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文章|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阅读感悟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感受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想象,在脑中形成美的画面,摘抄积累优美的词句。

2、激发诵读、感悟之趣,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感悟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出示课题,齐读)

2、课文第一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指名读,齐读,(高尔基是个怎样的人,通过朗读告诉大家。)(板书:高尔基        爱        儿子)

3、课文围绕“爱”讲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哪些事?(板书:栽花赏花、写信教子)

4、现在先让我们将目光聚集在“种花赏花”上。

二、品读“种花赏花”,体会儿子爱父亲

1、学生自由读2——5两段。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最能体现父子之间的爱?(都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在相关语句画下来,并写出你的感受。)

2、指名学生读,谈感受,相机指导朗读(请你来读这一部分,能谈谈你读后的感受吗?师评价:你是位用心读书的学生,只要我们用心与课文进行交流,就会有深切的感觉)

3、了解儿子,体会儿子的用心

△让我们了解一下:儿子有多大?

    △对于一个只有十岁,还没有镢头高的儿子来说,种这些花容易吗?

4、理解种花的内容。(那我们去看看,儿子是如何种花的?)

说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5、师引读这段语。(儿子通过种花,让父亲的生活多了份美丽,可谓小小年纪,用心良苦。千山万水隔不断父子情深。瞧,他虽然只有            ,但他来到爸爸身边以后                    )

6想象。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回苏联去了。他望着满院自己新手栽种的花草,幸福的笑了。他仿佛看到了              仿佛看到了              。仿佛看到了                     。

师小结过渡:是啊,儿子要告别爸爸了,他留下了鲜花,也留下对爸爸一份浓浓的爱意,一份深深的祝福。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开了,你们看

7、课件出示图片,欣赏花美。(出示课件3:花开的图片)

8.看到这些色彩鲜艳的花,你会想到哪些词语?课文中是用哪个词语来形容的。(板书: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9.齐读“姹紫嫣红”问:读了这个词,你想到什么?123

10、从这个词语中可以想象到院子里的花开得美极了。让我们一同去欣赏那美丽的景象吧。(出示课件:)

1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背诵。(这么美的景色,你能记下来吗?)

12、花在空里摇曳,散发出一阵阵清香,假如你是高尔基,欣赏眼前美景,会有什么感受?(心情愉快)

13、那让我们一起,去分享父亲那愉快的心情吧(齐读)

14、假如你是高尔基,你想做些什么?(写信,打电话……)对,高尔基抑制不住满怀的喜悦,写了封信给儿子,于是,一封带着花的芳香,带着父亲谆谆教导的信件从意大利飞到了苏联。

三、品读“写信教子”

课件出示信的内容(7、8、9三段)。

1、师范读。让我们静下心来,听听信的内容。

2、听了信的内容,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3、(预设——、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这美好的东西指什么(鲜花),还记得是怎样的鲜花吗?(姹紫嫣红)

美丽的鲜花不仅引来了一只只蜜蜂,还引来了岛上的居民呢!

⑴有请这位先生,当你清早推开窗户,闻到花的清香,你心情怎样——(当清香迎面扑来,我感到心旷神怡,今天一定是美好的一天)

⑵看,心情烦闷的女士走过来了,欣赏着眼前的鲜花,你会怎样

(我觉得我的烦恼顿时抛到九宵云外了,我又恢复了平静的心情)

⑶瞧,那位劳累一天的渔民走过来了,欣赏着眼前的鲜花,你又会怎样?(劳累了一天,我本来已经腰酸背痛了,但是当我看到这美丽的鲜花在风中轻轻摇晃,我的疲劳顿时化为乌有,我又精神百倍!)

小结:在高尔基眼里,儿子种的花不仅给自己带来幸福快乐,也给岛上其他人带来美的享受,所以他说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那父亲认为儿子仅仅在岛上留下美好的鲜花就足够了吗?(不够)他对儿子还有着更高的期待呢!

4、师引学生齐读第8段。

⑵引读:这就是父亲对儿子的基本要求:要是你……

这就是父亲对儿子的更大期待:要是你……

5、同学们,你们也有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

指名生说。

师小结:其实,生活中,一句祝福的话,一次无私的帮助,一次掌声,一个握手,甚至一个安慰的眼神,都能够成为美好的东西。所以,当你为家人、为朋友,甚至为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付出时,你就会感觉……(快乐)!

6:引出“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就是高尔基信中的一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永远比“拿”愉快(板书)

7、生齐读,你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吗?

8、齐读高尔基的信的内容。

师:高尔基的信,大家理解的真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让我们用心去体会高尔基写给孩子的信,相信我们的理解将会更深刻。

师总结:儿子栽花,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深情,父亲写信,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用的人!可谓父与子情相牵,心相连!(画心形)

四、课外积累

今天,老师也送同学们三句话,希望它们能伴随你们成长

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⑵给别人快乐,自己就会更加快乐。

⑶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123

五、课外练习

积累:

1、默读课文,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和句子。

2、背诵课文

运用:

1、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

阅读

选读高尔基作品《童年》《母亲》《意大利童话》《俄罗斯童话》

实践

做一件给他人带来快乐的事,并写下过程与感受。

  板书设计:

 爱

高尔基                    儿子

赏花                  栽花

写信教子

 “给”,永远比“拿”愉快

教后反思:

 一、体会父子深情。

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找到儿子种花的句子。让学生自读体会儿子的不怕辛苦。学生能找到“顾不上”“一直”“忙着”等词。接着,通过一个填空让学生想象儿子劳动的场景,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儿子对父亲的“爱”。而后,让学生闭眼感受春天鲜花盛开的迷人景象及指导学生读出鲜花的美丽芳香;并相机切入“高尔基面对这样的晚霞这样的花,心里会想些什么?”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高尔基赏花时的情感并读出感情。——这些都是子爱父的表现。学习写信这件事时,学生通过朗读,知道这是高尔基在教育儿子,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

二、感悟爱的崇高。

 高尔基赏花想着种花人——儿子,并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是用心良苦的一番至理名言,将这种爱升华到更宽泛、崇高的境界。我启发学生默读信的内容,在感受深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的感想。再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谈谈自己对“给”与“拿”的理解,交流自己给人予“帮助、安慰、关心……”等的切身体验,突破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理解。 

在高尔基给他的儿子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这句话使我马上想到了我们《练习3》中所学到的小诗《幸福》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很显然,这两句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引导学生回忆这句话,他们的理解还是挺到位的。这使我想到我们应该要把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我力求以读代讲,读悟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加强积累,并抓住文章特点,挖掘空白点,引导学生基于文章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培养想象能力,对文章的难点部分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联系生活实际,突破对“‘给’,永远的‘拿’愉快”的理解。

  三、体验“给”的快乐

     学生学完了“写信教子”,也获取了有益的启示。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去像高尔基的儿子那样,去做一些给他人带来美好的东西和快乐的事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代替“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展示实践的收获,这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35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