             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了                的事情。解决了人们心中的谜团。
第二课时预习作业:
1、朗读课文思考:
(1)富兰克林是怎样做“风筝实验” 揭开雷暴的秘密来解开人们心中的谜团?
                                                                            
(2)富兰克林为什么能揭开雷暴的秘密,具有怎样的精神?
                                                                              
2、发挥想象,填写句子:
“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想一想,人们会说什么呢?有的人说:“                                        ”。有的人说:“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精神。
3、根据图片提示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
预习反馈:
小组交流:
1、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 揭开雷暴的秘密,解决了人们心中的疑团。那么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步骤是什么?
2、富兰克林为什么能揭开雷暴的秘密,他具有怎样的精神?
合作探究:
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开了天火之谜,下面就让我们回到256年前,去看看富兰克林的试验过程。
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简要概括富兰克林做试验的过程。
(温馨提示:将长长的课文读短,这是一种能力,相信你能行。建议从以下问题入手a、实验这天,天气如何?(这是实验的条件)b、这次实验是怎么做的,需要哪些东西?(实验器具)c、当风筝飞上了天,富兰克林又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实验经过))
2、品读句子: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
(温馨提示:从“怒发冲冠”这个词你看到了什么?从“!”你读出了什么? )
“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
(温馨提示: 此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危险吗?你从哪些字词感受到了?)
3、感悟富兰克林伟大的科学精神。
(方法小贴士:我们曾经学过许多写人记事的文章,我们感悟人物精神、品质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方面描写。感悟富兰克林伟大的科学精神,我们不妨也来学一学。)
4、朗读指导:同学们,领悟了伟大科学家富兰克林不怕危险的科学实验精神,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 (体会富兰克林那惊奇发现的心情)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体现富兰克林成功的喜悦)
当堂检测:
1、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习惯地认为,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
(改为陈述句)                                                               
(2)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一种可怕的东西(改成反问句)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3)这种推论现在看来不足为奇。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富兰克林是      国科学家,他发明的           ,不但破除了迷信,还使人类避免了雷击的灾难。从他的实验中,我感受到他                           的科学态度。
(2)富兰克林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              ”,他向世人宣告:雷电只是
          ,“上帝的怒火”不过是             。这样的想法在当时是多么不可思议啊
知识积累:
1、积累两句名人名言
(1)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富兰克林(美国)
(2)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爱迪生(美国)
  2、记住
  下列人物以及他们的发明。
   牛顿(万有引力 )张衡(地动仪)居里夫人(镭)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我的收获:
    学习了《天火之谜》这一课,我的收获是                                   
                                                                           
课后作业:
1、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
2、阅读文中“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我捉住‘天电’了!”完成练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1)“怒发冲冠”在文中的意思是                  。这里用引号表示             。
(2)描写天气的语句是                                                      
                                                                           。
(3)最后一句话表现了富兰克林             心情,我还可以用             、             等四字词语来形容这种心情。
1、 课外阅读《富兰克林传》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段落结构。
4、初步感受谈迁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课前预习:
1、资料链接:
谈迁(1594~1658) 明末清初史学家。祖籍汴梁(今开封),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你,马桥人。明诸生。明亡后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改名“迁”,寄托了对历史、对自己的一种境遇,当然也有可能是追寻大历史家司马迁的意思。他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代典故。他立志编撰翔实可信的明史。从27岁开始,历时20余年,“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完成这部编年体明史,全书500万字,取名《国榷》。他的著作有《枣林集》、《枣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史论》、《海昌外志》等。
2、自学生字词语。
(1)我会读:读一读下面的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
崎岖(        ) 坎 坷 (       )  逸闻(    )   撰写(      )
博览群书(     )  夜难安寝(      )锁(     )   挣脱(    
(2)我会写:课文中“博”“锁”“诞”等生字很难写,你也来写写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3)我能完成书后作业2。(在书中做答)
3、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还能概括课文内容。
【学习建议: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文章结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预习反馈:
1、小组内听写难读难写的生字词。
                                                                               
2、每组选派同学上黑板板书,并讲解。
3、互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4、选择喜欢的段落读给全班听。
质疑探究:自由阅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
1、 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温馨提示:从课题以及课文中的时间、人物、事情等方面概括】
2、小组内朗读课文,体会谈迁的精神品质。
3、我还有哪些地方或问题不明白?
                                                                            
