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点评_《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实录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数字)的含义。
3、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谈迁两次编写《国榷》的过程,体会谈迁之所以能完成《国榷》这部历史巨著,正是因为他有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学难点:
体会谈迁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一、整体感知,一咏三叹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看着老师认真书写课题。我们老师经常说:提笔就是认真时,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2、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初读了这篇课文,谁来围绕课题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生:谈迁写《国榷》这部史收遭受挫折,但是没有被厄运打倒。
生:……
3、师:嗯,好的,最后他完成了一部新的《国榷》。关于新的《国榷》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有关的句子。看谁找得最快。
4、指名回答。
生:“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师:找得真准。这句话是课文中非常重要的句子,说他重要,不仅因为他写出了新《国榷》的价值,老师觉得,在这句话中,有几个词语非常关键,他对我们读懂这篇文章,非常重要。那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找一找哪些词语与课文的内容有联系?
师:他找到了“新写”。(板书:新写)
师:噢,我觉得你这个地方的关键词应该是“原先”。很了不起。(板书:原先)
生:有,“新写的……更加翔实精彩”。(板书:更加翔实、精彩)
师:同学们你能根据这些关键词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吗?
生:新写的那部是什么样的?
生:原先的《国榷》是什么样的?
生:谈迁为什么要新写《国榷》?
生:更加翔实精彩的《国榷》谈迁是如何写出来的呢?
过渡:
师:我们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还要善于解决问题。这节课,请同学们就带着这三个问题,再一次走近谈迁,认真地默读课文。把有关的语句划下来,好好品味一下,学会自己想问题,开始吧。
二、整体感知,一咏三叹
1、原先的《国榷》是什么样的?
生默认课文。
师插话:读课文,贵在边读边思考,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师:好,现在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生: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幻灯出示)
师:这句话中有什么特点?
生:有数字出现。
师:来,我们就来读一读这数字。一起读,齐。
生: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字。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20多年,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知道,写一本书,最多10年,谈迁却用20多年,还有6次修改。
师:20多年,人生当中会有几个20多年?
生:三、四个。
师:总之不多嘛,而谈迁他一生只做了这样一件事。继续讲。
生:20多年,修改了6次,想想看,得多用心良苦呀。
生:不容易。
生:我认为,经过6次修改,我们写作文,最多四五百字吧,要一个多小时,而且修改不了6次,而他这五百多万字,要经过6次修改,他要花费多长时间呀?1234
师:好,让我们再一次联系你的感受,把这些有生命的数字读活。
生齐读。“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师:20多年,几千个日日夜夜,我们把目光聚集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里,请看这句话。
出示:“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师:说说你的感受。
生:谈迁为了一点准确的数据,居然能忍耐那么多痛苦,这表示了谈迁的信念很坚定。
生:谈迁为了一点点准确的数据,竟然心甘情愿地走了一百多里路。我非常佩服他。
……
师:一点史料,一百多里路,能成正比吗?
生:不能
生:只是一点史料,而且他又不是官,他不容易了解真实的史料,他必须去采访很多的老百姓,所以一点史料他也要走很多很多的路。
师:是呀,他是心甘情愿。而正是这一点点,造就了这四百多万字的《国榷》。是不是呀,再读这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读:“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师: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谈迁编写原先的这部《国榷》的过程,你会是哪个字?
生:多
生:真
生:好
生:苦
师:由苦我想到了,他从小就,我认为,是“难”。(板书:难)两个字
生:很难
师:三个字
生:非常难
2、为什么要新写《国榷》?
师:好,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新写”,他为什么要“新写”呢?
生:“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这就是他新写《国榷》的原因,因为《国榷》被偷走了,不得不新写。
师:并引读。
生接读:(齐读)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
师:小偷走的仅仅是一部《国榷》么?实际上偷走的是什么?
生:偷走的是谈迁用二十多年花的心血。
生:偷走的是谈迁的生命。
生:偷走的是谈迁的一切。
……
师:是呀,天有不测风云,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种灾难、这种打击对年近六旬、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真是------引导学生说:痛不欲生、灭顶之灾、晴天霹雳、飞来横祸、祸从天降等。
师: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种打击太致命了,难怪当时的谈迁老泪纵横。让我们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体会厄运谈迁的沉重打击。
出示语句
生:齐读“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可是,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师:假如你就是此时的谈迁,你会怎么想?
生:我会想,什么破小偷,怎么专偷人家,怎么不偷我(此处录音模糊,听不明白,众笑)。
生:天啊,我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就没有了,早知道我就不把《国榷》放在橱箱了里了,我放在我自己衣服上。现在可怎么办呀?1234
师:真是厄运从天而降。(板书:厄运)还有谁谈谈?
生:天呀,这小偷等于偷走了我20年呀,人生哪里有那么多的20年呢?这叫我怎么办呀?
师:我怎么活呀?天呀,地呀,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谈迁心里真不是滋味,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会是什么?
生:痛
生:酸
……
师:好。(板书:苦)
3、更加翔实精彩的《国榷》谈迁是如何写出来的呢?
师:过渡:谈迁放弃了吗?那更加翔实精彩的《国榷》谈迁是如何写出来的呢?
指名说
生读:“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画出让你感到的句子,并写下让你感动的原因。
生:谈迁在新写的这部《国榷》中,为了让这部《国榷》更加翔实、准确,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四处寻访。我感受到了,谈迁不怕苦。
生:我觉得这部新的《国榷》里渗透的全部是他的心血,他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感受到谈迁永不放弃。
生:课本中说,他年老体弱,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师:不怕累,不怕体弱多病。还有,面对孤灯,是不怕孤独呀。因为他知道生命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师:同学们,谈迁为了完成更加翔实精彩的《国榷》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岂止这几句话,据史料记载,谈迁为了使这部《国榷》能够更加准确、完备,先后访问了173人次。想像一下,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出示练习:
也许,那是一个黄沙飞舞的早晨,谈迁出去寻方,他______。
也许,那一天他劳累过度病倒了,他___________。
也许,                         ,他                               。
指名学生交流。
师:谈迁为了使新写的《国榷》更加翔实、精彩,同学们说的这些他都有可能遇到。这时候,如果让大家再来读这句话,相信你会有别样的感受。
教师引读
出示语句:
生齐读:“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多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师:谈迁也因此
生:名垂青史
师:看黑板,谈迁由原来失去《国榷》,然后又成功地撰写了新的《国榷》,他靠的是什么?(根据课题并且板书:板书:打不垮(最终成功)。你能不能想到一个最合适的成语。
播放音乐:伴随着《从头再来》的歌曲,想好了的举手。
生:锲而不舍
师:你能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吗?
生:意志坚定
师:写上去。
生:持之以恒
师:也写上去。
不懈努力,坚韧不拔……
师:让我们再次读读这些成语。
生读。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也有一些感触。
师:引读。
生读最后一段。
师: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一遍。
三、延伸单元主题,自主阅读课文。1234
师:你们都打开书的目录,我们今天学的这个单元,还有两篇课文,这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相信同学们读了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课后,写一篇读后感。
(完)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思想熏陶。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引领学生反复品味语言,透过文本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与主人公进行情感撞击,心灵对话,张扬阅读个性,升华情感的价值。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44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