4、全班交流问题,帅选价值提问。
5、品读“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学习建议:这句话中有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用了一组数据。你用心读一读,看看从这组数据中你读懂了什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当堂检测:
1、多音字组词
sǎn(        )     zhāo(          )     zhuǎn(        )
散                朝                   转
sàn(        )    cháo(          )     zhuàn(         )
2、在括号里填上同音字
xiáng 安(    ) (     )细   吉(   ) 飞(    ) 慈(    )
bǐ    墙(     )  完(    )归赵   家徒四(   )
dài  (   )领  佩(     ) 等(    ) 口(     ) (    )表
bó    渊(     )   拼(     )  蓬(     )
jǐng  家(     )  (    )赛    究(     )
3、用“—”划出括号里正确的解释。
名垂青史(①东西的一头向下;  ②流传;  ③将近。)
奋笔疾书(①疾病;  ②急速、猛烈;  ③痛苦、痛恨。)
家徒四壁(①徒弟;  ②除此以外,没有别的;  ③徒然。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崎岖(     )(      ) 贫寒(    )(     )  翔实(         )(       )   
精彩(     )(     ) 完备(      )(      ) 名垂青史(      )(       )
第二课时预习作业:(在课文中做答)
1、用心朗读课文,文中有许多句子深深感动着你,边读边思考,在旁边做批注。
2、查找资料:搜集古今中外在厄运面前坚强站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人和事。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运用数字的表达效果,通过品、读、感悟、体会谈迁完成《国榷》的艰辛。
2、感受谈迁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3、咀嚼重点词句,感受作者用词遣句的准确。
预习反馈:
1、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小组汇报,自己感动的句子,并交流自己的理解。
合作探究:
1、咀嚼词语,品读课文中重点句段,感悟谈迁的精神品质。
a“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温馨提示:他茶饭不思,思什么?他夜难安寝,辗转反侧,又在想什么呢?阅读资料:客于槜(zuì)李,去家三舍,晨发夕至(父亲去世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霜毫冰砚,忘饥废寝者,矻矻(kū,辛勤不懈)二十六年。
为什么“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谈迁?】
b“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收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温馨提示: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寻访哪些人?寻访哪些地方?“四处寻访”“ 广泛搜集”“亲自”, 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谈迁怎样?】
c“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温馨提示:一袭破衫,衣衫为什么破?终日奔波,为什么不休息休息?面对的只是孤灯吗?他难道不想念与之相依为命的家人吗?他难道不想念生他、养他的家乡吗?那他为什么不回家?从中你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谈迁?
阅读资料: 谈迁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诉苦:我不善于说话,年纪又大,北京的游人多得像蚂蚁;成天去拜访贵人,听候接见,往往早上去等到中午,有时得等到晚上才能见着面,简直受不了;有时候到郊外跋山涉水,寻访遗迹,北京的风沙大,到处是尘土,鼻子口腔都脏得很,还时常迷路,遭到别人的讥笑;有时又孤坐陋室整理搜集来的资料。】
d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温馨提示:联系第三自然段,之所以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因为谈迁付出了艰辛努力。翔实、精彩的背后是什么?】
2、表情朗读,深化学习谈迁的精神品质。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撰写这部史书”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温馨提示:不要放过一个字,一边读一边感受,你会发现,这段话中突然有一个词会从你的眼中跳出来,突然有一个画面会从你的眼前闪现,抓住这个词,这个画面,去想象去感悟,知道吗?看看哪些词需要重读。】
当堂检测:
  1、填空:《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记叙了                    (时期史学家        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                   》的感人故事,表现了他在逆境中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的坚强意志和毅力。读了这个故事, 我们知道了: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                                        
                                           。
  2、500万字的鸿篇巨制,就是一个年老体弱的老人在经历厄运的打击后,从头再来写成的。面对这部沾满泪水和汗水的史书时,我想对谈迁说:                               
                                                                                    
                                                                        
                                 (    不少于100字  )
  知识积累:
  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
   1、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我的收获:
自我评价一下在本课中的学习表现(√):★(   ) ★★(   ) ★★★(   )
课后作业:
1、记住谈迁的故事,朗读并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富有哲理的人生格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2、同学们,谈迁的故事学完了,相信这个故事一定给了你很多启迪,写下你的真知灼见,写完别忘了署上你的大名。
                                                                  
3、把作者与其作品连起来。
司马迁       司马光       谈迁       班固
《资治通鉴》   《汉书》    《国榷》     《史记》
2、 古今中外像谈迁这样厄运打不垮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搜集他们的故事读读 ,肯定能带给你很多启迪,激励我们一生。
作业评价:(业面:         业绩:    

《诺贝尔》(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悟诺贝尔的精神。
资料链接:
【诺贝尔】(1833.10.21-1896.12.10)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9世纪他发明火药,后来在火药的基础上,研制出爆炸力强的炸药,特别是烈性炸药的发明,应用到开矿、筑路和挖掘隧道上,功效成倍提高。诺贝尔在研制炸药方面成就是巨大的,被誉为“炸药大王”。他曾拥有bofors军工厂,主要生产军火;还曾拥有一座钢铁厂。在他的遗嘱中,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锘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
【诺贝尔奖】创立于1901年,根据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诺贝尔的遗嘱以其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他的遗产大约是三千三百万克伦,遗产所孳生的利息,便被当作“诺贝尔奖”的基金。颁奖仪式每年于诺贝尔逝世的那一天,也就是十二月十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发。诺贝尔奖分为五项:物理奖、化学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1968年由瑞典银行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了经济学奖。
课前预习:
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富兰克林,具有不屈不挠顽强意志的谈迁,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打开课本,认真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诺、颁、遂、瑞、摩、逝、械、锤、砸、置等
2、认清字形,抄写书后作业2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3、了解文章结构,概括课文内容。
【学习建议: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文章结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预习反馈:
1、  小组内听写难读难写的生字词。
                                                            
2、 每组选派同学上黑板书写,并讲解。
3、  互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4、 选择喜欢的段落读给全班听。
质疑探究:
1、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温馨提示:自由阅读课文,小组内讨论概括。从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方面来概括。】
2、阅读课文第1-2小节,了解诺贝尔奖受奖仪式。
【温馨提示:自主阅读,弄清①诺贝尔奖受奖仪式时间、地点的确立依据;②人们这样做的目的。】
3、质疑:我还有哪些地方或问题不明白?看谁的问题最有价值哟。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当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首都(dǖ dōu) 灰烬(jìn jìng) 开凿(záo zháo) 遗嘱(zhǔ shǔ)
2、比一比,组词
颁(        ) 械(       ) 艰(       ) 壁(       ) 残(        )
颂(        ) 诫(       ) 坚(       ) 劈(       ) 线(        )
3、多音字组词
shèng(        )     qiáng(          )  hé(         )
盛                 强                      和
chéng(        )     jiàng(          )  hè(          )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盛会(         ) 逝世(          ) 艰苦(         ) 震撼(          )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容易(        )失败(        )全部(        ) 毫不气馁(            )
6、课文内容填空
诺贝尔奖受奖仪式每年都在瑞典王国的首都             举行,时间是        。诺贝尔奖的奖金来自于                      ,它每年都奖给          、         
              、              、             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第二课时预习作业:
1、用心阅读课文,哪些语句深深感动你,在文中做批注。
2、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3、诺贝尔为何能受到人们如此的敬重呢?从中你感受他是一位怎样的人?
 
《诺贝尔》(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8-10自然段。
2、品词析句,从具体的语言中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不怕困难、毫不气馁的科学精神。
3、根据课文内容为诺贝尔写一百多字的小传,培养自己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预习反馈:
1、小组交流并朗读让人感动的句子。请同伴为你打分。
2、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温馨提示:自由默读课文第3到第9小节,小组合作概括四个过程 】
合作探究:
1、品文析句,感悟诺贝尔“百折不挠”的精神:
同学们,阅读课文第3到第9自然段,我们感受到诺贝尔把全部的生命都投入到发明炸药事业中,作为科学家的他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
【温馨提示:抓住关键词,品读重点句段。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呢?】
(1)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2)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3)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2、补充资料。
弟弟埃米尔经常在实验室里协助哥哥制造硝化甘油,有时诺贝尔不在时他就代替哥哥的工作。他为自己有个发明家的哥哥而感到骄傲,他决心将来也做个像哥哥一样的发明家。……
   好心的人们在废墟里找到了4具烧焦了的尸体,其中就有性情温和、头脑聪明、办事认真的埃米尔。 ……
   他回到家里,家里一片死寂。父亲躺在床上,两眼失神地盯着天花板,母亲的哭泣声断断续续从厨房传来。……
                                ——节选自《炸药之父  永远的诺贝尔》
【温馨提示:阅读下面一段资料,你又有什么收获?是否对诺贝尔了解的更透彻了?展开想象:他回到家里。悲痛欲绝的父母对他会说些什么?】
3、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
同学们,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诺贝尔在发明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绝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表达出来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方法小贴士:朗读时,抓住关键词语,注意重读;还要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画面。】
当堂检测:
1、句子练习。
(1)诺贝尔为了他的事业,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令人敬佩。(改为反问句)
                                                                           
(2)用“毫不气馁”写一个与诺贝尔有关的句子。
                                                                           
2、快速浏览课文三至九自然段,完成填空。
因为                          ,所以诺贝尔产生了要发明一种能一下子劈开大山的东西,于是他发明了                   。因为液体炸药在运输中非常容易爆炸,所以他又发明了             和               。接着,诺贝尔又加紧实验,研制出了
             。从这里,我感受到了一个                                的诺贝尔。
知识积累:
【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自诺贝尔奖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十位华人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们分别是美籍华人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和钱永健,法籍华人高行健,英籍华人高锟,以及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
【诺贝尔的名言】
1、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雕琢的宝石。
2、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3、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我的收获: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1、从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历程中,我学到了                                                              
2、同伴评价:在这一课学习过程中,你的综合表现怎样,请同伴为评价。(     )
a、★★★       b、★★       c、★
课后作业:
1、阅读“经过四个年头…………再也不要用人力一锤一锤地砸了。”完成作业。
(1)文中的“为此”的“此”指的是                                         
(2)文中的“从此”的“此”指的是                                         
(3)诺贝尔发明炸药的目的是                                               
(4)文中的两个破折号所起的作用是                                         
2、运用本课提供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100多字的小传。(另附稿纸书写)
3、课后再搜集有关诺贝尔的资料,准备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不懂的词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去做。
课前预习:
1、学法回顾:
四年级我们曾学过《说勤奋》这篇课文。这篇课文先引出所要讲的道理,然后举事例从不同侧面说明问题,最后归纳作者的观点。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要先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找到作者的主要观点,然后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  朗读课文,标小节,画出生字词。
3、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理解词义。
(1)难读的词语我会读:
                                                                         
(2)难写的词语我会写:
                                                                           
(3)重点词语我理解。
锲而不舍:                      炉火纯青:                   
日雕月琢:                      孜孜不倦:                     
(4)重点句子我理解。
a、“不叫一日闲过。”意思是                                                 
b、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4、这篇课文可以分几段?,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呢?
                                                                            
                                                                             
5、思考:滴水穿石给予我们什么启示?(找出文中的句子画出来)
预习反馈:
1、  小组交流难读难写的生字词。(“给”多音字)
2、小组内互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3、小组交流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质疑探究:
1、引导质疑:对“滴水穿石”这一奇观,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
2、滴水穿石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滴水穿石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精神?用书中的两个词概括。
3、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滴水穿石”的故事?
4、朗读第一自然段:探究小洞是怎样形成的?
(学习建议:了解锲而不舍的意思,锲和舍的意思;奇观的意思。你还知道哪些奇观?)
5、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水滴力量微不足道,为什么能把石块滴穿?
当堂检测:
1、给带点的字注音:
给(    )予   还给 (     ) 锲而不舍(     )  日雕月琢(     )
2、“谋”“纲”“贩”“权”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我们在书写要注意结构匀称,做到(            )。
3、按要求写成语。
(1)古今中外(含有两对反义词)
                   、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2)形容书画技艺高超的成语:
                   、                    、                
4、课后作业2:抄写“滴水穿石”的近义词。
                                                                             
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如果我们也能像雨滴那样,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第二课时预习作业:
思考题:1、作者通过哪些事例告诉我们滴水能穿石这一道理?作者为什么要列举这些事例?
                                                                                  
2、这篇课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2、学习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3、初步感受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
资料链接:
李时珍,字东壁,晚年号濒湖山人。公元1518—1593年,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医药学方面的巨大贡献,近四百年来,一直为国内外人士所称颂。他的名著《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爱迪生(1847~1931)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企业家。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时,家庭生活困难,开始在列车上卖报,16岁时发明了自动定时发报机,一生中共完成2000多项发明,1928年被授与美国国会金质特别奖章。
齐白石(1864~1957),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清,兰亭,后改名璜,字萍生,小名阿芝,号白石、白石翁作品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齐白石山水画选》等
预习反馈:
1、小组交流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列举了哪三位具有水滴精神的名人故事?
2、小组交流: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个故事内容。
合作探究:
1、想一想,这三位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具体表现在哪里?
方法小贴士:从哪些关键词感受三位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特别推荐:
(1)李时珍先后查阅800多种书籍,经过27年的刻苦钻研,终于在1578年写成《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卷目及药物绘图1127种,各类药物按类编入,共1892种,还附有治病药方11096条。被翻译成拉丁、法、日、英,俄等文本,成为的药学巨著。
(2)感受白石老人“不叫一日闲过。”
特别推荐:齐白石老人一辈子就从来没有离开过画画。春天,他在和煦的春风里描画犁田的老牛;夏天,他在阴凉的树阴下观察小溪里的鱼虾;秋天,他在习习的凉风里观赏各式各样的菊花;冬天,即使毛笔冻硬了,墨水冻成块了,他还是坚持着作画……
(3)炉火纯青是什么意思,请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列举这三个事例呢?(温馨提示:仿照《说勤奋》一文)
3、从滴水穿石的现象,你又想到了谁?
(温馨提示:本册教材中还有哪些人物,以及相关事件)
4、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在本文是不是很多余?说说你的看法。
(温馨提示:从作者的写作方法谈看法。)
当堂检测:
  1 、在句中填写适当的关联词语。
  (1)(     )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       )他的技艺才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2)(       )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    )它却不能把石头滴穿。
2、填空: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课文为了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列举了三个正面的例子事例,即:①              ;②                ;③                 和              反面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方法就叫正反说明。
知识积累:(八字成语)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万事具备  只欠东风;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同伴评价:
  课文学完了你学的怎样?与同伴合作好吗?征求同伴的意见,你获得几颗星呢?()a、★   b、★★     c、★★★
课后作业:
根据情境写成语。
明明出神地盯着水滴,老师          地对他说:“水滴的力量是         的,但是它能将石头滴穿,给予我们启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一意,不能        ,要        ,不能半途而废。”明明        地说:“‘水滴石穿’其实就是一种          的精神。                  作业评价:(业面:         业绩:
《练习6》(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人们说话的言外之意。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2、了解飞行器方面的有关知识。
2、读背《浪花和礁石》,学会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读。
资料链接:
【飞行器】任何由人类制造、能飞离地面、在空间飞行并由人来控制的飞行物,称为飞行器。飞行器分为3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 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空器,如气球、滑翔机、飞艇、飞机、直升机等。它们靠空气的静浮力或空气相对运动产生的空气动力升空飞行。在空间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如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探测器、航天飞机等。它们在运载火箭的推动下获得必要的速度进入太空,然后在引力作用下完成轨道运动。火箭是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飞行器,可以在大气层内,也可以在大气层外飞行。导弹是装有战斗部的可控制的火箭,有主要在大气层外飞行的弹道导弹和装有翼面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地空导弹、巡航导弹等。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正确流利朗读短文。
2、试着理解莱特兄弟的哥哥的一句演说词
                                                                          
3、阅读资料链接,认识飞行器。
4、查阅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飞行器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它,准备交流。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5、阅读《浪花和礁石》,能做到读准、读通、读顺。
预习反馈:
小组交流预习情况:
1、互相检查阅读情况,同伴进行评价。
2、互相交流查阅的相关资料。
质疑探究:
1、交流对莱特兄弟的哥哥的一句演说词
【学习建议:哥哥说的话似乎与上文没有练习,但细细品读是有联系的,他有言外之意呢。】
2、全班交流:自己喜欢的一种飞行器。
【温馨提示:你一定要认真倾听同伴介绍。学会倾听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3、研读《浪花和礁石》
【学习建议: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题与我们刚学过的《滴水穿石的启示》相同。要多阅读几遍,一边读一边体会“礁石”“小浪花”思想感情的变化。揣摩他们的说话的语气,进行小组分角色朗读比赛。同桌练习背诵。】
当堂检测:
1、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一定认识了一些飞行器,能选择其中一种为它写150字左右的自我介绍吗?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2、阅读了《浪花与礁石》一文,你会想到哪些成语呢?写下来。
                                                                            
                                                                             
3、这节课的收获一定很大吧,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第二课时预习作业:
1、搜集身边一些同学不良的生活习惯现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2、查阅有关健康方面的小常识。
                                                                            
                                                                            
3、本单元四篇课文学完了,我们来检测一下,做一做单元检测题(一)。
(1)看拼音,写词语。
léi  bào     jiē  kāi     yào  shi      zhèng  tuō     dàn  shēng

shì  shì     jī   xiè     zhuāng zhì     mí  liàn       zì  miǎn

(2)用“—”划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和字,以及解释。
1.颠簸(bō  bǒ)    锲(qì  qiè)而不舍     纤(qiān  xiān)维
2.持之以(恒  衡)     雕(琢  啄)            (鸿  宏)篇巨制
(3)本单元出现的人物中,我最喜欢             ,因为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作业评价:(业面:         业绩:    

《练习6》(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写好钢笔字、毛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练习口语交际,学当健康小顾问
3、培养自己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预习反馈:
小组内交流:
1、身边一些同学的不良生活习惯。
2、有关健康方面的小常识。
合作探究:
1、学习写钢笔字。
【温馨提示:同学们,再读一读这段话,进一步体会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要写好字同样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
【方法小贴士:认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注意每个字的结构。特别注意:铭 滴 够 恒】
2、学习写毛笔字。
【方法小贴士:第一步:细心观察偏旁,学写“建之旁”、“走之儿”。第二步:看清例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3、自由练习写字
【温馨提示:同学们,写字前我们一起来复习《写字歌》。注意: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4、学习口语交际。
同学们,健康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可是,一些同学缺乏健康意识,养成了许多不良生活习惯。这时,你会为他做些什么呢?
【学习建议:针对身边不良的生活习惯,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介绍,听不懂的可以进行咨询。然后推荐代表上讲台做健康小顾问,介绍健康小常识。同学提问题,“小顾问”要接受咨询。】
当堂检测:
1、钢笔字临帖                                                
                                                                  
2、考考你,健康小顾问。
有的同学喜欢咬笔头;有的同学不记得饭前便后应洗手;有的同学夏天喜欢吃很多的冷饮;有的同学特喜欢吃油炸食品。这些生活和饮食习惯都很不好。请你这个健康小顾问从中选出一个,用你所知道的知识,劝说同学们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知识积累:
  1、 糖对保护肝脏有好处。
  2、我们不仅要搞好家庭内部的卫生,而且要搞好环境卫生。
  3、体育锻炼有利于我们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
  4、青春前期男生应不穿紧身裤,女生应不束胸、不束腰、不穿高跟鞋。
  5、少年儿童不能吸烟;因吸烟对身体危害很大。
  6 、预防碘缺乏病最简单、经济的方法是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7 、预防接种能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8 、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顺着牙缝刷,上牙从上向下刷,下牙从下向上刷,咬颌面来回刷,上下里外要都刷到。
 9、正确饮食习惯: 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10、真正的健康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心理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都处在良好的状态.
同伴评价:
1、在《练习6》学习过程中,书写同伴的评价是(   )a、★★★ b、★★ c、★
2、我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获得几颗星(   )a、★★★  b、★★ c、★
课后作业
我们再来检测一下,做一做单元检测题(二)
课文回顾:
1、在这一单元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请你用一两句话概述下列人物(选择其中三人)。
富兰克林    诺贝尔    齐白石    李时珍    谈迁    爱迪生
例子: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学家,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就是他编写的。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2、富兰克林能解开雷电的秘密,靠的是                              ;谈迁能编写428万4千字的《国榷》,靠的是                               ;诺贝尔能发明火药,靠的是                              。通过他们我想到了一句名言:             
                                                                    。
作业评价:(业面:         业绩:    
                  
五年级上册 习作6 看图想象故事
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能口头表达图意,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文章的中心。
3.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学习重点:
学会仔细观察图画,围绕中心展开合理想象。
学习难点:
能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
作前准备:
一、我阅读,我收获
1.上网搜一搜[俄]屠格涅夫的《麻雀》,读一读,想一想。
【阅读提示:你认为文章中的老麻雀是一只怎样的麻雀?你是从哪些描写看出来的?画出相关的细节描写细细品味。】
2.同学们,看图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想象力、观察力、分析力,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寻找一些“看图作文”读一读,感知“看图作文”的基本写作思路,为写好本次作文做些铺垫工作。
二、我实践,我精彩
1.听歌曲《小燕子》,试着用学过的句子来介绍它。并利用工具书查一查“雏燕”又是指什么样的燕子呢?
2.按要求搜集
心情着急的词语: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转危为安的词语:                                                        
习作探究
一、观察图画,想象猜测
1、看一看,想一想
仔细观察两幅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说出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吗?
2.聊一聊,说一说。
看到图上内容,你们能猜出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看图各自练说。
【观察提示:要想真正看懂图画内容,我们必须做到:1.仔细观察,不放过图画中的每个细节。2.有序观察,观察要讲究顺序,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由远及近……】
二、相互启发,情感互动
1.瞧一瞧,说一说
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一定非常感兴趣。愿意把你看到的图画内容说给大家听吗?
2.猜一猜,议一议。
眼看着这只大花猫就要捉到燕子了,情况十分紧急。你们能猜出事情的结果吗?大家相互交流讨论。
【观察提示:要想把静止的图画写得吸引人,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只有头脑中出现活动的画面,笔下的文字才会生动具体。】
三、拓宽思路,体验实践
1.想一想,说一说
大家根据课本上两幅图的内容,大胆地想象一下,后来会发生什么情况?最后会怎么样呢?
2.议一议,比一比。
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好。(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
四、总结升华,放飞情感
1.评一评,比一比。
组织学生小组自评,比一比谁写的故事最出色。
2.想一想,补一补
在广泛听取别人的想法后,你一定有所启发,请赶紧完善。
五、各自写作,表达体验
各人按照自己对两幅画面的新理解和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的想象,把整个故事完整地写下来。
【写作提示:把想象到的故事写下来,写时要增加人物的内心活动,想象他们的动作与语言。努力做到:1.要整体把握画面,看图上画了些什么。2.要观察人物和背景,注意人物的身份、年龄,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3.要仔细观察画中人物的衣着、表情、动作,注意人物与背景之间有什么关系。4.要注意细节,并与画面的中心相联系。】
作后评改
一、自我评价
习作目标 书写工整
标点规范 仔细观察
看懂图意 围绕中心
展开想象 抓住重点
细节描写
自我评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同学评价
请好朋友读读你的习作,恳请他(她)给自己提提建议。
朋友的建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三、自我修改
根据自我及别人的评价,对照标准,精心修改习作。
【修改提示:此处修改,不仅仅是针对一些字词,还要从选材、描写,题目等方面着手。】
四、我的收获
看了习作评语,听了老师评奖,再读读自己习作,你一定收获不少。记下来吧!这就是你习作的经验。
                                                                              
                                                                              
作后延伸
图画可以愉悦我们的身心,表达我们的情感,所以很多同学喜欢信手画些什么,有时候还喜欢在画旁边加上一两句简短的话语,既有趣,又能留住许多精彩的瞬间和一闪而过的奇思妙想。那我们不妨现在就拿起画笔,行动起来。
1.扩写连环画。
2.编写图画日记。
……
附1:
麻雀
(俄)屠格涅夫
我打猎归来,沿着花园的林荫路走着。狗跑在我前边。
突然,狗放慢脚步,蹑足潜行,好像嗅到了前边有什么野物。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了一只嘴边还带黄色、头上生着柔毛的小麻雀,它从巢里跌落下来(风猛烈地吹动着林荫路上的白桦树),呆呆地伏在地上,孤苦无援地张开两只刚刚长出羽毛的小翅膀。
我的狗慢慢地逼近它。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扑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象一颗石子似的落在狗的嘴脸眼前——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吱吱喳喳叫声,两次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边跳扑前去。
它是猛扑下来救护的,它以自己的躯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可是,由于恐怖,它整个小小的躯体都在颤抖,它那小小的叫声变得粗暴嘶哑了,它吓呆了,它在牺牲自己了!
在它看来,狗该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然而,它还是不愿站定在自己高高的、安全的树上…… 一种比它的意志更强大的力量,使它从那儿扑下身来。
我的特列左尔站住了,向后退下来……。看来,它也承认了这种力量。
我赶紧叫开受窘的狗——于是,我怀着极恭敬的心情,走开了。
是啊,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
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51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